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代核電堆型
第四代核反應堆是目前核能技術發展的前沿方向,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經濟性、可持續性以及防擴散能力等特點。第四代核能系統國際論壇(GIF)從眾多概念設計中選定了六種系統作為第四代核技術系統,分別是:
氣冷快堆(GFR):使用氦氣作為冷卻劑,具有高出口溫度和閉式燃料循環的特點,可以實現更高的熱電轉換效率.
鉛冷快堆(LFR):采用鉛或鉛鉍合金作為冷卻劑,具有高熱電轉換效率和良好的核廢物嬗變能力,同時鉛基材料的化學穩定性高,可避免起火或爆炸等安全問題。
熔鹽堆(MSR):使用熔融狀態的鹽作為冷卻劑和燃料載體,具有固有安全性高、熱轉換效率高以及燃料利用率高等優點。例如,釷基熔鹽堆就是一種典型的熔鹽堆,其核反應燃料處于液態,具有良好的導熱性和較低蒸氣壓。
鈉冷快堆(SFR):以鈉作為冷卻劑,具有高熱電轉換效率和良好的核燃料增殖能力,是目前相對比較成熟的技術之一。
超臨界水冷堆(SCWR):采用超臨界水作為冷卻劑和慢化劑,能夠實現更高的熱電轉換效率和燃料利用率,同時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和經濟性。
超高溫氣冷堆(VHTR):使用氦氣作為冷卻劑,在高溫下運行,允許在反應堆運行期間進行高溫電解,從而有效地生產氫氣以及合成碳中性燃料。
2、鈉冷快堆結構
圖 1 鈉冷快堆結構示意圖
鈉冷快堆(Sodium-Cooled Fast Reactor, SFR)是第四代核能系統中的一種重要堆型,具有高熱電轉換效率和良好的核燃料增殖能力。是一種以液態鈉為冷卻劑,由快中子引起核裂變并維持鏈式反應的反應堆。采用池式設計:池式鈉冷快堆將堆芯、鈉泵、中間熱交換器等設備都放置在一個大型的鈉池中,這種設計可以提高安全性,減少鈉泄漏的風險。
其結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部分參數為中國實驗快堆設計及運行參數:
1. 堆芯
燃料組件:通常采用氧化物燃料(如MOX)或金屬燃料(如U-Pu-Zr)。燃料組件由包殼、外套管、燃料區、上下端塞等組成,包殼材料如C-68-450等,能夠承受高溫和中子輻照。
控制棒組件:包括安全棒、調整棒和賠償棒等,材料為C-6808X16H11M等,用于控制反應堆的功率和停堆操作。
中子源組件:提供初始中子源以啟動鏈式反應,材料與控制棒組件類似。
不銹鋼屏蔽組件:用于屏蔽中子和γ射線,材料為316Ti等。
圖 2 鈉冷快堆堆容器及堆內構件結構示意圖
2. 堆容器
主容器:通常采用奧氏體鋼,如316SS或俄羅斯產08X16H11M3,內徑約7960mm,壁厚50mm/25mm,重量約105噸,用于容納堆芯和液態鈉,環境溫度可達420℃,壽期最大中子注量為1x10^18n/cm^2。
堆內支承:用于固定堆芯組件,材料為304SS,重量約7.4噸,環境溫度360℃,壽期最大中子注量為4.4x10^20n/cm^2。
柵板聯箱:保持堆芯組件的結構完整性,材料為08X16H11M3,重量約6噸,環境溫度360-530℃,壽期最大中子注量為4x10^23n/cm^2。
堆芯圍桶:將高溫液態鈉導入堆芯和中間熱交換器,材料為08X16H11M3,環境溫度360℃,壽期最大中子注量為1x10^18n/cm^2。
3. 冷卻系統
鈉泵:用于驅動液態鈉在回路中循環,材料為08X16H11M3,環境溫度400℃,壽期最大中子注量為1x10^18n/cm^2。
中間熱交換器:將堆芯產生的熱量傳遞給二回路,材料為10X2M,鈉側溫度495℃,水側溫度370℃,壓力14MPa。
二回路管道:材料為304不銹鋼,管徑325x12mm或219x10mm,鈉在熱腿溫度495℃,在冷腿溫度310℃,流量274kg/s。
4. 安全系統
旋塞:用于在緊急情況下快速停堆和隔離堆芯,材料為08X16H11M3,環境溫度400℃,壽期最大中子注量為1x10^18n/cm^2。
5. 輔助系統
凈化系統:用于去除液態鈉中的雜質和氣體,保持鈉的純凈度。
監測和控制系統:包括各種傳感器和儀表,用于監測堆芯溫度、壓力、中子通量等參數,以及控制反應堆的運行狀態。
3、鈉冷快堆工質特點
1. 物理特性
熔點低、沸點高:鈉的熔點為97.8℃,沸點高達883℃,這意味著在反應堆運行的溫度范圍內,鈉始終保持液態,不會像水那樣容易沸騰產生氣泡,從而避免了氣泡對傳熱性能的影響,保證了冷卻劑的穩定性和傳熱效率。
