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科瑞 劉芳 咨詢家:acrel-js
01政策節點“430”與“531”的含義
2025年分布式光伏行業的兩大核心節點——“4月30日”(430)和“5月31日”(531),分別對應《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實施前后的政策切換窗口期。
430節點:指2025年4月30日前完成備案或并網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可享受舊政策框架下的備案流程、消納條件及補貼模式。
531節點:指2025年5月31日后并網的項目,需執行新規要求,包括更嚴格的備案管理、自發自用比例約束,以及并網消納責任分擔等。
這兩個節點本質上是政策過渡期的“分水嶺”,對項目收益、開發節奏和行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02安科瑞的破局之道:從“電力監控”到“能效價值挖掘”
針對光伏電站回報率下降的痛點,安科瑞推出“分布式光伏+儲能+充電樁”微電網管理系統,實現新能源發電、存儲、消納的智能匹配。在工業園區場景中,系統可優先消納光伏電力,余電存儲或供給充電樁使用,顯著降低購電成本,同時通過參與需求響應獲取額外收益。
2.1系統架構

2.2系統功能
數據采集與監控:對光伏系統、儲能系統、充電樁系統等進行數據采集和實時監控,包括光伏電池板陣列、環境信息、儲能電池的充放電電壓、電流、SOC、溫度等參數,以及充電樁的充電電流、電壓、功率、時間等信息,通過直觀的界面展示系統的運行狀態。
能量管理與優化控制:根據采集到的數據,系統制定并執行多種能量管理策略,如削峰填谷、需量控制、新能源消納等,通過控制儲能系統的充放電和充電樁的充電功率,優化能源利用,降低用電成本,同時緩解電網壓力 。例如,在夜間低谷電價時段進行儲能,在高峰時段放電以滿足用電需求;根據光伏發電的情況,合理分配儲能充放電和充電樁的使用,提高新能源的消納率。
故障診斷與預警:具備完善的故障診斷功能,能夠實時監測系統各設備的運行狀態,及時發現并預警過壓、欠壓、過流、過熱、漏電等故障,保障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并記錄故障信息,方便運維人員進行故障排查和處理。
計量與計費管理:實現直流側和交流側的雙向計量功能,準確測量和記錄儲能系統的電能輸入和輸出,以及充電樁的充電電量,為能源管理和計費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同時可根據不同的電價政策和用戶需求,靈活設置計費方式。
遠程監控與運維:支持通過網絡將系統數據上傳至云平臺,用戶可通過網頁或手機 APP 隨時隨地查看系統的運行情況和相關數據,實現遠程監控與管理。此外,系統還具備遠程升級、維護等功能,方便運維人員對系統進行管理和維護,提高運維效率。



03相關硬件解決方案
3.1 ACCU-100微電網協調控制器
ACCU-100微電網協調控制器是一種應用于微電網、分布式發電、儲能等領域的智能協調控制器。滿足系統滿足光伏系統、風力發電、儲能系統以及充電樁等設備的接入,通過對微電網系統進行數據采集分析,監視光伏、風能、儲能系統、充電樁運行狀態及健康狀況。

3.2智能電表
安科瑞智能電表可對企業的用電負荷、功率因數、諧波等參數進行毫秒級實時監測,形成覆蓋配電系統全環節的“數據地圖”。通過準確識別高耗能設備、異常用電行為,企業可快速定位節能空間,避免“看不見的浪費”。

3.3 AM5SE-IS防孤島裝置
防孤島保護:支持 0.4kV - 35kV 多電壓等級,能快速切斷并網,動作時間≤2 秒,符合 GB/T 19964 標準要求,可杜絕電網檢修風險。

3.4 APView500電能質量監測
電能質量監測:APView500系列裝置實時分析諧波、電壓波動等,確保并網電能符合國標,避免電網罰款。

3.5無線測溫裝置
無線測溫預警:采用 NB - IoT 技術實時監控電氣接點溫度,預防過熱事故,符合 NB/T 42086 標準。

04某省交投新能源百千萬工程智慧能源管理系統案例
4.1項目背景
在雙碳目標及相關政策驅動下,某交投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依托高速公路資產開展新能源百干萬工程:在5年內建成投運綠色低碳服務區一百對以上、新增光伏裝機容量一干兆瓦以上、充電車位一萬個以上。一期投資7億元,在省內沿途200多個服務區、收費站和獨立站點建設智慧能源管理及優化控制系統,實現新能源消納和防逆流控制,保障所有站點新能源安全可靠、綠色經濟運行。
4.2項目范圍
本期工程完成229個站點的智慧能源管理改造:收費站78個,服務區37個,獨立站點114個,其中包含分布式光伏發電站28個,光儲一體化站點238個。通過各站點的光伏發電和儲能柜以及可調負荷的智能調控實現低碳運行。各站點新能源配置和使用情況不同,因此能源控制策略也各不相同,主要策略包括新能源消納、削峰填谷和防逆流控制。

4.3技術方案
每個站點就地設置協調控制器,內置嵌入式系統,可接入微電網各組成單元,通過內置自適應協同控制算法,包括防逆流、峰谷套利、需量控制及其不同控制策略組合等,實現光儲充站點能源的監測、分析、智能控制等功能。協調控制器數據可上傳平臺,形成“云-邊-端”的三層架構。

云:智慧能源管理平臺基于邊緣計算和預測算法,配置多種運行策略,可下發至各站點微電網協調控制器,通過各站點光、儲充、負荷的優化調度,實現發電、用電、充電的運行監測展示與安全管理。
邊:每個站點配置一臺ACCU-100微電網協調控制器,具有通信采集、協議轉換、邏輯控制等功能,內置有多種新能源控制策略可實現分布式光伏、儲能和可控負荷的協調運行和防逆流控制,滿足不同運行場景下的安全穩定控制需求,并可將站點數據實時上傳智慧能源管理平臺,確保微電網能夠在不同運行模式下(并網和孤島)平穩地運行。
端:接入協調控制器的現場設備包括光伏逆變器、分布式儲能柜、充電樁、電能質量在線監測裝置、智能電表、防孤島/防逆流保護裝置等等。

4.4項目效果
降碳降本:通過新能源的合理使用降低高速公路的用能成本,降低碳排放。投資建設分布式光伏和儲能,并通過智慧能源平臺側策略控制優化能源使用,降低度電成本,預計3年內收回投資成本。
云邊協同:方案使用“云-邊-端”協同實現對數百個新能源站點的柔性控制來達到預定的使用策略,每個站點使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并且不依賴于大平臺的控制,可以通過本地化的協調控制器獨立運行。
防逆流控制:收費站、服務區的光伏、儲能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不上網,協調控制器通過柔性調節光伏或儲能出力或跳開并網斷路器防止向電網輸送電能,避免被考核。
審核編輯 黃宇
-
光伏
+關注
關注
44文章
3296瀏覽量
69992 -
安科瑞
+關注
關注
0文章
876瀏覽量
286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光伏“430”“531”新政持續發酵 防逆流方案成新能源并網“安全屏障”

安科瑞光伏發電防逆流解決方案
安科瑞微電網能量管理系統在光伏儲能行業的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