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子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無論是從事電子相關行業,還是對電子產品感興趣的朋友,了解電路電子名詞都是踏入電子世界的第一步。今天就為大家帶來超實用的電路電子詞干貨分享。
一、電路基礎類
電阻(Resistor):電路中對電流呈現阻礙作用的元件,單位是歐姆(Ω),用于限制電流、分壓等。
電容(Capacitor):具有儲存電荷和電場能量特性的元件,單位是法拉(F),常用于濾波、耦合、旁路等電路功能。
電感(Inductor):能夠產生自感和互感現象的元件,單位是亨利(H),常用于濾波、儲能、變壓等電路。
二極管(Diode):具有單向導電性的半導體器件,可用于整流、限幅、穩壓等電路。
三極管(Transistor):一種電流控制型器件,有放大、開關等作用,是構成各種電子電路的核心元件之一。
二、電子系統類
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MCU):將 CPU、存儲器、輸入輸出接口等集成在一個芯片上的小型計算機系統,可用于控制各種電子設備和實現各種功能。
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MPU):作為計算機系統的核心,主要負責執行指令和進行數據處理,通常需要搭配外部存儲器和其他芯片才能構成完整的系統。
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一種可以通過編程實現各種邏輯功能的集成電路,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可重構性。
專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為特定應用而專門設計的集成電路,可提高性能、降低功耗和成本,但設計和制造周期較長。
印制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用于組裝電子元件并實現電氣連接的絕緣板,是電子設備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三、信號與系統類
模擬信號(Analog Signal):在時間和幅度上都連續變化的信號,如聲音、溫度等物理量轉換后的電信號。
數字信號(Digital Signal):在時間和幅度上都離散的信號,通常用二進制數表示,具有抗干擾能力強、易于處理和傳輸等優點。
帶寬(Bandwidth):信號所占用的頻率范圍,通常用于描述通信信道、濾波器等的頻率特性。
采樣(Sampling):將連續的模擬信號轉換為離散的數字信號的過程,需要滿足奈奎斯特采樣定理,以保證信號能夠無失真地恢復。
濾波(Filtering):通過濾波器對信號進行處理,去除不需要的頻率成分,保留有用的信號成分。
四、通信技術類
藍牙(Bluetooth):一種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常用于連接手機、耳機、智能手表等設備,實現數據傳輸和音頻播放等功能。
Wi-Fi:一種基于 IEEE 802.11 標準的無線局域網技術,可提供高速的無線數據傳輸,廣泛應用于家庭、辦公室、公共場所等。
射頻(Radio Frequency,RF):通常指 300kHz~300GHz 的頻率范圍,用于無線通信、雷達、射頻識別等領域。
調制(Modulation):將低頻信號加載到高頻載波上的過程,以便于信號的傳輸和處理,常見的調制方式有幅度調制、頻率調制、相位調制等。
解調(Demodulation):調制的逆過程,用于從已調制信號中恢復出原始的低頻信號。
五、電源管理類
直流電源(Direct Current Power Supply):提供穩定直流電壓和電流的電源設備,常見的有線性電源、開關電源等。
交流電源(Alternating Current Power Supply):輸出電壓和電流隨時間按正弦規律變化的電源,如市電通常為 50Hz 或 60Hz 的交流電源。
穩壓電源(Voltage Regulator):能夠自動保持輸出電壓穩定的電源設備,可分為線性穩壓電源和開關穩壓電源。
電池管理系統(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用于管理電池組的充電、放電、監測電池狀態等功能的系統,可提高電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
功率因數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用于提高交流電源輸入功率因數的技術,可減少電網諧波污染,提高電源的利用效率。
六、電磁兼容類
1、EMC(電磁兼容性)
定義:EMC是指設備或系統在所處的電磁環境中能夠正常工作,同時不會對其他設備或系統造成干擾的能力。
它包括兩個方面:
電磁干擾(EMI):設備在正常運行過程中產生的電磁能量,這些能量可能會對其他設備造成干擾。
電磁抗擾度(EMS):設備抵抗外部電磁干擾的能力,即使在存在電磁干擾的環境中也能正常工作。
重要性:在半導體行業中,EMC非常重要,因為半導體芯片和相關設備通常需要在復雜的電磁環境中運行,同時還要確保自身的性能不受干擾。
2、EMI(電磁干擾)
定義:EMI是指電子設備在自身工作過程中產生的電磁波,這些電磁波可能會對設備的其他部分或外部其他設備造成干擾。
EMI可以分為兩類:
傳導干擾:通過導電介質或公共電源線傳播的干擾。
輻射干擾:通過空間耦合傳播的干擾。
常見來源:在半導體行業中,數字LSI(大規模集成電路)和開關LSI(開關集成電路)是EMI的主要來源,因為它們處理的是矩形波(脈沖波),容易產生高次諧波分量。
3、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
即靜電放電,是指具有不同靜電電位的物體相互靠近或直接接觸時,電荷發生轉移的現象。這種現象通常是由摩擦帶電或靜電感應引起的。在半導體行業,ESD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它可能會對敏感的電子元件和設備造成永久性損壞。
審核編輯 黃宇
-
電磁兼容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924瀏覽量
98355 -
IC
+關注
關注
36文章
6041瀏覽量
177426 -
emi
+關注
關注
53文章
3635瀏覽量
12923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典型電子電路設計與測試》閱讀體驗
工程師必須掌握的PCB專業術語

Verizon認證可能用到專用術語與名詞科普

半導體術語小百科
嵌入式電子元器件符號大全
功率電子器件控制電路的設計和功能
【「倉頡編程快速上手」閱讀體驗】+壹讀后感
【線下沙龍 ● 深圳站】誠邀您的參與!精美茶歇+伴手禮相隨~
半導體行業常用術語大全:30個專業名詞詳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