熱導率高:液態鈉在100℃時的導熱系數為86.9W/m·K,比水的導熱系數高百倍以上。這使得鈉能夠快速地將堆芯產生的熱量導出,有效防止堆芯過熱,提高了反應堆的安全性和運行效率。
密度小:鈉的密度低于水,這使得冷卻劑消耗的泵功率只占輸出功率的很小一部分,與氦冷卻劑相比,鈉的這一特性使其在能量傳輸方面更具優勢,降低了反應堆的運行成本和能耗。
2. 化學特性
化學性質活潑:鈉是一種活潑的金屬,在空氣中會被迅速氧化,在水中會發生劇烈燃燒。因此,鈉冷快堆的設計和運行需要特別注意防止鈉與空氣和水的接觸,以避免潛在的安全風險。例如,所有鈉系統外圍都設置了保溫層,以防止噴霧爆燃。
與燃料包殼材料相容性好:鈉與燃料包殼材料——不銹鋼的相容性很好,雖然存在質量遷移問題,但對包殼耗蝕量僅為數十微米,這有助于延長燃料組件的使用壽命,提高反應堆的經濟性和可靠性。
3. 核特性
對中子的慢化能力弱:鈉的核子數為23,相對于水來講,對中子的慢化能力弱,吸收截面小。因此,鈉作為冷卻劑導致的快中子損失不多,能夠更有效地利用快中子進行核裂變反應,提高反應堆的增殖能力。
核反應產物易于屏蔽:鈉與中子發生反應產生的23Ne、24Na和22Na的半衰期分別是38秒、15小時和2.6年,衰變速度快,易于被屏蔽,對保持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有利。
4、CFD在鈉冷快堆設計與分析中的作用
計算流體動力學(CFD)在鈉冷快堆的設計和分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熱工水力分析
子通道分析:鈉冷快堆的燃料組件采用繞絲纏繞棒束的固定方式,冷卻劑通道較為復雜。CFD可以建立詳細的子通道模型,模擬冷卻劑在堆芯內的流動和傳熱情況,分析繞絲引起的攪渾效應。例如,通過上海積鼎自主研發的通用流體力學分析軟件VirtualFlow建立帶繞絲的燃料棒束模型,計算不同流量工況下的流場特性,獲得繞絲的湍流攪渾系數,并將其用于子通道計算程序中,得到各類子通道的溫度分布。
圖 3 采用VirtualFlow對帶繞絲棒束模型進行數值分析
冷卻劑流動特性:CFD能夠模擬鈉冷快堆中液態鈉的流動特性,包括流速分布、壓力降等。這對于優化堆芯設計、降低流動阻力和提高冷卻效率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在低雷諾數條件下,CFD可以用于研究鈉冷快堆燃料組件棒束的阻力特性,為自然循環冷卻過程中的換熱分析提供支持。
通風系統分析:CFD能夠模擬鈉冷快堆中屏蔽氣體氬氣及空氣的流動特性,為優化旋塞結構、保護容器設計、屏蔽體通風設計等提供支持。
2.安全分析
事故工況模擬:CFD可以模擬鈉冷快堆在各種事故工況下的熱工水力行為,如冷卻劑泄漏、泵失效等,幫助評估反應堆的安全性能。
反應性反饋計算:CFD與中子動力學模塊耦合,可以實現鈉冷快堆的多維度耦合計算。通過CFD計算得到的熱工水力參數,作為中子動力學模塊的邊界條件,計算反應性引入時堆芯的核物理反應性。這種方法能夠更準確地分析反應堆在不同工況下的反應性變化,提高安全分析的可靠性。
3.設計優化
結構優化:CFD可以用于鈉冷快堆內部結構的優化設計,如燃料組件、控制棒組件等。通過模擬不同設計方案下的流動和傳熱特性,選擇最優的結構布局,提高反應堆的性能和安全性。
冷卻劑管理:CFD還可以用于研究鈉冷快堆冷卻劑的循環和分配問題,優化冷卻劑的流動路徑和流量分配,確保堆芯各部分的冷卻效果均衡。
綜上所述,CFD在鈉冷快堆的研究和開發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能夠為反應堆的設計、分析和安全評估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隨著計算機技術和CFD方法的不斷發展,CFD將在鈉冷快堆的技術進步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5、鈉冷快堆中CFD分析的特點
鈉冷快堆CFD分析具有以下特點:
1. 復雜的幾何結構
鈉冷快堆結構復雜,尤其是燃料組件通常采用金屬繞絲定位,繞絲在加強冷卻劑交混、促進對流換熱、減小機械振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繞絲的幾何結構復雜,需要精確建模,包括燃料棒的直徑、間距、繞絲的直徑和螺距等參數。
