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3 月 17 日,華大九天午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芯和半導體科技 (上海) 股份有限公司(簡稱 “芯和半導體”)的控股權。鑒于有關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為維護投資者利益,避免對公司證券交易造成重大影響,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自 2025 年 3 月 17 日(星期一)開市起停牌。公司預計在不超過 10 個交易日的時間內披露本次交易方案。目前,公司已與本次交易的主要交易對方簽署意向協議,初步達成購買資產意向。?
國產 EDA 龍頭出手?
華大九天成立于 2009 年,其前身源自中國華大集成電路設計中心團隊。該團隊早在 20 世紀 90 年代便研發出國內首款 EDA 軟件 ——“熊貓 ICCAD 系統”。作為國內 EDA 產業的龍頭企業,華大九天專注于 EDA 工具的研發與銷售,產品覆蓋模擬電路設計、數字電路設計、平板顯示設計、晶圓制造及先進封裝等多個領域。部分工具支持 5nm 工藝制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華大九天是中國唯一具備模擬電路設計全流程 EDA 工具的本土企業。?
財報數據顯示,2024 年前三季度,華大九天實現營業收入 7.44 億元,同比增長 16.25%;歸母凈利潤 5854.54 萬元,同比下降 65.84%。在此期間,華大九天推出全定制設計平臺 Andes、工藝診斷分析平臺 Vision 等新產品,進一步強化了技術壁壘。不過,高額的研發投入在短期內對利潤產生了一定的拖累。?
近年來,華大九天除持續加大自身產品研發力度外,還積極通過并購來增強公司實力。例如,2022 年 10 月 18 日,華大九天公告稱,擬通過全資子公司深圳九天以 1000 萬美元現金收購芯達芯片科技有限公司 100% 股權;2024 年 6 月,華大九天拿下阿卡思微電子 49.75% 股份,成為其控股股東。?
芯和半導體專注于 EDA 軟件、集成無源器件(IPD)及系統級封裝領域。其技術能力能夠彌補華大九天在數字電路設計驗證工具環節的不足,進一步強化華大九天在全棧式 EDA 解決方案的布局。?
國產半導體掀起并購潮?
2024 年 9 月 24 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旨在深化并購重組市場改革,支持經濟轉型升級。這一政策也被稱為 “并購六條”。政策發布后,金融監管部門進一步放寬科技企業并購貸款試點,鼓勵通過資本運作優化資源配置。?
在政策與資本的雙重推動下,2025 年半導體產業掀起了并購熱潮。除了華大九天并購芯和半導體,僅在 3 月 10 日至 16 日這一周,就有 4 家半導體上市公司發布并購公告,分別為新相微、北方華創、揚杰科技、華海誠科,涉及半導體設備、芯片設計、功率半導體、材料四個領域。其中,北方華創收購芯源微更是 2025 年內第一筆 A 股半導體上市公司并購 A 股半導體上市公司的案例。?
3 月 10 日晚間,芯源微發布公告稱,其第二大股東沈陽先進制造技術產業有限公司(先進制造)與北方華創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擬以 88.48 元 / 股的價格轉讓其持有的芯源微 9.49% 股份,交易金額為 16.87 億元。北方華創同步公告,計劃通過協議受讓上述股份,并參與芯源微第三大股東中科天盛 8.41% 股份的公開競買。若競買成功,北方華創將成為芯源微第一大股東,超越現有持股 10.61% 的遼寧科發實業。不過,后續增持計劃及交易需滿足國資審批等條件。
北方華創主營刻蝕、薄膜沉積等前道設備,是一家全球排名靠前的半導體設備廠商。根據 CINNOResearch 最新發布的全球半導體設備行業研究報告,在 2024 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商半導體營收業務 Top10 排名中,北方華創位列第 6 位。而芯源微是國內唯一具備前道涂膠顯影設備(Track)量產能力的企業。雙方整合后,可形成 “刻蝕 + 薄膜沉積 + 涂膠顯影 + 清洗” 全流程設備能力,覆蓋半導體設備資本支出的 45% 以上。整合之后,將對東京電子和應用材料公司形成更大的競爭沖擊。?
其他三起并購案例分別為:揚杰科技擬收購貝特電子,華海誠科擬收購衡所華威,新相微擬收購愛協生。3 月 13 日,揚杰科技公告停牌,宣布籌劃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收購貝特電子控制權。交易對方初步鎖定為貝特電子主要股東韓露、劉漢浩等六人。揚杰科技是功率半導體龍頭,覆蓋芯片設計、制造、封裝全產業鏈,客戶涵蓋新能源、汽車電子等領域;貝特電子是電力電子保護元件龍頭,產品包括熔斷器、自恢復保險絲等,客戶涉及 3C、新能源汽車、儲能等領域。因此,貝特電子的保護元件與揚杰科技的 MOSFET、IGBT 形成互補,有助于強化在新能源汽車及儲能領域的解決方案能力。
?
