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思汽研發布《2024-2025年中國乘用車新車及供應商特點趨勢分析報告》。報告梳理了2024-2025年新車及產業鏈主要發展脈絡和方向。
主機廠:新車載顯示上車,增強座艙科技氛圍和體驗感
異形屏、旋轉屏、滑移/升降屏等新型車載顯示技術在多款2024-2025年上市的新車上應用,提升了空間靈活性與個性化體驗。
2024年10月上市的嵐圖知音標配6英寸全液晶儀表盤+15.05英寸的OLED曲邊滑移屏。該滑移屏實現2.5K分辨率、201PPI的高像素密度,以及100000:1的對比度。左邊曲邊亮度調節、右邊曲邊音量調節;車輛靜止時支持主駕、副駕、中間滑移功能;移動時支持主駕、副駕滑移功能。
2024年11月上市的紅旗國雅搭載14.2英寸“國風柔性車載卷軸屏“,采用UTG(超薄柔性玻璃)方案,屏幕厚度0.8mm,重量小于250g,滑移卷曲超20萬次,分辨率1000000:1,由維信諾供應。
2025年1月上市的比亞迪夏中控臺采用液晶儀表+15.6英寸懸浮式旋轉中控屏+12.3英寸嵌入式副駕屏的布局。其中,中控屏搭載 DiLink 150 系統,配備BYD 9000 定制 AI 芯片,支持中控屏、副駕屏、中央吸頂屏三屏影音聯動,可實現導航信息在多屏之間同步顯示、多媒體內容的跨屏播放等功能。
主機廠:車企駛入AI賽道
從座艙語音助手接入AI大模型,到底盤和智駕等領域引入AI,All in AI將成為各大主機廠競相布局的方向。
2024年12月,理想發布將 AI 作為未來的核心戰略,計劃通過自研的基座大模型,以理想同學和高階智能駕駛作為實現空間智能的主要方式,拓展智能商業和智能工業,為 “硅基家人” 階段做準備。
CES2025上, 吉利發布了 “智能汽車全域AI”技術體系。該體系基于AI原生OS構建,覆蓋了C端消費者、B端企業服務及空天地一體的智能生態。目前,基于“智能汽車全域AI”技術體系開發的AI銀河精靈、Flyme Auto 智能座艙、無界空間、AI云動力、AI繪本、AI哨兵、Wow壁紙等一系列AI技術成果,已陸續在銀河E8、銀河E5、銀河星艦7等車型上應用。2025年,吉利還將推動端到端語音大模型、AI數字底盤、高階智能駕駛等最新的AI技術逐步上車。
長城汽車也在CES2025上提出了關于AI發展的新思路,即空間語言智能體大模型ASL(Agent of Space&Language)。在ASL階段,車輛能夠實現全方位、立體化的信息處理和智能決策。通過綜合分析目的地特點、乘客需求與偏好,以及沿途的交通及環境信息,為用戶量身定制出行體驗。
主機廠:酣戰車位到車位智駕
2024-2025年,多家主機廠推送了基于端到端的車位到車位功能。
例如2024年11月,理想OTA 6.5正式全量推送給AD Max用戶。升級后的車輛不僅可以輕松應對狹窄道路、環島、U型調頭、復雜施工等場景,甚至可以支持全國高速收費站ETC(電子收費)通道自主通行,做到真正的從車位到車位的無斷點智能駕駛。
2024年12月,小米開啟「車位到車位」端到端全場景智能駕駛先鋒版推送。支持車輛自動駛出車位、到達目的地自動開啟尋位泊車等功能。
2025年1月,小鵬推送AI天璣XOS 5.5.0版本,新增車位到車位(先鋒版)功能。該功能支持車位到車位的智駕功能,實現從出發車位到目的地車位的無縫智能駕馭。不限停車場和車位,路線學習一次后即可使用,支持P擋一鍵啟動。
主機廠:智慧車燈上車,拓展人車交互新場景
智能車燈的交互功能主要通過大燈投影圖像和LED顯示屏的像素顯示圖形,傳達車主的意圖并與行人、車輛進行交互。
