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又一個Robotaxi巨頭倒在黎明前。
Cruise在本周宣布公司將裁減50%的員工,裁員人數超過1000人,裁員范圍覆蓋多位高管,包括首席執行官、首席人力資源官、首席安全官等。作為通用旗下的自動駕駛公司,在去年12月,通用汽車就宣布不再向自動駕駛公司Cruise提供資金,并退出Robotaxi業務,這次裁員也是順應公司戰略重心轉移。未來Cruise將與通用技術團隊合并,推進高階智能駕駛在通用旗下車型上的開發和落地,包括Cruise的員工、資產等都會并入通用汽車。
值得一提的是,Cruise曾是全美唯二獲得無人駕駛出租車收費許可的自動駕駛公司,另一家就是Waymo。當年Cruise還與Waymo、百度Apollo并列為全球Robotaxi三巨頭,但如今Cruise離場,并不代表Robotaxi的路線錯誤,而是Robotaxi新老勢力之間的競爭可能來到了一個轉折點。
8年燒光百億美元,真正的自動駕駛仍未實現
自2016年通用收購Cruise后,通用陸續投入了超過100億美元資金,但多年以來Robotaxi受限于自動駕駛本身的實際表現和法規的限制,無法為自動駕駛公司提供應有的盈利水平,導致Robotaxi仍像一個無底洞不斷需要大量資金維持運轉,但又無法獲得回報。
在2021年9月30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交通管理局(DMV)向Cruise和Waymo頒發了無人駕駛出租車收費許可,這被視為Robotaxi行業的重要里程碑之一。盡管當時DMV對兩家公司的運營時間和范圍都給出了嚴格限制,比如Cruise運營時間被限制在晚上十點到早上6點之間,也就是車輛最少的時段,在舊金山范圍街道上運行Robotaxi車隊。
盡管后來逐漸放寬Robotaxi的運營區域以及時間,但很顯然,小范圍的運營,不能扭轉Robotaxi公司的虧損情況。
根據通用汽車2023年一季度的財報,當時Cruise在舊金山和鳳凰城部署了242臺自動駕駛車輛,并開啟了24h×7d的全天候運營。然而僅在這一季度,Cruise就虧了5.6億美元,這意味著每一天公司都在消耗高達62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500萬元)的運營成本。
那么巨額投入之下,Robotaxi實現真正的自動駕駛了嗎?
實際上,在2023年,Robotaxi的運營對當地交通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在美國舊金山,根據NBC New的報道,自2022年Cruise和Waymo在舊金山獲得Robotaxi運營許可之后,該市平均每天都有三次911報警電話是由這些Robotaxi車輛引起。
甚至還有當地消防局長表示,她每天至少看到一起與Robotaxi車輛有關的事故。2022年4月,舊金山消防局的一輛消防車被Robotaxi車輛擋住去路而無法通往火災現場,導致了更嚴重的損失。2022年6月,有網友在網上吐槽Robotaxi車輛在街頭聚集導致交通堵塞,隨后還有更多的視頻顯示自動駕駛車輛在無人控制的情況下在路中間突然停下,嚴重堵塞城市交通。
而國內方面,武漢與重慶是國內首批發放自動駕駛全無人商業化試點政策的城市。去年百度旗下蘿卜快跑在武漢投放的Robotaxi就被大規模投訴堵塞交通,當然其中也包括有一些惡意投訴和虛假事故等,主要是由于當地出租車司機擔心自己的職業會被取代。
或許是Cruise運氣不好,也可能是技術確實存在缺陷,在2023年10月,Cruise一輛自動駕駛汽車撞到了一名行人,但被系統錯誤地歸類為側面碰撞,導致該行人夾在車輪之間被拖行了約6米,造成多處嚴重受傷。隨后因為公司隱瞞數據,導致DMV吊銷其Robotaxi運營資質。
Robotaxi公司自救:轉向量產車高階智駕
其實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們看到不少L4自動駕駛公司的倒下,而另一部分的L4自動駕駛公司為了生存,則將業務重心轉向可以搭載在量產車型上的高階智駕方案,而這也被證明是一條成功的道路。
比如元戎啟行創始人兼CEO曾透露,公司在2022年放棄了L4自動駕駛路線,轉向研發面向前裝量產的L2級智駕方案。去年11月的公開信息顯示,搭載元戎啟行L2智駕方案的量產車型已經接近2萬輛。
福特此前重金與大眾合資的Argo.AI自動駕駛項目,也在2022年倒閉,福特表示后續將研發和投入轉向L2級輔助駕駛。
所以作為通用汽車旗下公司,Cruise將剩余技術團隊以及資產引入到通用汽車,開發面向量產車型的輔助駕駛系統,也是符合目前行業主流方向的選擇。尤其在美國市場上,量產車型的高階輔助駕駛由特斯拉一家獨大,通用也需要一套擁有足夠競爭力的智駕方案提高其下包括燃油車、電動汽車的智能化優勢。
不過,也并不是所有從L4轉往L2的自動駕駛公司能獲得成功,百度此前向主機廠推廣的Apollo智駕方案,以及與吉利合作的電動汽車公司極越,如今都面臨較為尷尬的境地。好消息是,百度的Robotaxi項目蘿卜快跑目前運行規模在全球Robotaxi公司中都處于領先地位。
寫在最后:
目前來看,Robotaxi行業實際上要面臨的,是來自車企的挑戰,包括特斯拉、小鵬,都已經有Robotaxi的計劃,且成本相比傳統L4自動駕駛公司要明顯更低。從L4到L2,還是從L2到L4?這兩種模式可能會在未來的五年內逐漸分出高下。
-
cruise
+關注
關注
0文章
12瀏覽量
317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