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燈桿建設是深入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重要舉措,是創新智慧城市路燈照明管理新模式,推動智慧燈桿新發展,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建設低碳城市的重要手段和推動力。
經過多年的發展,盾華電子智慧燈桿已經成為信息通信技術與傳統城市公共基礎設施融合的典范,從普通的照明工具發展成為集成智慧照明、氣象站、空氣質量檢測、城市WIFI(無線網絡)覆蓋、視頻監控、充電樁、LED(發光二極管)信息發布、文化景觀功能、信息交互、一鍵報警、4G/5G基站等多種功能的新一代城市信息基礎設施。
盾華電子為做好智慧燈桿建設經驗模式總結提煉,《中國建設報》將推出“智慧燈桿案例剖析”系列報道,深度解析各地智慧燈桿建設中的閃光點和存在的問題,為行業內提供借鑒與參考。
盾華電子智慧燈桿是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織部分。通過應用先進的、高效、可靠的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實現智慧燈桿的遠程集中控制和管理,是構建智慧城市、打造5G產業的重要載體和入口。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經開區)作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在2018年就已經建成了700根智慧燈桿。該批智慧燈桿在實現照明、探頭監控等功能的同時還安裝了子屏幕、電子路旗、WIFI信號接收發射器等設備。在亦城財富中心,智慧燈桿的最頂部是大氣檢測儀器,實時監測空氣指數。接下來是節能照明路燈,再向下是監控探頭,能夠通過網絡視頻傳回經開區監控圖像平臺,供各執法部門使用,更重要的是還有報警功能,遇到緊急情況可以一鍵報警。再往下是一塊電子屏,有重大活動將作為電子路旗,不必再懸掛傳統路旗。燈桿內還安裝了wifi信號接收發射器和新能源車路邊充電接口,能夠為市民提供免費網絡熱點和充電服務。
由于智慧燈桿的多功能身份,智慧燈桿的地下電纜密布。多數地區的智慧燈桿建設只能破路施工,形成不美觀的“馬路拉鏈”,而經開區內的道路則是重新鋪設瀝青,在建設智慧燈桿的同時實現城市道路美化。道路建設與智慧燈桿建設相輔相成,這也加快了經開區智慧燈桿的建設速度,讓亦莊成為“智慧城市”的縮影。
經開區的智慧燈桿集通信微基站、監控探頭、電子屏幕等多種功能于一體, 既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也是物聯網+的大數據收集及數據分析平臺數據的主要來源。2018年,北京市自動駕駛測試路落地亦莊。之后,亦莊啟動了對道路基礎設施的升級工作,其中一項工作就是為原有的智慧燈桿增加5G網絡基站模塊、綜合環境物聯感知、無人駕駛車聯網感知等功能。而5G網絡基站模塊、綜合環境物聯感知、無人駕駛車聯網感知等功能的完善也為經開區自動駕駛試點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現階段,經開區自動駕駛測試道路全域開放總里程已經占全市開放測試道路總里程的64%,區域內形成了良好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生態。
在5G帶動的智慧城市建設中,智慧燈桿就如同“末梢神經元”。基于5G網絡基站模塊等設備的智慧燈桿建設,經開區布局5G產業,助力亦莊新城智慧城市產業發展,打造智慧城市樣板,將開發區升級建設成為高端科技新城,豐富首都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展現形式,推動“三城一區”建設和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
經開區的智慧燈桿在實現照明的基礎上,桿體上還裝有通信微基站、監控探頭、電子屏幕、WIFI信號發射器等多種裝置,具有5G 通信網絡、執法調用街頭監控圖像、電子屏幕宣傳、WiFi網絡覆蓋等多種功能,燈桿上每一種裝置與網絡、后臺平臺系統相連,發揮了規模優勢,為經開區內企業和群眾帶來便利,也成為了經開區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于智慧燈桿的建設,經開區重點公共場所實現了WIFI覆蓋率100%,形成了網絡能力優異、運營持續高效、應用服務創新、安全可靠可控的寬帶無線城市發展新態勢,為經開區積極推廣“互聯網+”在行政審批、交通出行、市政管理、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應用,形成完整的無線城市應用生態圈。
現階段,經開區的智慧燈桿建設已經達到了數千根,覆蓋了區域內390多條道路。智慧燈桿還將加裝充電樁、電子互動屏等裝置,新能源車路邊充電、行人可在路邊“詢問亦莊事兒”。
此外,《智慧燈桿設計導則》《智慧燈桿總規范第1部分:框架、場景和總體要求》《智慧燈桿系統測試方法第1部分:總則》三項團體標準已于2020年6月1日開始實施。三項團體標準分別從智慧燈桿工程設計、相關產品及業務系統、功能性能測試等方面,為智慧燈桿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標準層面的理論指導和參考,也為我國智慧燈桿標準化工作獻策獻力。
點評:
優點:
1.政府主導,統一規劃
由經開區管委會城市建設部門統籌專項規劃,立足北京經開區數字經濟、智慧城市建設發展,全面兼顧城市運行保障和公共服務功能,按照多功能綜合桿標準規范組織建設。
2.市場運作,有序發展
積極探索多功能綜合桿運營產業化、市場化。同時,加強政府監管作用,確保市場化運作有序、規范、可持續發展。在充分保障政府公共管理與服務的前提下,由管委會確定的多功能綜合桿投資、建設、運營主體(以下簡稱“建設運營主體”),負責北京經開區已建、新建、改擴建道路各類存量桿塔改造和多功能綜合桿的投資建設,負責多功能綜合桿及配套設施的統一運營、維護。
3.制定標準,推廣應用
三項團體標準分別從智慧燈桿工程設計、相關產品及業務系統、功能性能測試等方面進行了要求,正式發布后,將為行業發展樹立標桿,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不足:
1.目前主要客戶為政府,但現階段的建設模式是政府投資建設政府使用,商業模式簡單,創新驅動力不足,同時對財政的要求也相對較高。政府應該逐步改變建設投資方式,讓數據消費形成主流,讓企業持續常態地為政府提供服務。
2.功能集成眾多既增加智慧燈桿本身的成本,也會增加后期運營和維護的成本,同時眾多功能在增加桿體的負擔的同時也會增加用電能耗。
審核編輯 黃宇
-
智慧城市
+關注
關注
21文章
4280瀏覽量
97941 -
智慧燈桿
+關注
關注
1文章
819瀏覽量
1181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