3 月 12 日,華海誠科發布重組預案,擬通過發行股份(3.2 億元)、可轉債(4.8 億元)及現金(3.2 億元)收購衡所華威剩余 70% 股權,交易總價 11.2 億元。華海誠科聚焦 QFN、BGA 等先進封裝材料,衡所華威在傳統封裝及 HBM 技術領域處于領先地位。整合后,能夠覆蓋全場景封裝需求。有研報數據顯示,華海誠科客戶以長電科技、通富微電等國內封測龍頭為主,衡所華威客戶覆蓋 SK 海力士、英飛凌等國際巨頭。合并后,有望打通全球 70% 的封測產能。?
3 月 13 日,新相微董事會審議通過收購預案,擬收購愛協生 100% 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愛協生是一家顯示芯片設計企業,產品線涵蓋觸控一體驅動芯片、橋接芯片及智聯模組,應用于智能手機、智能穿戴等領域。而新相微專注于顯示驅動芯片(LCD/OLED),整合后可覆蓋更多應用場景(如工控、商顯),提升綜合解決方案能力。?
可以看出,這四宗并購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產業協同。3 月 16 日,上海交通大學集成電路校友會和芯原股份聯合主辦的 “集成電路行業投資并購論壇” 順利舉行。論壇上,晶豐明源 CEO 胡黎強著重談到了半導體并購的協同性。他認為,從投資并購的角度來看,首要任務是關注在人才、技術、產品和客戶等方面是否存在協同效應。只有實現協同,才能達成 “1+1>2” 的效果,反之則可能出現 “1+1<2” 的狀況。這是因為不同企業間文化和做事方式存在差異,團隊磨合難度較大,若無協同,極易產生內耗。?
專家:并購后需有長期整合的耐心
目前,國家政策對科技企業并購的態度發生了顯著轉變,并推出了引導并購的 “并購六條”。其核心措施如下:?
·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支持上市公司圍繞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進行布局,引導資源向新質生產力匯聚;?
·加大產業整合支持力度:鼓勵頭部企業通過吸收合并等方式整合產業鏈上的上市公司,提高行業集中度;?
·提升監管包容度:允許采用多元化交易定價方式(如資產基礎法、收益法),放寬對同業競爭和關聯交易的限制;?
·提高支付靈活性與審核效率:支持企業綜合運用股份、定向可轉債、現金等支付工具,并試點分期支付機制;?
·優化私募基金退出機制:實施私募基金鎖定期與投資期限 “反向掛鉤”,縮短鎖定期以促進資金循環;?
·強化全鏈條監管與風險防范:嚴厲打擊財務造假等亂象,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完善股權激勵制度。
?
在 “并購六條” 的推動下,2025 年國內半導體產業勢必掀起并購潮。除半導體行業內的并購外,跨界并購也將成為企業拓展版圖的途徑。在此過程中,半導體公司更多地作為優質標的。華泰聯合證券董事總經理左迪認為,“并購六條” 政策是 “支持” 而非 “鼓勵” 跨行業并購優質未盈利資產,例如半導體企業。跨行業并購需區分同一實控人下的資產整合與普通跨行業并購,前者風險相對較低。同時,優質未盈利企業的界定需符合上市公司自身發展需求,不能僅從企業盈利能力弱的角度考量,要綜合評估收購未盈利資產對上市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的影響。?
同時,半導體企業也必須正視并購過程的艱難,以及可能帶來的消極影響。胡黎強指出,“半導體并購是一個迷人陷阱。” 他提到,晶豐明源通過并購 BMS 公司,3 年后實現技術協同后的百萬級收入,證明了實驗室成果到市場轉化的可能性。這一歷程表明,對于優質技術,收購完成后也需要持續投入才能實現轉化,需要有長期整合的耐心。?
此外,還需警惕一些可能導致消極結果的陷阱。例如,標的企業潛在負債、股權凍結、知識產權糾紛等問題可能在并購后暴露,增加整合難度。?
結語?
2025 年,在國家 “并購六條” 政策的推動下,國產半導體產業正經歷深度整合。華大九天收購芯和半導體的舉措成為行業關注焦點。作為國內 EDA 龍頭,華大九天通過此次并購補足數字電路設計驗證短板,強化全棧式解決方案布局。與此同時,北方華創收購芯源微、揚杰科技整合貝特電子等案例,均以產業協同為核心,通過技術互補、客戶資源共享及全產業鏈覆蓋,加速提升國產半導體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在政策紅利與資本驅動下,并購潮雖為行業帶來資源優化機遇,但專家也警示其中存在的 “迷人陷阱”:技術轉化周期長、整合難度高、潛在債務及知識產權糾紛等風險不容忽視。未來,半導體企業需以戰略協同為導向,平衡短期擴張與長期價值創造,方能在并購浪潮中實現真正的 “1+1>2”,助力國產半導體產業邁向更高階發展。?
-
華大九天
+關注
關注
5文章
89瀏覽量
1318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EDA2與華大九天達成戰略合作
華大九天發布停牌公告 重大事項擬收購芯和半導體
突發!華大九天啟動對芯和半導體控股權收購籌劃
華大九天Empyrean Polas工具解決功率設計難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