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隨著機器人應用場景的多樣化和智能化需求的提升,3D視覺傳感器因其能夠提供高精度的環境感知和物體識別能力,成為機器人實現自主操作、導航和交互的關鍵技術。目前,英特爾、奧比中光均在機器人領域實現了產品布局。
視覺傳感器主要是利用機器來執行視覺識別和判斷任務。目前,主流人形機器人視覺方案包括3D結構光、iToF及純視覺等組合方案,視覺方案的選擇與其算法能力有關。例如,特斯拉Optimus采用的是純視覺傳感器方案,宇樹的G1采用3D結構光方案;人形機器人公司Sanctuary AI的Phoenix采用的是iToF方案;星塵智能的S1則是采用3D結構光+iToF的方案。
英特爾、奧比中光3D視覺方案加速落地
面向市場需求,奧比中光已經推出了豐富且全面的3D視覺感知方案,包括結構光、iToF、激光雷達等全技術路線3D視覺傳感器/方案。2024年10月,奧比中光發布了GMSL2/FAKRA雙目3D相機Gemini 335Lg,可用于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和機械臂。根據介紹,Gemini 335Lg增加了GMSL2(千兆多媒體串行鏈路)串行器與FAKRA連接器,傳輸帶寬可達6Gbps,能夠帶來更穩定的數據連接。奧比中光指出,該產品適用于高速移動、長距離連接,或在崎嶇地形和電磁干擾等復雜環境中作業的機器人。
在3D結構光技術領域,除了上述提到的新品Gemini 335Lg,奧比中光還在2024年推出Gemini 335、Gemini335L、Gemini 336、 Gemini 336L等通用型高性能雙目3D相機,可用于各類智能終端在室內外復雜場景下執行視覺應用。
奧比中光在投資者交流活動上表示,機器人業務方向是公司近年及未來重點布局和發展的重 要戰略方向之一。目前,奧比中光已經在傳感器、激光雷達到模型算法等多個技術方向都具備優勢。
英特爾在機器人3D視覺領域的布局主要是通過RealSense系列傳感器。此前,英特爾推出了 RealSense 深度攝像頭D455。該產品的攝像頭模塊搭載的是英特爾實感模塊 D450,計算處理器板采用英特爾實感視覺處理器 D4,還搭載了一個左成像器、一個右成像器以及一個可選的紅外信號發射器。4米處的深度誤差小于2%。
據了解,英特爾面向機器人的感知領域,已經推出了多款的傳感器。D455/457集成了IMU傳感器,更AMR的導航和定位等場景需求。D435i已經應用到宇樹科技的H1中。
百億市場規模,3D機器視覺技術具備發展潛力
當前,機器人在多個應用領域逐漸打開市場,包括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倉儲物流機器人、醫療機器人以及特種機器人等等,機器人市場的發展帶動了機器視覺技術市場。市場調研機構Markets and Markets預測,到2027年,中國機器視覺市場的總規模將達到560億元人民幣,其中3D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將達到160億元。這意味著3D視覺技術將保持一定的成長空間,特別是在機器人市場。
而3D視覺傳感器在機器人市場的布局正是近年來機器人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隨著機器人在工業、服務、醫療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對環境的感知能力和操作精度要求越來越高。而3D視覺傳感器能夠提供深度信息,幫助機器人更好地理解環境,實現精準定位、避障和物體識別,成為最佳選擇之一。
不過,3D傳感器技術還面臨一定的挑戰,包括由于3D傳感器需要處理大量數據,對算法和計算能力要求較高,且戶外機器人應用場景復雜,對傳感器的精度、分辨率和抗干擾能力等性能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而這些都是傳感器企業需要逐一解決的問題。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704瀏覽量
20868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