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H1 作為飛傲品牌的中端耳機,其售價 498 元,可以很好地接觸到不少想要購買新耳機的消費者,那么它的體驗到底如何呢?
外觀與包裝
(外包裝,可以看到有 Knowles 樓氏以及 Hi-Res AUDIO 的標識)
包裝較為簡潔,將其打開,依舊是很飛傲的味道,個人有一點非常喜歡,那便是有附贈一個帶卡扣的防水塑料收納盒,其配備的兩條線纜便躺在其中,平時不使用的時候,便可以將其裝在里面,免去灰塵臟東西等煩惱,值得贊一個。
(左為 2.5mm 平衡線;右為 3.5mm 線)
飛傲 FH1 又名“明眸”,從外觀上來看,與人的眼睛還真有幾分相似,而筆者也覺得 FH1 是 F 系列里,長的最好看的了,FH1 使用了納米涂層技術和 UV 涂層,表面看上去很光滑,摸著的手感也還 OK。FH1 采用了時下比較流行的一圈一動鐵(樓氏)混合單元設計,前者負責中低頻,后者負責高頻。
(FH1 采用的是 MMCX 接口可換線設計,公頭處使用了不同顏色的設計,可以很好地分辨出哪個是左哪個是右)
包裝內部共有兩條線,一條 3.5mm 四級插頭以及一條 2.5mm 平衡線,此外,當然還有其主角——耳機頭,以及均衡套和低音套各三對。
線材摸上去的質量還是很不錯的,而且所標配的配件也很到位和夠用。我們這次所拿到的配色為黑,表面為塑料材質,雖然不是特別高端的感覺,但做工還是非常扎實的,看上去較為精致,并不會有什么 Cheap 的感覺。
而在佩戴方面,飛傲 FH1 的線纜夠長,而且不會輕易打結,并有不同尺寸的耳機套供使用,FH1 的表面在接觸到耳朵時,不會有任何不適感,還是蠻舒服的。
(在 3.5mm 線纜上有著線控按鈕,音量切歌輕松解決)
再來說說音質,飛傲 FH1 配備了樓氏 33518 動鐵單元與 10mm 高分子復合鍍鈦振膜單元,前者負責高頻,而后者則負責中低頻。對于一款 500 元價位的耳機來說,如此配置還是顯得誠意十足滴。
筆者首先給 FH1 配上了 3.5mm 線材,并將其與 iPhone X(使用轉接線)搭配使用。在聽一些“動次打次”節奏感很強的音樂時,FH1 的低頻表現還算不錯,較有彈性,中高頻同樣也可圈可點。
但 FH1 更加適合與配備了 2.5mm 平衡口的前端設備進行搭配使用,平衡口能夠使耳機聲道的分離度更好,聲場也更加廣闊,但輸出的功率也更高,所以用手機還是吃力了些,需要前端設備來推。而 FH1 所配備的 2.5mm 平衡線采用了四芯設計,相信實際體驗應該表現不錯,那么筆者也使用了飛傲自家的 X5Ⅲ 來進行搭配試聽。
在這部分,筆者使用了更多音樂來進行體驗,包括:快歌、慢歌、純樂器爵士樂、搖滾重金屬以及鄉村音樂等等。在低頻方面,FH1 的下潛深度表現還 OK,一些低頻的樂器聲會很分明,不會有那種混沌的感覺。而中頻也算是一個小亮點,在試聽許多慢節奏音樂時,歌手的聲音會很突出,能夠給你一種仿佛半個人站在面前的感覺,特別是在夜深人靜時,獨自一人聽著音樂,會很帶感。
再來說說高頻表現,在聽一些小提琴、鋼琴、短笛等高頻樂器的音樂時,可以感受到它十分具備層次感,聽感很細膩,結合也不錯的中低頻表現,使得帶來的主觀聽感很上乘,筆者大部分時候用的都是手機自帶耳機,如 EarPods、三星的 AKG 等等,總是給我一種煮白開水的味道,而換成 FH1 聽過后,就如釀酒一樣有了許多不同的味道。
小結
可以說,飛傲 FH1 的總體實力不容小覷,結合它 498 元的售價來看,各方面都幾乎沒有短板,硬件配置同樣也很有誠意,對于那些入門、一時半會兒不想花太多錢的用戶來說,FH1 是很值得購買的了,無論你是想將它與手機還是專業的播放器搭配使用,都很是合適。
-
耳機
+關注
關注
28文章
3047瀏覽量
8355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