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 Flash與NAND Flash的區(qū)別
1.結構設計
NOR Flash采用并行連接結構,每個存儲單元(晶體管)通過獨立的位線與控制電路相連,類似于傳統(tǒng)內存(如SRAM)的布局。這種設計使得每個存儲單元可直接尋址,但犧牲了存儲密度。
NAND Flash則通過串聯(lián)結構將多個存儲單元堆疊在同一比特線上,形成高密度陣列。這種串聯(lián)方式減少了單元間的布線面積,顯著提升了存儲容量,但犧牲了直接尋址能力。
2.訪問方式
NOR Flash支持隨機訪問,允許CPU通過地址總線直接讀取任意位置的單個字節(jié)或字,無需按順序遍歷數據。這一特性使其支持XIP(eXecute In Place),即代碼可直接在NOR芯片上執(zhí)行,無需預先加載到RAM中。
NAND Flash僅支持按頁或塊訪問,數據以頁(通常4KB)為單位讀取,以塊(通常256KB)為單位擦除。讀寫操作需通過控制器按順序掃描,無法直接跳轉到特定地址。
3.讀寫性能
讀取速度:NOR Flash的隨機讀取延遲在微秒級(μs),適合實時讀取代碼或小數據;NAND Flash的頁讀取需要數百微秒,且需串行傳輸數據,延遲較高。
寫入/擦除速度:NOR Flash的擦除操作以塊為單位,耗時約數百毫秒(ms),寫入速度也較慢;NAND Flash的頁寫入速度更快(數十微秒),且擦除大塊數據效率更高(例如擦除一個塊僅需幾毫秒)。
4.容量與成本
NOR Flash因結構限制,容量通常較小(MB到GB級),單位成本較高,適合小容量代碼存儲場景。
NAND Flash憑借高密度設計,可實現TB級容量,單位成本顯著低于NOR,適合大容量數據存儲(如SSD、U盤)。
5.壽命與可靠性
兩者標稱擦寫次數均約為10萬次,但NAND Flash通過**磨損均衡(Wear Leveling)**技術可將壽命延長,尤其在大容量存儲中通過分散寫入熱點來減少局部損耗。
NOR Flash因隨機寫入需求較少,通常直接按塊管理,但缺乏動態(tài)磨損均衡機制,長期頻繁擦寫時可靠性略遜于NAND。
6.接口設計
NOR Flash采用獨立地址和數據總線,接口類似于SRAM,可直接掛載到CPU內存空間,簡化了系統(tǒng)設計。
NAND Flash使用復用接口(命令、地址、數據共用引腳),需依賴控制器解析操作時序,增加了硬件和驅動復雜度。
7.應用場景
NOR Flash主要用于存儲啟動代碼(如BIOS)、嵌入式系統(tǒng)固件等需直接執(zhí)行或快速隨機讀寫的場景。
NAND Flash則主導大容量存儲市場,例如SSD、閃存卡、手機存儲器等,側重于高密度、低成本的數據存儲。
8.高溫環(huán)境下的差異補充
在高溫環(huán)境中,NOR Flash因復雜的獨立單元布線更易受漏電流影響,可能導致數據穩(wěn)定性下降,需依賴更強的ECC糾錯;而NAND Flash的高密度結構在高溫下可能加速單元間干擾,但通過冗余設計和動態(tài)壞塊管理(如預留備用塊替換失效單元),仍能保持較高可靠性。兩者在高溫場景中均需針對性優(yōu)化,例如選擇寬溫控制器、降低操作電壓以抑制漏電等。
總結
NOR與NAND Flash的本質區(qū)別源于結構設計的選擇:NOR以快速隨機訪問見長,但犧牲容量;NAND以高密度低成本取勝,但依賴控制器管理。在高溫等惡劣環(huán)境中,二者的可靠性挑戰(zhàn)不同,需通過材料、糾錯算法和系統(tǒng)級設計協(xié)同解決。
審核編輯 黃宇
-
FlaSh
+關注
關注
10文章
1656瀏覽量
150527 -
存儲
+關注
關注
13文章
4457瀏覽量
86836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兆易創(chuàng)新推出GD5F1GM9系列高速QSPI NAND Flash
存儲技術探秘 NAND Flash vs NOR Flash:藏在芯片里的"門道之爭"
NAND Flash與SD NAND的存儲扇區(qū)架構差異

SK海力士計劃減產NAND Flash存儲器以應對市場下滑
【半導體存儲】關于NAND Flash的一些小知識
江波龍自研SLC NAND Flash累計出貨突破1億顆!

物聯(lián)網行業(yè)存儲方案詳解_SPI NOR Flash

NAND Flash與其他類型存儲器的區(qū)別
NAND Flash的擦寫次數介紹
NAND Flash和NOR Flash哪個更好
MLC NAND Flash:存儲技術中的均衡之選

貼片式tf卡 Nand flash芯片試用體驗
佰維存儲推出自研工規(guī)級寬溫SPI NOR Flash產品—TGN298系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