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速度傳感器矢量控制與閉環v/f控制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這些差異主要體現在控制原理、控制精度、啟動轉矩、安裝方式、編碼器選型以及編碼器斷線停機方式等多個方面。以下是具體的比較:
一、控制原理
● 帶速度傳感器矢量控制:
原理:通過測量電動機的轉子位置和速度,實現對電機轉矩、速度、位置等多種參數的高精度控制。
過程:速度控制ASR將速度指令和速度反饋信號進行差值比較,然后進行PI控制,再經過濾波時間和轉矩限定,最終輸出轉矩電流進入轉矩環控制。
● 閉環v/f控制:
原理:將速度指令和速度反饋信號的偏差調為零,通過PID控制直接調節變頻器的頻率輸出。
過程:較為簡單,不涉及復雜的轉矩控制環節。
二、控制精度
● 帶速度傳感器矢量控制:速度控制精度能達到0.05%,滿足對電機性能和運行過程的高要求。
● 閉環v/f控制:速度控制精度一般為0.5%,相對較低,相當于無傳感器矢量控制的水平。
三、啟動轉矩
● 帶速度傳感器矢量控制:啟動轉矩可達到200%/0Hz,即在沒有轉速的情況下也能提供較大的轉矩輸出。
● 閉環v/f控制:啟動轉矩為180%/0.5Hz,相對較低。
四、編碼器安裝方式
● 帶速度傳感器矢量控制:編碼器安裝要求非常嚴格,必須與電動機或齒輪電動機的軸一致,以確保測量的準確性。
● 閉環v/f控制:編碼器可以安裝在傳動點的任意一個位置,安裝要求相對寬松。
五、編碼器選型
● 帶速度傳感器矢量控制:編碼器要求比較嚴格,通常都要求二相輸入,以確保測量的穩定性和準確性。
● 閉環v/f控制:編碼器要求相對較低,可以只要求一相輸入,甚至可以用高性能接近開關替代。
六、編碼器斷線停機方式
● 帶速度傳感器矢量控制:編碼器斷線故障檢出后,系統將不得不自由停車,以避免可能的損壞或事故。
● 閉環v/f控制:在編碼器斷線故障檢出后,系統還可以在頻率指令下繼續運行開環v/f控制,保持一定的運行能力。
綜上所述,帶速度傳感器矢量控制與閉環v/f控制在多個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在實際應用中,應根據具體需求選擇合適的控制方式。如果對控制精度、啟動轉矩和穩定性有較高要求,可以選擇帶速度傳感器矢量控制;如果對成本、安裝便利性和運行可靠性有較高要求,可以考慮閉環v/f控制。
審核編輯 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8文章
52038瀏覽量
760672 -
矢量控制
+關注
關注
2文章
288瀏覽量
3256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