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SiC)MOSFET全面取代超結(SJ)MOSFET的趨勢分析及2025年對電源行業的影響
一、SiC MOSFET取代SJ MOSFET的必然性
性能優勢顯著
高頻高效:SiC MOSFET的開關頻率(如B3M040065H的開關時間低至14ns)遠超SJ 超結MOSFET,可減少電源系統中的磁性元件體積,提升功率密度(如數據手冊中提到的“開關能量降低至160μJ”)。
高溫可靠性:SiC器件在175°C高溫下仍能保持穩定性能(如導通電阻僅從40mΩ升至55mΩ),而SJ MOSFET在高溫下損耗顯著增加。
低損耗特性:SiC的導通電阻和反向恢復電荷更低(如B3M040065Z的Qrr僅100nC)。
成本下降加速替代
國產化降本:8英寸晶圓廠2025年量產,單片成本降幅達40%-50%,SiC MOSFET價格與SJ 超結MOSFET價格相同(如6英寸襯底價格已從6000元/片跌至1500元/片)。
規模化效應:碳化硅功率器件產能釋放推動邊際成本下降。
二、2025年SiC變革對電源行業的影響
技術端:設計范式重構
拓撲優化:高頻特性要求電源設計采用LLC、DAB等軟開關拓撲,減少開關損耗(如B3M040065L的Eon/Eoff低至115/27μJ)。
散熱簡化:SiC的高溫耐受性(Tj達175°C)可減少散熱器體積,助力超薄電源(如數據中心PSU厚度降低30%)。
產業鏈端:國產替代深化
垂直整合加速:基本半導體等頭部企業從襯底到封測全鏈條布局(IDM模式),降低對海外供應鏈依賴。
設備國產化:本土企業突破外延爐、離子注入機,襯底良率從提升。
市場端:競爭格局重塑
淘汰低端產能:缺乏技術積累的中小廠商(如減薄柵氧層至30nm以下者)因可靠性問題(HTGB測試壽命不足1000小時)被出清。
國際競爭升級:國產SiC模塊通過AQG324認證(如基本半導體)進入全球車企供應鏈。
標準與生態升級
可靠性標準趨嚴:行業推動動態抽檢(如TDDB壽命測試)和第三方認證,淘汰參數虛標企業。
生態協同:國產SiC產業集群,封裝材料(如銅燒結膠)、測試設備本土配套完善。
三、挑戰與應對策略
技術瓶頸:界面態缺陷導致閾值電壓漂移,需加強晶圓流片工藝研發。
設計適配滯后:工程師需掌握SiC驅動電路設計(如負壓關斷防誤觸發),廠商需提供參考設計。
BASiC基本股份針對SiC碳化硅MOSFET多種應用場景研發推出門極驅動芯片,可適應不同的功率器件和終端應用。BASiC基本股份的門極驅動芯片包括隔離驅動芯片和低邊驅動芯片,絕緣最大浪涌耐壓可達8000V,驅動峰值電流高達正負15A,可支持耐壓1700V以內功率器件的門極驅動需求。
BASiC基本股份低邊驅動芯片可以廣泛應用于PFC、DCDC、同步整流,反激等領域的低邊功率器件的驅動或在變壓器隔離驅動中用于驅動變壓器,適配系統功率從百瓦級到幾十千瓦不等。
BASiC基本股份推出正激 DCDC 開關電源芯片BTP1521xx,該芯片集成上電軟啟動功能、過溫保護功能,輸出功率可達6W。芯片工作頻率通過OSC 腳設定,最高工作頻率可達1.5MHz,非常適合給隔離驅動芯片副邊電源供電。
對SiC碳化硅MOSFET單管及模塊+18V/-4V驅動電壓的需求,BASiC基本股份提供自研電源IC BTP1521P系列和配套的變壓器以及驅動IC BTL27524或者隔離驅動BTD5350MCWR(支持米勒鉗位)。
結論
碳化硅MOSFET憑借性能優勢和國產化降本,將在2025年全面開啟對超結MOSFET的替代浪潮。電源行業將迎來高頻化、高密度化升級,本土供應鏈主導權增強,頭部企業通過技術深耕和生態協同占據先機。行業需警惕低質競爭,聚焦可靠性驗證與新興場景拓展,方能實現從“替代”到“引領”的跨越。
審核編輯 黃宇
-
MOSFET
+關注
關注
148文章
7691瀏覽量
216098 -
碳化硅
+關注
關注
25文章
2928瀏覽量
4967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碳化硅(SiC)MOSFET替代硅基IGBT常見問題Q&A

6.6 KW雙向OBC碳化硅MOSFET替代超結的仿真計算

高頻電鍍電源國產SiC碳化硅模塊替代富士IGBT模塊損耗對比

40mR/650V SiC 碳化硅MOSFET,替代30mR 超結MOSFET或者20-30mR的GaN!
什么是MOSFET柵極氧化層?如何測試SiC碳化硅MOSFET的柵氧可靠性?
突破碳化硅(SiC)和超結電力技術的極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