鈉冷快堆通常采用池式結構,各系統之間難以解耦,采用系統方法進行分析往往具有局限性,需要采用CFD對復雜結構進行精細化建模,并選擇適當的耦合邊界,實現模型簡化。
2. 特殊的物理模型
液態金屬鈉的特性:液態金屬鈉的普朗特數遠小于1,表現為導熱能力遠大于對流擴散能力,溫度邊界層厚度遠大于流動邊界層厚度。因此,一般CFD軟件默認的湍流普朗特數Prt=0.85已不適用于液態金屬鈉。Jischa湍流普朗特數模型被驗證適用于液態金屬鈉,可以更準確地預測傳熱特性。
多相流模型:鈉冷快堆中可能存在多相流現象,如鈉的沸騰等。需要選擇合適的多相流模型來模擬這些現象,例如使用歐拉-歐拉模型或歐拉-拉格朗日模型,上海積鼎自主開發的通用流體力學分析軟件VirtualFlow具有豐富的多相流及相變模型,可用于求解鈉冷快堆中存在的多相流問題。
圖 4 VirtualFlow中多相流模型類型
圖 5 VirtualFlow中相變模型類型
3. 詳細的網格劃分
高密度網格:在關鍵區域,如燃料棒束周圍和繞絲附近,需要進行高密度網格劃分,以捕捉流動和傳熱的細節。子通道內的網格密度對結果的準確性有顯著影響。
4. 精確的邊界條件
入口條件:冷卻劑的入口溫度和流量是重要的邊界條件。例如,中國實驗快堆的冷卻劑入口溫度為633.15 K,入口質量流量為0.07 kg/s。
出口條件:出口處的壓力或溫度邊界條件也需要合理設置,以確保計算的收斂性和準確性。
5. 高效的計算方法
湍流模型:通常選擇標準k-ε模型來模擬湍流流動,該模型能夠較好地預測鈉冷快堆中的湍流特性。
多尺度耦合:鈉冷快堆的計算涉及多尺度耦合,例如OTSG(直流蒸汽發生器)的跨尺度耦合分析方法,可以更好地模擬復雜的流動和傳熱現象。
6. 詳細的驗證和校準
實驗驗證:通過實驗數據驗證CFD計算結果的準確性。例如,使用MICAS實驗設施的光學測量結果來驗證CFD模擬的流場。
多方法對比:使用不同的CFD軟件或計算方法進行對比,驗證結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例如,將CFD軟件的結果與自主研發的子通道計算程序的結果進行對比。
7. 特殊現象的處理
流致振動:鈉冷快堆的堆芯結構在運行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流致振動現象,需要在CFD計算中考慮這種現象對結構的影響,采用頻譜分析或流固耦合處理。
自然循環:在完全喪失電源的情況下,鈉冷快堆依靠一回路的自然循環進行冷卻,需要模擬這種自然循環的流動特性,可采用Boussinesq假設或者變密度處理。VirtualFlow中具備Boussinesq假設模型,并提供了豐富的流體數據庫,用戶可以快速選擇所需要的流體種類,支持UDF接口對物性進行設置,并支持多種真實氣體模型(Peng-Robinson狀態方程),支持NIST物性庫,滿足自然循環CFD分析需求。
圖 6 不同物性及狀態方程設置
鈉冷快堆作為新堆型,需要更豐富的設計手段,CFD分析能夠為反應堆的設計和安全評估提供有力支持,確保計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審核編輯 黃宇
-
仿真
+關注
關注
51文章
4216瀏覽量
135137 -
CFD
+關注
關注
1文章
142瀏覽量
18785 -
多相流
+關注
關注
0文章
44瀏覽量
79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高通推出第四代驍龍8s移動平臺
流體力學分析軟件VirtualFlow,實現核反應堆熱工水力高效仿真

曝三星已量產第四代4nm芯片
TCL 再掀電視革新風暴,第四代液晶電視震撼登場
高通躍龍第四代固定無線接入平臺至尊版發布
高通發布第四代驍龍6移動平臺
積鼎科技:國產自主核反應堆流體仿真解決方案

意法半導體第四代碳化硅功率技術問世
意法半導體發布第四代SiC MOSFET技術
富士康,布局第四代半導體
capsense第四代和第五代在感應模式上的具體區別是什么?
Vishay推出第四代600 V E系列功率MOSFET
國民技術第四代可信計算芯片NS350投入量產
Vishay推出采用PowerPAK 8x8LR封裝的第四代600 VE系列功率MOSFET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