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現象描述
-故障現象:
-加入填谷電路后,輸出電壓紋波出現異常抖動(如100Hz低頻紋波疊加高頻振蕩)。
圖1
-輕載時抖動更明顯 ,可能導致控制環路失穩或EMI超標。
二、填谷電路工作原理與潛在問題
1. 填谷電路原理
- 典型結構:由二極管和電容組成,通過電容分時充電實現輸入電流波形整形(如圖2)。
- 目標:改善功率因數(PF值),但可能引入低頻紋波和諧振。
2. 紋波異常的可能原因
三、分步排查與解決方案
1. 檢查填谷電容參數
- 現象:低頻紋波(100Hz)幅值超標。
- 解決方案:
- 選擇容量匹配的填谷電容(典型值2×22μF/400V),確保兩電容容量偏差≤5%。
-并聯低ESR電容(如10μF薄膜電容),抑制充放電瞬態振蕩。
2. 優化反饋環路補償
- 現象:高頻振蕩(如1-10kHz)。
- 解決方案:
-在誤差放大器(如TL431)補償腳增加相位超前電容(例如:在補償電容C1旁并聯1nF-10nF電容)。
-調整補償網絡參數,確保環路增益裕度≥10dB,相位裕度≥45°(可通過網絡分析儀驗證)。
3. 抑制二極管反向恢復噪聲
- 現象:開關節點(MOSFET漏極)出現高頻振鈴。
- 解決方案:
-選用快恢復二極管(如FR107,反向恢復時間≤500ns)替代普通整流二極管。
-在填谷二極管兩端并聯RC緩沖電路(如100Ω+100pF),吸收高頻能量。
4. 優化PCB布局
- 關鍵原則:
-填谷電路靠近整流橋放置,減少高頻環路面積。
-地平面分割:功率地與信號地單點連接。
四、實測驗證與波形分析
1. 測試點與工具:
-示波器:測量輸入電壓、填谷電容電壓、輸出電壓紋波。
-電流探頭:觀測填谷電容充放電電流波形。
2.正常波形示例:
-填谷電容電壓:平滑的充放電曲線,無劇烈振蕩。
-輸出電壓紋波:峰峰值 ≤輸出電壓的1%(無異常高頻抖動)。
圖3
3.異常波形示例:
-低頻紋波:100Hz工頻調制導致周期性波動。
圖4
-高頻振蕩:控制環路失穩或二極管反向恢復引發振鈴。
五、典型優化案例
案例1:低頻紋波抑制
- 問題:100Hz紋波幅值達200mV。
- 措施:
-將填谷電容從2×10μF更換為2×22μF(低ESR電解電容)。
-在輸出端增加LC濾波(10μH+220μF)。
- 結果:紋波降至輸出電壓的1%以內。
案例2:高頻振蕩消除
- 問題:開關節點出現10MHz高頻振鈴。
- 措施:
-在填谷二極管兩端并聯RC緩沖電路(47Ω+470pF)。
-調整TL431補償電容從10nF增至22nF。
- 結果:振鈴幅值減少80%,環路恢復穩定。
六、總結與建議
-最終目標:在保證PF值(≥0.9)的前提下,使輸出電壓紋波滿足要求(≤輸出電壓的1%)。
-
開關電源
+關注
關注
6486文章
8459瀏覽量
486298 -
反激式
+關注
關注
1文章
128瀏覽量
2503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