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山明)此前,我們已經有文章介紹過超級電容器,而超級電容炭是一種主要用于超級電容器電極的高性能炭材料,在超級電容器的性能提升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超級電容炭本質上是一種具有特殊物理和化學性質的炭材料,通常由含碳的有機化合物或無機碳源經過一系列物理或化學處理后制成,是超級電容器電極的核心組成部分。主要成分是碳元素,同時可能含有少量的氫、氧、氮等其他元素。這些少量元素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超級電容炭的表面性質和電化學性能。
這種材料具有非常高的比表面積,一般可達到1000-3000平方米/克甚至更高。這種高比表面積主要是由其豐富的孔隙結構提供的,包括微孔、介孔和大孔,大量的孔隙為電荷存儲提供了廣闊的界面,使得超級電容器能夠存儲更多的電荷,從而提高電容量。
而孔隙大小分布范圍廣且孔徑分布可精確調控。微孔能夠提供巨大的比表面積,有利于電荷的吸附存儲;介孔和大孔則有助于電解液離子的快速傳輸和擴散,使離子能夠在電極材料內部快速進出,提高超級電容器的充放電速度和功率性能。具有高導電性、高穩定性以及高電化學活性等特點。
不過在過去,國內超級電容炭生產仍以物理法和化學法為主,存在成本高、連續化生產難度大的問題。例如,物理法需通過酸處理去除雜質,而化學法對原料純度要求嚴苛,導致規模化生產受限。
同時,國產電容炭的比表面積和導電性指標與進口產品存在差距,高端產品(如石墨烯復合電極)仍依賴進口。
超級電容炭正在加速國產化
近些年,部分企業開始嘗試生物質衍生碳材料技術,如東岳集團開發的全氟磺酸樹脂膜,可將活性炭成本降低60%,但尚未實現大規模商用?。中科院團隊則在固態超級電容領域取得了進展,基于MXene/聚合物復合電解質的高溫穩定技術為特種場景應用奠定基礎。
此外,國內的《“十四五”規劃》明確將超級電容炭列為重點突破材料,目標2025年國產化率提升至50%以上,如科力遠等企業已完成干法電極技術小試,電極制造成本降低30%,為規模化生產提供可能。
相關機構已經開展新型活化工藝,采用新型活化工藝(如KOH活化、電化學氧化)能夠進一步提高活性炭的比表面積和孔隙利用率,從而提升超級電容器的性能。
上游企業如新宙邦、國泰超威等原材料企業加大電容炭研發投入,北海星石開發的生物質碳材料已進入中試階段,預計2025年量產。而應用材料、東京電子等半導體設備商提供ALD/PECVD設備,支持國產電容炭納米級涂層工藝優化。
規模來看,受益于新能源汽車和智能電網需求爆發,2025年國產超級電容炭市場規模預計突破5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25%。
小結
得益于政策支持、技術創新以及新能源汽車、儲能等下游需求驅動,超級電容器行業在未來幾年內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而超級電容炭作為核心材料,其研發和應用將直接影響超級電容器的性能和市場競爭力。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國產超級電容炭有望實現從“中低端突圍”到“高端替代”的跨越式發展。?
-
超級電容器
+關注
關注
19文章
417瀏覽量
29068 -
電池
+關注
關注
84文章
10874瀏覽量
13323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國產化主板能應用到哪些新興化行業上呢?
國產化高性能之選:海光GM0-5601主板全面解析
對等關稅沖擊下 國產化PXIe海量互連如何?

國產化算力新標桿!卓怡恒通EPC-S4450邊緣AI工控機開啟工業智能新紀元

全新國產化射頻模組,可與LORA無縫互通

國產信創電腦主機的崛起:集特GPC-100的國產化實踐
國產力量崛起:博爾森純國產化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方案

國產半導體展望:中微、盛美、北方華創引領國產化加速
國產化RK3588邊緣計算網關!硬件國產+系統國產!

國產化,更可控 智微工業JVC國產化系列嵌入式工控機
100%全國產化車載ACDC與DCDC電源

我國力促芯片國產化進程,預計2027年實現整車芯片完全國產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