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車的概念自上世紀末提出,已經過去了很長一段時間。隨著前沿技術的不斷進步、升級,目前全球頂尖的汽車和科技公司都在進行不同程度的智能汽車項目研發。而從研究項目變成量產汽車,可能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畢竟能夠實現量產才是對智能汽車可行性最基本的要求,對于智慧交通、人車安全、信息安全等等,整個行業都還需要很長時間一個個來解決。所以,今天我們就從技術、安全、整車方案、智能交通融合、量產進度幾個維度來分析一下,目前各大公司的智能汽車項目,誰的更優秀,誰能更早實現量產,未來出行究竟還有多遠?
1、技術實力強悍的谷歌
可以說谷歌是互聯網時代的絕對霸主,無論是強大的搜索入口還是豐富的Android生態,都讓谷歌擁有著別人無法企及的資源和能力,在云端技術和客戶端應用方面谷歌擁有著無人匹敵的競爭力,理所當然,在最前沿科技的智能汽車領域,谷歌也不會缺席。
谷歌的無人駕駛研發自2009年起步,世界上首次無人駕駛即是由谷歌實現。目前谷歌首款與傳統車企合作的無人駕駛汽車——Pacifica也已經亮相。并且根據介紹,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完成了200萬英里的測試,盡管與一開始宣稱的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還有距離,但是在穩定運行、與目前交通網絡接入、安全行駛等方面已經積累了巨大的數據量。根據預計,最快在2018可能實現Pacifica的量產和投入運營,共享出行會是其應用方向。
一句話點評:從整車方案上來看,在替代了駕駛員的職能后,Pacifica這種混合動力的無人駕駛汽車,在共享出行市場可能會發揮巨大的能量。
2、擁有精密地圖數據的百度
同樣是一家從搜索起家的互聯網公司,百度一直被稱為是國內最聰明的公司,并且每年在研發的投入也是非常巨大,高達每年營收的15%之多。在智能汽車上,百度將利用現有的大數據、地圖、人工智能和百度大腦等技術,在智能汽車中進行應用,實現人與服務的連接。
百度的智能汽車項目自2014年起步,依托于百度自身的技術基礎,百度以“百度大腦”作為核心技術,通過包括高精度地圖、定位、感知、智能決策與控制四大模塊在智能汽車的應用中實現自動駕駛,并且與第三方車廠合作制造無人駕駛汽車,最終實現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其中百度自主采集的高精度地圖,以及完整的三維道路信息在智能汽車項目中具有相當高的競爭力。
一句話點評:不可否認的是,短短幾年時間,百度的智能汽車方案完成度還是很高的,由于量產仍然處于合作規劃階段,后續還有待留給時間來驗證。
同時,百度無人駕駛車的每次亮相都吸引了媒體的巨大關注,而且今年的某次活動中,百度創始人坐在無人駕駛車中來到會場的直播,更是被大眾刷屏,不過在整個展示中也不止一次與現有交通法規相悖。
3、傳統車廠非常期待的凌動科技
凌動科技是紐交所上市公司網秦在2015年投資的一家智能汽車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提供商。同時,這也是一家非常重視汽車安全的科技公司,凌動科技致力于智能車載平臺的研發與設計,提供車聯網技術解決方案,曾服務于蘭博基尼、法拉利等世界頂級跑車品牌及歐美日多家知名汽車廠商。可以說,凌動是一家在汽車領域具有深厚積累的科技公司,多年的“實戰經驗”反而是其他科技公司無法比擬的優勢。