2024年5月的智己L6全系配備“ISC智慧燈語系統”。根據不同場景,其車尾可顯示不同交互內容,支持自定義。例如上班路上打開自動駕駛,,顯示“Auto Driving”;車內有小孩,顯示“baby in car”;節日打造儀式感,如顯示“Merry Christmas”;變道等車,提醒后車斑馬線有行人;前車讓行可顯示“謝謝大佬”等。
奧迪Q6 e-tron(預計2025年上市)配備數字矩陣式LED大燈和第二代數字OLED尾燈。大燈和尾燈提供了八種動感數字燈光簽名可供選擇,用戶可通過多媒體交互系統(MMI)或myAudi app進行個性化定制。用戶還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數字燈光簽名。
鉑智3X(預計2025年3月上市)搭載貫穿式日間行車燈。該日行燈采用由112顆LED組成的細長水晶燈帶設計,還有8種燈語響應啟動、關閉、充電、尋車等操控動作。
主機廠:數字底盤可能迎來上車高峰
數字底盤的應用有助于提升駕乘舒適性和安全性。目前,部分車企已成功實現數字底盤的軟硬件解耦,并開始利用場景數據進行底盤調控。
例如,智界S7(2024年11月上市)途靈底盤可根據算法調整扭矩輸出和車身姿態,進而實現各種工況下的駕乘舒適性、安全性與穩定性。該底盤還搭載華為DriveONE 800V碳化硅高壓動力平臺,采用前雙叉臂后五連桿獨立懸架的設計,配合橫向穩定桿,配備CDC可變阻尼減振器和空氣懸架。在車輛智控中樞的調控下,車輛在經過不同的路況時,懸架軟硬可進行智能調節。
上汽智己的靈蜥數字底盤配備后輪轉向、空氣懸架 + CDC 主動電磁減振器、線控制動系統;通過中央域控芯片和統一算法,將底盤硬件協同控制,實現 “蟹行模式”“ICS 云臺舒適制動” 等功能,算法可通過 OTA 更新優化。目前已在智己L6上搭載。
比亞迪的云輦-Z技術采用高度集成化的懸浮電機,作為實現Z軸調節的關鍵部件。云輦-Z技術不僅具有超快速度的調節響應,還具備能量回收功能。通過懸浮電機在車輛行駛過程中產生的多余能量直接轉化為電能,回充至電池組,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該技術將在仰望U7上搭載。
供應鏈:3D顯示和全息顯示吸睛
HUD技術也在不斷創新中,為駕駛員提供更立體,直觀的顯示效果。
例如2025年1月,華陽多媒體推出景深式3D AR-HUD。采用可變焦光學方案,在HUD圖像中引入景深概念,使得不同距離的信息顯示呈現出層次分明的視覺效果,同時圖標的位移感進一步增強了沉浸感,提升了駕駛體驗的真實度。
TCL華星在CES2025上展出3D AR-HUD PGU。采用5.5″ LCD顯示屏,分辨率2560*1440,PPI為534。能夠實現裸眼 3D 效果,可將導航信息和車輛數據以立體的形式呈現給駕駛員,無需佩戴 3D 眼鏡等輔助設備。
現代摩比斯在CES2025上展示了與蔡司聯合開發的全息寬幅擋風玻璃顯示器。采用專門的全息光學元件薄膜,可為駕駛員提供駕駛數據,導航和音樂播放列表等基本信息。該產品計劃最早于 2027 年投入量產。
供應鏈:跨域融合方案密集發布,單SoC艙駕融合是發展方向
隨著電子電氣架構向中央集中化發展,跨域/艙駕融合領域已成為各廠商搶位的方向。
例如,2024年4月,博世首次展出艙駕融合解決方案。該方案首次將L2+級別駕駛輔助和智能座艙融合到單一芯片域控上,該艙駕融合解決方案可幫助客戶降低高達30%的成本,減少跨域間通訊延時。可實現高速高架NOA功能、家庭區域泊車功能和包括多屏幕、免喚醒語音、多音區、AI大模型等目前主流的智能座艙功能。
2024年4月,航盛電子與高通發布航盛面向智能艙駕融合功能的最新產品。基于高通技術公司推出的Snapdragon Ride Flex SoC(SA8775P),全新一代墨子艙駕跨域融合平臺面向中央計算艙駕融合域控制器系統設計研發。該平臺可通過單顆SoC支持座艙和智能駕駛功能,同時支持多屏系統、單屏超大分辨率顯示輸出、全3D人機交互、多屏游戲互動等功能。
