在新的發展格局下,今年以來,機器人產業鏈企業正積極探尋各自的成長節拍,強化創新驅動力,深耕千百行業,在“新質生產力”奔涌中逐浪新時代。
日前,以“萬物向新 蓄力篤行”為主題的2024(第十一屆)高工機器人年會暨高工金球獎頒獎典禮在深圳機場凱悅酒店圓滿落幕。
在以“構筑機器人產業新質生產力”為主題的圓桌對話上,主持人高工機器人董事長張小飛博士與博實智能科技董事長、總經理張玉春,埃斯頓自動化執行總裁諸春華,新時達總裁、機器人事業部總經理梁銳,大族機器人總經理王光能,翼菲科技董事長兼總裁張賽,白云電氣CIO/云谷數科總經理劉盛圍繞行業內卷等熱點話題展開討論。
“破卷”之道是什么?
主持人高工機器人董事長張小飛博士:當前行業的內卷越演越烈,大家的“破卷”之道是什么?
博實智能科技董事長、總經理張玉春:博實股份自1997年成立至今,深耕在裝備制造已有27年。近幾年,博實股份的營收還保持在30%左右的復合增長率,且在大多數的時間里凈利潤的增長都超過了公司本身的營收增長。
在博實股份發展的這些年,面對卷的市場,博實股份的做法是,放棄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比如說,在化肥行業,其對包裝裝備的要求不高,門檻低,導致入局者持續增加,行業競爭激烈,對此博實股份選擇主動放棄該市場。
在化工行業,博實股份的市占率大約在90%,原因在于博實股份積極提升產品性能,在化工行業一直保持核心技術的優勢。當前,如果說“卷”,博實股份選擇的是卷外資品牌,現在博實股份的某款包裝設備的價格已經與國外品牌基本一致。
埃斯頓自動化執行總裁諸春華:中國的市場非常卷,當前很多企業選擇拓展海外市場來尋求新的增長。從埃斯頓自動化的角度看,被其他企業卷的概率會大一些,一般情況下,埃斯頓自動化不卷別人,追求的是每年的業績增長。
相對于博實股份在無人區與外資品牌卷市場的情況,國內同行的競爭更多的是同質化,例如在一般通用行業,機器人搬運的市場其實卷得非常激烈。
總體而言,我們贊成一定適度的卷,因為“劣幣驅逐良幣”,所以在應對卷的問題上,埃斯頓自動化的策略也會有差異化。
新時達總裁、機器人事業部總經理梁銳:首先,站在我的角度,卷是無法避免的事實。從現在的國產化率看,中國機器人市場外資品牌的市占率在下降,國產品牌的市占率在提升,這背后除了國產品牌自身產品技術的提升外,還有一個卷的因素。同時,我認為,行業內卷是國產機器人發展的必經之路,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勢必會迎來大浪淘沙。
當然,我也在思考,為什么現在國產機器人的競爭這么激烈?或許原因在于,機器人行業發展至今,在核心零部件或者在配件方面已經非常的模塊化、標準化,要拼湊出一臺機器人,是很簡單的,導致大家覺得做機器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我認為卷是一個必然。
破解“內卷”的方式是什么?我認為還是在“創新”。
以六軸工業機器人為例。六軸工業機器人面世的時間是在1973年,距今已超過50年的歷史,但實際上,六軸機器人發展至今并沒有發生革命性的創新,與以前相比,或許變化在于機器人內部用的零部件變得更好了。
從另一角度思考,汽車行業的電動汽車發展超過傳統的油車的原因也是在于,電動汽車發生了革命性的創新。所以,現在要破解六軸機器人的卷,除了機器人廠家要把產品做好外,更多的是需要創新。
此外,當前很多機器人產業鏈企業都在面臨“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狀態,原因我認為有兩個方面,一是供應遠遠大于求;第二,同質化嚴重。因此,大家需要走差異化路線,做好細分領域。
新時達總裁、機器人事業部總經理梁銳
大族機器人總經理王光能:雖然行業的內卷不可避免,但大族機器人在此仍要鄭重呼吁業界同仁,在國內市場,我們或許無法阻止價格戰的發生,但在追求價格優勢的同時,必須堅守底線,確保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當我們的產品走向國際市場,面對海外競爭時,我們更應秉持長遠眼光,堅決不陷入價格戰的泥潭,以技術創新、品質保證和優質服務來贏得海外客戶的信賴與尊重,要保持中國工業機器人的強國地位。
智能化
主持人高工機器人董事長張小飛博士:什么是具身智能機器人?
