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 / 吳子鵬)據科技媒體 The Information 援引消息人士報道,蘋果公司正與阿里巴巴展開合作,共同開發并推出面向中國 iPhone 用戶的人工智能(AI)。目前,雙方合作開發的 AI 功能已提交給監管機構審批,一旦獲批,將正式搭載在中國區的 iPhone 設備上。
知情人士透露,自 2023 年起,蘋果公司便開始測試來自中國開發者的不同 AI 模型,起初與百度公司接觸頻繁。然而,百度在開發 Apple Intelligence(蘋果智能)模型時,效率和進度未能達到蘋果公司的預期,最終蘋果選擇了阿里。在 DeepSeek 爆火后,蘋果公司也對其模型進行了性能測試,但由于 DeepSeek 團隊規模較小,且缺乏服務大客戶的經驗,并未改變蘋果與阿里攜手合作的局面。
中國 iPhone 用戶的智能化困境
多項數據表明,蘋果公司的 iPhone 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影響力正逐漸減弱。過去一年,iPhone 在中國地區的銷量持續下滑。根據 Canalys 的統計數據,2024 年第一季度 iPhone 在中國的銷量下降了 19%;2024 年第二季度,受中國區業績影響,iPhone 全球出貨量同比減少 6.7%,降至 970 萬部;2024 年第四季度,iPhone 在中國的出貨量更是下降了 25%。在市場份額方面,2024 年第二季度,蘋果在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市場的占有率下滑 2 個百分點,降至 14%,排名一度降至第 6 位。W50 數據顯示,2022 - 2024 年,蘋果 iPhone 在中國市場的激活率分別為 21%、18% 和 16%。
iPhone 在中國市場競爭力下降,除了近兩代產品創新有限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蘋果公司在中國市場缺乏可行的 AI 方案。在海外市場,蘋果公司與 OpenAI 合作,通過 iOS 18.2 系統升級,將 ChatGPT 與 iPhone 的操作系統深度整合,使其能與備忘錄、郵件、Safari 瀏覽器等系統應用無縫協作,用戶可在不同應用場景中直接使用 ChatGPT 的各種 AI 功能,無需在不同軟件間切換。
長期以來,Siri 一直是 iPhone 智能化性能的體現。但隨著 AI 大模型的爆發,Siri 的智能化水平顯得明顯不足。引入 ChatGPT 后,Siri 變得更加智能,能夠理解更復雜的問題,回答也更加貼心、人性化,還具備 “看圖說話” 的能力,可對用戶提供的照片進行分析。然而,由于一些限制條件,國內無法使用搭載 ChatGPT 的 iPhone,因此中國市場的 iPhone 用戶仍在使用智能化水平明顯落后于華為、小米、榮耀等品牌的智能手機。
盡管如此,從硬件層面來看,蘋果已為搭載 AI 大模型做好了準備。一直以來,蘋果 A 系列處理器在智能手機芯片領域都處于領先地位。以 A18 芯片為例,其單核心跑分成績約為 3100 分,而安卓陣營中的高通驍龍 8 Gen 3 為 2200 分,聯發科天璣 9300 為 2300 分。AI 智能手機時代到來后,A 系列集成了強大的 16 核神經網絡引擎,A18 Pro 的神經網絡引擎算力高達 35TOPS,能高效處理機器學習任務,在圖像識別、語音識別、智能助手等 AI 應用方面表現出色。
為提升產品的智能化水平,蘋果公司開始在中國地區尋找 AI 合作伙伴,對各個公司的 AI 大模型進行測試。此前,蘋果公司與百度關系密切,一度傳出雙方將合作構建中國市場 iPhone AI 功能。據外媒報道,蘋果公司曾與百度達成戰略合作,計劃于 2025 年在中國推出一項名為 Apple Intelligence 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雙方擬依托百度最先進的文心大模型 4.0 技術,為蘋果旗下的 iPhone、Mac 和 iPad 等設備提供更強大的人工智能支持。
但由于百度的開發進度無法滿足蘋果的需求,這一訂單最終花落阿里。而且,阿里的技術實力和服務水平也成功抵御了后來者 DeepSeek 的競爭。此前,蘋果公布了 2025 財年第一財季的業績報告,盡管該公司季度營收、利潤和毛利率均創下歷史新高,但在重要的大中華市場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因此,蘋果與阿里的合作預計將很快落地,大幅提升 iPhone、iPad 等產品的智能化水平。
