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LTCR1500N系列激光位移傳感器憑借其多光斑自適應技術,在精密制造領域展現出卓越性能。本文基于1500μm量程架構,結合0.1μm重復精度與±0.75μm線性誤差等核心參數,系統闡述該系列傳感器在復雜表面檢測中的技術優勢。實驗數據顯示,其Φ17μm超細光斑可實現納米級邊緣定位,較傳統設備測量效率提升40%以上。
一、多模態光斑系統技術解析
1.1 光斑規格與適用場景
型號 | 光斑直徑(μm) | 最佳適用場景 | 表面粗糙度Ra范圍 |
---|---|---|---|
LTCR1500N | Φ17±2 | 鏡面/高反表面 | <0.1μm |
LTCR1500NB | Φ34±3 | 普通金屬/陶瓷 | 0.1-3.2μm |
LTCR1500NS | Φ272±10 | 粗糙表面/透明材料 | >3.2μm |
1.2 核心性能參數
二、精密測量系統架構
2.1 光學系統設計
采用同軸共焦光學布局:
激光源:650nm半導體激光(Class 2)
探測器:2048像素CMOS陣列
光路補償:溫度補償透鏡組(ΔT=1℃時漂移<2nm)
2.2 信號處理流程
數字鎖相放大:信噪比提升至72dB
動態基線校正:消除背景光干擾
多階濾波處理:
H(f) = frac{1}{1 + 0.414j(f/f_c) - (f/f_c)^2}H(f)=1+0.414j(f/fc?)?(f/fc?)21?
(截止頻率f_c=15kHzfc?=15kHz)
三、工業應用驗證
3.1 典型應用場景性能
檢測項目 | 測量條件 | 重復精度 | 線性誤差 |
---|---|---|---|
晶圓厚度檢測 | Φ17μm光斑/100層堆疊 | 0.08μm | ±0.6μm |
齒輪齒形測量 | Φ34μm光斑/滲碳鋼表面 | 0.12μm | ±0.7μm |
橡膠密封圈輪廓 | Φ272μm光斑/黑色EPDM材質 | 0.25μm | ±1.2μm |
3.2 動態性能測試
高速采集:在21kHz采樣率下,位移跟蹤誤差<0.15μm(v=1m/s)
溫度穩定性:40℃環境連續工作8小時,零點漂移量僅0.45μm
表面適應性:對鏡面(ρ>95%)到黑色橡膠(ρ<5%)均保持有效測量
四、工程實施要點
4.1 系統配置建議
4.2 安裝規范
對中要求:
Deltaθ < arcsin(frac{D_{spot}}{2L})ΔθLDspot??)
(D_spot:光斑直徑, L:工作距離)
防振措施:安裝面平面度<0.02mm,隔振頻率>150Hz
環境控制:空氣潔凈度Class 5(ISO 14644-1)
五、技術優勢對比
性能指標 | 傳統三角法傳感器 | LTCR1500N系列 | 提升幅度 |
---|---|---|---|
最小可測厚度 | 0.5mm | 3mm | 83% |
邊緣檢測精度 | ±2μm | ±0.15μm | 92.5% |
深孔測量能力 | 5:1深徑比 | 20:1 | 300% |
溫度穩定性 | 0.1%/℃ | 0.03%/℃ | 70% |
結論
LTCR1500N系列通過多光斑自適應技術與數字信號處理算法的深度融合,在1500μm量程內實現了納米級測量穩定性。其緊湊型設計(Φ3.8×85mm)特別適用于空間受限的工業場景,為精密加工、半導體檢測等領域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建議在實施過程中配合專用標定工具(精度0.02μm)進行季度校準,以確保長期測量可靠性。
應用提示:對于透明材料測量,建議搭配LT-ACS抗雜散光模塊使用,可提升信噪比15dB以上。
審核編輯 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6文章
53008瀏覽量
767626 -
光譜
+關注
關注
4文章
923瀏覽量
3609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泓川科技LTPD15激光位移傳感器:中空同軸設計+進口半價,0.05μm精度重塑工業檢測性價比標桿

基于泓川科技LTP系列激光位移傳感器的路面起伏多點掃描系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