王光能:不管機器人的形態是單個胳膊還是人形姿態,它本身具備了各種感知能力,也具備了AI的功能,就可以定義為具身智能機器人。
具身智能機器人與人形機器人的區別在于,人形機器人長得像人,有兩個胳膊,協作機器人大多還是單個胳膊。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協作機器人可看作是現在的人形機器人的一部分,或者人形機器人的基礎。
協作機器人未來的發展趨勢,需要把智能與協作機器人結合在一起,讓機器人企業不用到客戶現場做非標集成,就能夠進行標準化、大規模化的復制,在客戶現場直接應用。現在大族機器人的焊接工作站已經趨于智能化,或許在下一次產品升級后,就不再需要編程、示教器、工藝包。
翼菲科技董事長兼總裁張賽:我認為,工業機器人的未來就是要往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在這個過程中,示教器會隨著行業的發展被淘汰。2025年開始,翼菲科技就開始不配示教器、不需要使用編程,也不需要進行模擬仿真。
翼菲科技董事長兼總裁張賽 白云電氣CIO/云谷數科總經理劉盛:在數字化方面,白云電氣幫助集團旗下企業或者外部企業去實現數字化,當前,白云電氣的內部還有17個基地還需要進行數字化的升級。從用戶端的角度看,我們其實不排除“卷”,設備商越卷,終端才能用得起設備。
成績與忠告
主持人高工機器人董事長張小飛博士:2024,各位都取得了哪些成績?
張玉春:2024年,博實股份突破了粒料重膜包裝設備保證0.1%稱重精度的情況下,每小時包裝2600袋穩定生產的技術突破,達到了國際同類產品領先水平;同時,博實股份在電石法PVC生產領域首次實現了合同額達2.9億元人民幣的智能化工廠整體解決方案產品的現場交付驗收,給行業智能化改造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也為博實股份在行業內拓展了新的業務領域。
諸春華:埃斯頓自動化在2024年開發了新一代控制系統,2025年1月將會正式發布該系統。與上一代相比,該系統在性能上做了提升,運動節拍提高了30%;在易用性方面,該系統可以通過手機來操控,同時也具備多機協同的功能。
梁銳:今年新時達選擇與其他企業合作,在免示教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雙方合作推出的產品已經在焊接領域慢慢放量。
王光能:2024年,大族機器人幫助超過10家機器人企業推出協作機器人,并成功對外銷售。據七八家企業反饋,未來1-2年,其協作機器人的出貨量將會超過1千臺。
張賽:翼菲科技的并聯機器人產品已經在客戶現場運行超過了10年,這應該是使用時間最長的國產并聯機器人。
劉盛:今年白云電氣最驕傲的事情,除了自建AGV工廠外,還對外孵化了幾個企業。
主持人高工機器人董事長張小飛博士:有什么行業忠告可以給到大家嗎?
諸春華:第一,希望各行各業的企業都要構建一個生態鏈。第二,卷無法避免,但希望大家是良性的卷。
梁銳:我認為大家還是要聚焦在某一領域,打造企業的獨特優勢,真正做到對客戶有價值,客戶的價值才能夠代表企業有價值。
張賽:當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商用機器人進入工業領域,作為工業機器人企業應該學習商用機器人企業跨界的勇氣,但也要警惕商用機器人企業的跨界打擊。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94瀏覽量
208653 -
工業機器人
+關注
關注
91文章
3377瀏覽量
92921 -
新質生產力
+關注
關注
0文章
70瀏覽量
212
原文標題:埃斯頓、新時達、大族機器人等6家企業“掌舵人”共談破卷之道
文章出處:【微信號:gaogongrobot,微信公眾號:高工機器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企業共話AI+機器人智向何方
新質生產力帶動機械臂升級,哪些電機將迎來大機遇?
![新<b class='flag-5'>質</b><b class='flag-5'>生產力</b>帶動機械臂升級,哪些電機將迎來大機遇?](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F/FB/wKgZomYiN8qAOiWCAAaHVBlfK8c258.png)
聚焦培育新質生產力,小笨智能深耕服務機器人賽道
匠心智造 提質增效 | 新質生產力賦能高質量發展論壇暨木幾新產品發布會圓滿成功!
![匠心智造 提<b class='flag-5'>質</b>增效 | 新<b class='flag-5'>質</b><b class='flag-5'>生產力</b>賦能高質量發展論壇暨木幾新產品發布會圓滿成功!](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0/41/wKgZomZyN5WANVWSAADtqK7PkDk320.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