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國家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數智化轉型方案》,標志著監測數智化轉型邁出實質性步伐。隨著生態環境監測從自動化向智能化快速躍升,凱米斯科技作為水質在線監測領域創新先鋒,正以自主研發的核心物聯傳感技術和智能化水質監測解決方案,為新時代水環境治理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深耕水質傳感領域,打造智能監測"數字哨兵"
在生態環境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蔣火華表示,通過科技賦能,監測將以更加明亮的“眼睛”、更加靈敏的“耳朵”、更加智慧的“大腦”,更好地為守護祖國的綠水青山“站崗放哨”。凱米斯科技自主研發科技創新型傳感器,構建完整的智能傳感產品矩陣,為生態環境部門提供真實、準確、全面的水質數據支撐。
高精度水質傳感器系列:涵蓋常規五參數(電導率、溶解氧、pH/ORP、濁度、溫度)及COD、氨氮、總磷、總氮等關鍵指標監測。
智能監測裝備體系:包括原位分析儀、光譜分析儀、一體化微型水質監測浮標等創新產品。
全場景解決方案:覆蓋水環境、地下管網、污水/供水水務、農業、海洋環境等八大監測場景,構建“地表水-管網-污水廠-入海口”全鏈條監測體系。
響應國家數智化轉型,創新智能監測新模式
“經過50多年發展,生態環境監測已從手工監測發展到自動監測,并正向智能監測躍升。”蔣火華表示,生態環境部將積極推進新技術在生態環境監測中的應用,將建設更加科學、高效、一體化的監測網絡。面對《國家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數智化轉型方案》提出的新要求,凱米斯科技推出:
智能運維系統:通過遠程校準、故障診斷等功能,大幅提升監測站點運維效率。
微型監測浮標:實現重點湖庫藍藻水華的實時預警,為水華防控提供數據支持。
管網監測方案:運用物聯網技術構建地下水質監測網絡,提升城市水環境治理能力
聚焦民生需求,服務"十五五"生態監測新布局
針對生態環境部提出的"讓點位跟著群眾走、數據圍著民生轉"的監測新方向,以及“十五五”期間將新增170余條群眾身邊的支流、小河監測的部署。凱米斯科技率先布局:
微型化監測站:適用于支流、小河等群眾身邊水體的密集布設。
移動監測終端:配合走航車、無人船等載體實現靈活監測。
公眾數據平臺:通過可視化展示讓監測數據更加可感可及。
"我們正與阿里巴巴、中國移動等企業合作,將AI、5G技術深度應用于水質監測領域。"凱米斯科技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創新數字傳感技術,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科技力量。"
作為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會員單位,凱米斯科技將繼續深化與中科院、浙江大學等機構的產學研合作,并與北控水務、三峽集團等機構深度合作,共同推進水污染溯源、水生態修復等關鍵技術研發,推動我國水環境監測技術向更智能、更精準的方向發展,用科技守護祖國的綠水青山。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1文章
52199瀏覽量
761834 -
智能監測
+關注
關注
2文章
111瀏覽量
1250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科技賦能碧水保衛戰,凱米斯智能監測體系守護水生態

新品情報局 | 自來水廠都在搶的&quot;水質CT機&quot;——凱米斯FUV-408如何用一道光省下百萬運維費?

凱米斯邀您回顧水環境智能運維交流研討會

凱米斯微型水質監測站:守護綠水青山,安裝簡便守護健康水源新選擇!

水環境監測系統解決方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