阿里在 AI 大模型領域的競爭力
蘋果公司將 AI 訂單從百度轉向阿里,除了百度自身的效率問題外,阿里在 AI 方面的強大能力也是重要因素。多項分析報告和數據顯示,阿里是全球領先的 AI 大模型研發企業。
例如,在 Gartner 的報告中,在云 AI 開發者魔力象限、數據科學與機器學習魔力象限和 AI 代碼助手魔力象限等榜單中,阿里旗下的阿里云是唯一入圍挑戰者象限的中國廠商。國際市場研究機構 Omdia 發布的首份《中國大模型廠商競爭力排名報告》顯示,阿里云入選領導者廠商,并在戰略執行和能力兩個維度位居第一。Omdia 報告指出,通義大模型在諸多主流基準測試中處于頂級水平,阿里云是中國商業基礎模型市場領導者,并在開源基礎模型領域一直是關鍵參與者。同時,Omdia 認為,除擁有世界先進的基礎模型外,阿里云擁有一套完整的 AI 基礎設施并提供 MaaS 服務,這是阿里云的優勢。
Omdia 所言不虛,在全球最大的 AI 開源社區 Huggingface 上,前十名的開源大模型幾乎全部基于阿里通義千問(Qwen)開源模型進行二次訓練,通義千問的衍生模型數量已突破 9 萬,超越了 Meta 公司的 Llama 系列模型,位居全球第一。實際上,就連目前行業大熱的 DeepSeek 也受益于阿里的開源模型,DeepSeek 公司基于 R1 推理模型蒸餾了 6 個模型開源給社區,其中有 4 個模型來自 Qwen。另外,著名 AI 科學家李飛飛團隊用較少的資源和數據訓練出的 s1 推理模型,也是以 Qwen 模型為基礎模型。
2025 年 1 月,阿里發布 Qwen 2.5-Max 模型。據介紹,其 Qwen2.5-Max 模型是阿里云通義團隊對 MoE 模型的最新探索成果,預訓練數據超過 20 萬億 tokens,展現出極強的綜合性能,在多項公開主流模型評測基準上取得高分,全面超越了目前全球領先的開源 MoE 模型以及最大的開源稠密模型,包括 DeepSeek-V3、GPT-4o 和 Meta 的 Llama-3.1-405B 等。阿里通義千問團隊表示,Qwen2.5-Max 采用超大規模 MoE(混合專家)架構,基于超過 20 萬億 token 的預訓練數據及精心設計的后訓練方案進行訓練,性能非常強勁,尤其在復雜指令理解和多模態任務處理上表現突出。
除了 AI 大模型能力強之外,阿里能夠成為蘋果的 AI 合作伙伴,還有其他因素。阿里云是國內領先的云服務商,擁有強大的技術實力和豐富的運營經驗,可輕松應對 iPhone 存量用戶的并發需求,確保 AI 功能在中國穩定、高效運行;阿里在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等多個 AI 領域成果顯著,其通義千問能準確理解和處理中國用戶的復雜需求,為 iPhone 開發 AI 功能可在語音助手、拍照等多方面提供技術支持;阿里擁有龐大且專業的技術研發團隊,在人工智能領域有多年研究和實踐經驗,能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持,保障合作項目順利推進。
如今,蘋果解決了 AI 問題,消費者必然會關注 iPhone 在其他方面的創新。那么,你認為蘋果下一步會從哪個方向對 iPhone 進行大規模革新呢?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785瀏覽量
27056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百度云與阿里云上線DeepSeek模型部署服務
百度文庫AI功能用戶量飆升,“自由畫布”公測啟動
百度百科啟動“繁星計劃”
百度小度將發布AI智能眼鏡
百度百舸AI計算平臺4.0震撼發布
百度搜索AI生成內容占比達11%
2024百度移動生態萬象大會:百度新搜索11%內容已AI生成
日產汽車將搭載百度AI解決方案
百度搜索重磅推出AI圖片助手
百度將為蘋果今年國行iPhone16等設備提供AI功能
新火種AI|蘋果攜手百度共創AI手機,是“病急亂投醫”嗎?
![新火種<b class='flag-5'>AI</b>|<b class='flag-5'>蘋果</b>攜手<b class='flag-5'>百度</b>共創<b class='flag-5'>AI</b>手機,是“病急亂投醫”嗎?](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6/C6/wKgaomYC1xqAJAGBAACB0qG2jPc214.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