2024年5月,車聯天下與卓馭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基于高通驍龍Snapdragon Ride Flex SoC(SA8775P)達成戰略合作。由卓馭科技依托高通驍龍Snapdragon Ride Flex SoC(SA8775P)平臺打造的駕艙融合控制器,不僅能提供覆蓋全場景的高階智能駕駛能力,還為車聯天下的座艙能力提供支持,用單SoC滿足汽車智能化的需求。
供應鏈:激光雷達集成化,繼續降本及減小尺寸
在激光雷達成本體系里,光電系統成本約占高達60%-70%的比重,人工調試成本占20%左右。而針對高達70%的光電系統降本(主要是激光發射和激光接收模組芯片),核心在于芯片集成化。禾賽科技和速騰聚創則是激光雷達芯片化代表。
2024年4月,禾賽科技發布小巧型超高清遠距激光雷達ATX。搭載禾賽第四代芯片架構,最遠探測距離達300 米,比 AT128 提升 50%。最高可支持 256 線,最佳角分辨率達到 0.08° x 0.1°。該產品已獲東風、奇瑞、長城等多個品牌車型定點,2025年將量產。
2024年4月,速騰聚創發布基于全棧芯片化技術(實現掃描、處理、收發模塊的全棧系統芯片化)的激光雷達MX,視場角120°×25°,最遠測距可達200米,126線(ROI等效251線),最佳角分辨率0.1°×0.1°。基于全棧芯片化技術,相較速騰之前的 M1 / M1 Plus / M2,MX 體積下降 40%,厚度降低 44%,僅為 25mm。該產品已獲三個量產項目定點,預計2025年量產。
2024年4月,一徑科技推出了ZVISION EZ5激光雷達。基于高集成化SPAD芯片的平臺設計,該產品擁有25mm的纖薄尺寸,同時具備120°×20°的典型視場角,適合算法適配。EZ5的最遠測距可達220米,同時支持192線的高線數,提供圖像級點云。其分辨率高達0.1°×0.1°,能夠快速識別細小障礙物,而20Hz的高幀率則確保了快速反應和安全性。
-
顯示屏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523瀏覽量
74898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994瀏覽量
270809 -
智能汽車
+關注
關注
30文章
2906瀏覽量
107671
原文標題:24-25年新車及供應商趨勢:新型車載顯示上車,AI+汽車風口到來
文章出處:【微信號:zuosiqiche,微信公眾號:佐思汽車研究】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滑板底盤研究:8款量產車型已應用,預計2025年后將大規模量產

美新半導體榮獲傳音控股2024年度優秀供應商獎
保隆科技榮獲東風柳汽2024年度先進供應商
再起新篇 | 江西經緯恒潤榮獲2024年度江鈴汽車“優秀供應商”稱號

光峰科技榮獲吉利汽車“優秀供應商”
永貴科技榮獲三一商用車“2024年度新銳供應商”
富士通預測2025年AI領域的發展趨勢
ADAYO華陽通用榮獲北汽重卡2024年度獎項 最佳供應商
弘信電子亮相2024年度小米全球核心供應商大會
2024年全球與中國自動方向電壓轉換器行業總體規模、主要企業國內外市場占有率及排名
2024年BOE(京東方)全球供應商合作伙伴大會舉行
2024-2025算力發展,廣東省這樣做,“粵算”行動計劃火熱開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