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設備間通信日益增長的需求中,對于十幾米甚至更長距離的高速外設數據傳輸變得尤為重要。RS-232C接口,憑借其僅需簡單的接收、發送及地線配置,以及成本效益高的雙絞線連接,憑借其卓越性能,成為了連接通信接口芯片的關鍵紐帶。為了在這種長距離高速通信場景下實現線路的可靠隔離,并有效抵御外部噪聲對通信信號的干擾,雖然上一期介紹的晶體管類型輸出系列光耦能夠滿足100kbps速率的隔離傳輸需求,但面對更高的速率穩定性和性能要求,業界更傾向于采用速率可達300Kbps的KL6N138和KL6N139達林頓高速輸出光耦。這兩款光耦能夠應對高達256000波特率的信號傳輸,從而確保了高速通信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這兩款光耦不僅擁有高速率傳輸的特性,還提供了DIP8(雙列直插式)和SMD8(表面貼裝式)兩種封裝選項,使設計者能夠根據不同應用場景的結構和布線需求做出靈活選擇。KL6N138與KL6N139器件內部均配備了一個紅外發射二極管,該二極管通過光學耦合與高增益的隔離達林頓光電檢測器相連。它們能夠提供輸入與輸出之間極高的電流傳輸比(CTR),并配備了一個基極(base)偏置端口,以調節增益帶寬。這兩款光耦的特點在于其高CTR值、低輸入電流以及低功耗表現。



上述內容僅為部分參數概覽,如需獲取詳盡的設計參數信息,請查閱以下相關的Datasheet文檔。
如下圖所示,呈現了KL6N138多線接收電路的示意圖。在接口芯片一側,為了進一步強化通信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設計中采用了隔離電源為終端接口供電。光耦的輸出被設計為OC(開集電極)類型,這種輸出方式使得與外部電路的連接變得更為便捷,并能通過外接阻抗匹配電阻來優化信號的傳輸。這樣的設計舉措不僅提高了通信的效率,還有力地保障了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KL6N138多線接收電路示意圖
這種驅動的電路可以在沿90 m線的不同接收器上使用多達8個KL6N138光耦合器。且所有端口均實現隔離。具體而言,首個端口將產生約2.7 mA的電流,而最后一個端口則約為1.8 mA。該應用方案的顯著優勢在于其簡潔性、低成本以及多終端接口電路的兼容性。
總結:KL6N138和KL6N139光耦合器,主要應用于數字邏輯接地隔離、FIA RS-232C線路接收機低功率系統和接地隔離、微處理器總線隔離、低輸入電流線路接收器、電流回路接收機等。其它更高速的設計,我們將在下一期中繼續探討。
高端光耦 首選晶臺

-
通信
+關注
關注
18文章
6137瀏覽量
137086 -
光耦
+關注
關注
30文章
1463瀏覽量
58489 -
高速光耦
+關注
關注
1文章
42瀏覽量
8982 -
光耦應用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9瀏覽量
7629 -
光耦選型
+關注
關注
0文章
75瀏覽量
559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高速光耦在通信行業的應用(六) | 5Mbps通信光耦的應用

高速光耦在通信行業的應用(五) | 5Mbps通信光耦的特性

高速光耦在通信行業的應用(四) | 1Mbps通信光耦的應用

高速光耦在通信行業的應用(二) | 100kbpss通信和30KHz功率開關驅動的應用

探索光耦:高速光耦在電機驅動領域的創新應用實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