在智能汽車的解決方案上,凌動提出的“不造車,也不顛覆”可以說是另辟蹊徑,既為傳統汽車廠商找到了技術新趨勢下的解決方案,也利用凌動在實際應用中的優勢,加速智能汽車的落地。根據最新報道,凌動科技最近推出一款車載電腦,即將完成第一批量產產品并向客戶發貨。從曝光的信息中我們可以看到,凌動的解決方案是一款名叫“MotionT”的互聯網車載電腦,作為系統集成商,凌動科技通過“MotionT”在智能汽車市場中將扮演“產業中樞”的角色,向下整合各類零部件供應商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對整車的控制等等,可以整合到“MotionT”中,從而更高效地服務于汽車廠商和Tier1公司,解決傳統汽車廠商在智能汽車領域面臨的現實難題。
凌動的“MotionT”能夠同時支持汽車儀表盤、中控顯示屏、抬頭顯示器等三塊屏幕,因為設計采用通用的技術和接口標準,能夠實現直接在汽車上安裝之后就能使用。不僅如此,凌動車載電腦整合了傳統車載電腦的所有模塊,還可以提供先進的ADAS智能行車系統和凌動云平臺,無形之中讓汽車廠商節省了在自動駕駛等新技術領域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凌動能夠實現車輛通過車載傳感器與電腦進行自我檢測自檢訊息發送至運營商云端進行分析后記錄并反饋,當駕駛者身份識別不符時,車輛將無法啟動;行駛過程中如有突發狀況,車輛將自動停靠或由云后臺遠程控制。并且凌動“MotionT”擁有系統級的安全部署,除了實現車路協同之外,還能夠在保證汽車基礎控制的前提下隔離危險模塊,從危險源頭保證人車安全。
一句話點評:從實現的成本以及效率來說,凌動提出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可能是目前最優的解決方案,無論是安全還是量產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優勢。
4、號稱改變出行認知的特斯拉
特斯拉可以說是目前智能汽車市場受到關注最多的一家公司,同時也是擁有最大動能改變大眾對出行認知的一家科技公司。盡管最開始做電動汽車的是日產,但是將電動車發展為一個產業的卻是特斯拉,而且大規模的引用ADAS技術后,特斯拉也基本成為了無人駕駛技術的先驅,特別是特斯拉產品設計上巨大的中控平臺,讓其成為了非常具有特點的一家科技公司。
特斯拉的智能汽車方案,以電力系統為基礎,全車通過中控平臺進行控制,擁有無與倫比的科技感以及駕駛體驗。技術方面從ADAS向L4級別進行演進,采用攝像頭加毫米波雷達的方案,目前車型可以達到L2-L3級別的自動駕駛。盡管早期型號已經實現量產,并且擁有非常漂亮的銷售數字,但是出現的幾次車禍仍然讓大眾對特斯拉的安全保障有所擔憂。
一句話點評:盡管在安全方面特斯拉被目前的情況拉低分數,但其仍然是目前智能汽車領域在技術、整車方案、智慧交通等方面擁有好成績的一家科技公司。
可以看到,目前在智能汽車領域擁有一定成績的幾大科技公司在五個維度里面,每個公司做出的東西都十分具有含金量,但是還需要時間解決各自的不足,而對于實現量產的規劃也大多定在2020年前后。除此之外,包括傳統汽車廠商寶馬、日產、北汽新能源等,共享出行公司滴滴、Uber等其他公司也在一定程度上發展著各自的智能汽車項目。盡管進度不一,但大家一致認可2020年前后可能是改變出行的重要時間節點。
相比較自己造車和與車廠合作的模式,目前除了特斯拉的整車方案外,凌動科技智能汽車整合方案的出現,相信會讓傳統車企格外關注,因為這可能是傳統車廠加速智能汽車落地的解決方案,讓傳統車企一樣可以在智能汽車時代掌握先機。另外,從汽車市場、智慧交通以及大眾出行體驗來說,越早一天讓智能汽車走在路上,耳濡目染地改變大眾對出行的認知,我們才能擁有越多的機會來實現關于未來出行的期待。
-
智能汽車
+關注
關注
30文章
2899瀏覽量
10759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84/62/wKgaomRmBViARIRxAACMFNuLnfA833.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