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制造執行系統 (MES),該系統如何幫助制造商在控制成本的同時提高產品質量?
針對當前企業優化生產的各類問題,羅克韋爾自動化亞太區企業軟件咨詢業務經理 Amit Wadaskar 在《自動化前沿》第80期-管理視角中對此進行了探討。
Q1客戶期望值上升而監管要求又愈發嚴格的情況下,亞太區的制造商面臨著哪些挑戰?
亞太區制造企業正因多方面的嚴峻挑戰苦苦掙扎,而不斷上升的客戶期望值以及嚴苛的監管要求讓局面更趨復雜。
僵化不靈活
制造企業需要足夠敏捷和靈活,才能夠感知并回應市場浮動以及瞬息萬變的客戶需求。公司需要響應及時的供應鏈和整合式規劃系統。
停機
制造作為供應鏈的“核心”,任何計劃外停機都會嚴重擾亂生產調度,導致成本上升。這會給整個供應鏈帶來負面影響。因此,企業紛紛應用工業物聯網和實時分析的預測性維護策略,來預測并預防設備故障。
可持續發展與監管合規性
為了能夠遵守嚴苛的質量標準以及采用可持續生產規范,制造商面臨著不小挑戰。地方性法規和國際法規對這兩項均有一定的要求,此外,客戶對環保產品的偏好也推動了相關需求的萌生。制造商必須實施可持續流程、減少浪費、提高能源效率。落實這些舉措雖然前期投資不菲,但關乎企業的長久生存。
大規模定制
在面向消費者的制造業細分市場,對批量/批次或大規模定制的需求會呈指數級增長。在此形勢之下,企業必須將投資傾斜到高級制造技術和模組化生產線,才能夠高效生產定制產品并兼顧規模經濟效益。
技術投資
在亞太區這樣勞動力密集的市場中,要平衡這些需求與成本敏感性,讓原本困難的局面更趨復雜,制造商也陷入了技術癱瘓的境地。對技術和持續勞動力意識培養的戰略性投入此時就很有必要。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夠應對這些挑戰,同時維持盈利能力和競爭優勢。
Q2在優化生產運營方面,技術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
制造技術能夠提高效率、生產力和靈活性,因此在優化生產運營方面,其所發揮的關鍵作用毋庸置疑。垂直行業內的各制造企業運用了生產自動化、機器人、自動駕駛車輛(AGV)、制造執行系統 (MES)、供應鏈規劃以及依托 AI 數據分析的實時監控等各類技術,得以簡化流程、提高整體性能。采用這些技術之后,制造企業的收入和盈利績效指標都得到了顯著改善。
OEE、周期時間、生產前置時間、停機時間、直通率、產量、產量率、存貨周轉率和能源效率都是需要關注的關鍵指標,可供制造企業衡量不同制造技術在推動持續改進方面的效果。
Q3制造商應如何平衡成本削減與維持產品質量和客戶滿意度?
高質量一定伴隨著高成本。從一開始為確保高質量所付出的預防成本始終低于事后缺陷校正所產生的成本。
在我還是工程師的時候,深深影響我的是田口玄一博士提出的“質量源于設計”概念。這個原則強調的是將質量控制內嵌在研發和產品設計(APQP、PPAP、FMEA、HACCP 等)之中,力求到達車間的是零缺陷產品。
“想象這樣的畫面,經過精心打磨的產品一旦投產就不需要任何校正 - 這正是“質量源于設計”的精華所在。”
當下技術如此精進,這個理想有可能成為現實。投資數字工程、數字生產自動化和數字生產運營(MES、QMS、數據分析等)技術,就能實現田口博士的愿景,兼顧成本效益和可擴展性。
Amit Wadaskar
羅克韋爾自動化亞太區
企業軟件咨詢業務經理
這些投資可打造精確且一致的生產流程,減少人為失誤、提高效率。此外,它們還能協助確保從一開始就將質量內置到產品中,減少對高代價校正的需求,最終滿足顧客的需求。制造商采用這個涵蓋預防和評估的方法后,能夠實現更高的規模經濟效益、保持競爭優勢,同時還能高效交付一流產品。
除此之外,制造工廠需要足夠敏捷和靈活才能保持競爭優勢,搭載強大分析的 MES 如何在這方面發揮協助作用?羅克韋爾如何協助制造商推進卓越運營、創造商業價值?歡迎您持續關注下期文章。
-
制造業
+關注
關注
9文章
2277瀏覽量
54033 -
MES
+關注
關注
5文章
1006瀏覽量
30281 -
羅克韋爾
+關注
關注
2文章
216瀏覽量
15220
原文標題:運用智能技術提高生產力(上)
文章出處:【微信號:羅克韋爾自動化,微信公眾號:羅克韋爾自動化】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