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通信、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爆發式發展,芯片瞬時功耗從傳統制程的10W激增至300W以上(如數據中心GPU),導致局部溫度在毫秒級時間內波動超過100℃。例如,5G射頻芯片(RF IC)在毫米波頻段工作時,功率密度可達20W/mm2,而碳化硅(SiC)功率模塊在電動汽車中的瞬態熱阻直接決定整車能效。快速溫變試驗箱通過模擬高頻、劇烈的溫度沖擊,成為驗證芯片熱管理能力的核心設備。
一、設備性能突破:速度與精度的雙重革命
1、快速速溫變能力
? 線性溫變:5℃/min(-65℃?+150℃全程可控),滿足JEDEC JESD22-A104標準的1000次循環測試需求。
? 非線性溫變:15℃/min(局部瞬態沖擊),模擬芯片突發負載下的瞬時溫升(如AI推理芯片的脈沖功耗場景)。
2、風道設計
? 三維分層導流技術:通過離心風機+蜂窩式導流板組合,將樣品表面與箱體溫差控制在±2℃以內,避免測試數據失真。
? 動態氣流補償:針對高功耗芯片(如IGBT模塊),實時調節風量分布,防止局部熱點形成。

二、測試標準適配性:嚴苛認證的全覆蓋
1、國際主流標準兼容
? JEDEC JESD22-A104:溫度循環測試(-55℃?+125℃,1000次循環)。
? MIL-STD-883 Method 1011:軍工級芯片熱沖擊測試(液氮輔助-65℃?+175℃)。
2、車規與工業級擴展
? AEC-Q101:SiC功率模塊的-55℃?+200℃快速溫變驗證。
? IEC 60749-25:半導體器件溫度驟變可靠性評估。

三、應用領域:從芯片到系統的全場景驗證
1、射頻芯片(RF IC)快速冷熱交替測試
? 測試重點:毫米波頻段下介電材料CTE匹配性、金線鍵合點熱疲勞。
? 方案示例:-40℃(15min)→+125℃(15min)循環,監測S參數(S11/S21)漂移。
2、功率器件(IGBT/SiC)瞬態熱阻測試
2.1、測試方法:
? 通電狀態下執行30℃/min溫變,監測結溫(Tj)與殼溫(Tc)差值。
? 通過結構函數法分析熱阻(Rth)變化,定位封裝界面分層缺陷。
廣東貝爾快速溫變試驗箱憑借 快速溫變、精準溫度控制、智能運維 等核心優勢,已助力多家企業突破熱管理瓶頸,累計完成超10萬次高頻熱沖擊測試。無論是消費電子、汽車電子還是工業控制領域,我們致力于提供 從芯片設計到系統集成的全流程熱驗證方案。
-
芯片測試
+關注
關注
6文章
150瀏覽量
20738 -
試驗箱
+關注
關注
0文章
977瀏覽量
16448 -
試驗設備
+關注
關注
0文章
197瀏覽量
319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