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紫外(DUV)激光器憑借其高光子能量和短波長特性,在半導體光刻、高分辨率光譜學、精密材料加工和量子技術等領域發揮著關鍵作用。與準分子激光器或氣體放電激光器相比,這類激光器具有更高的相干性和更低的功耗,為系統小型化發展提供了可能。
據《Advanced Photonics Nexus》報道,中國科學院研究團隊取得重要突破,成功研制出可產生193納米相干光的緊湊型全固態激光系統。該波長對于光刻工藝至關重要,該工藝通過在硅晶圓上蝕刻復雜電路圖案,構成了現代電子設備的制造基礎。
實驗裝置
該新型激光系統工作重復頻率為6千赫茲,采用自主研發的摻鐿釔鋁石榴石(Yb:YAG)晶體放大器產生1030納米基頻光。
激光器輸出分為兩路:一路通過四次諧波轉換生成258納米紫外光(輸出功率1.2瓦),另一路驅動光學參量放大器產生1553納米激光(功率700毫瓦)。
隨后,這兩束光經級聯LBO(三硼酸鋰,LiB3O5)晶體進行混頻,最終獲得平均功率70毫瓦、線寬小于880兆赫的193納米深紫外激光輸出。
研究團隊創新性地在混頻前對1553納米光束加載螺旋相位板,成功獲得了攜帶軌道角動量的渦旋光束。這標志著國際上首次實現固態激光器直接輸出193納米渦旋光束。
該突破性成果不僅為混合型ArF準分子激光器提供了新型種子光源,更在晶圓加工、缺陷檢測、量子通信和光學微操控等領域展現出重要應用前景。
這項創新激光技術不僅提升了半導體光刻的效率和精度,更為先進制造技術開辟了新路徑。
193納米渦旋光束的成功產生,或將引發電子器件制造領域的革命性變革,推動相關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審核編輯 黃宇
-
激光器
+關注
關注
17文章
2627瀏覽量
61435 -
光譜
+關注
關注
4文章
870瀏覽量
3574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可調窄線寬外腔激光器設計方案

固體激光器的概念與特性
日本研制出世界首個可調諧波長藍光半導體激光器

AD4052緊湊型低功耗Easy Drive SAR ADC

電子科普!什么是激光二極管(半導體激光器)
光泵半導體激光器 (OPSL)

ABB 緊湊型傳動ACS180變頻器 工業控制可靠之選

深紫外激光技術的進步
多芯片共晶貼片工藝,為TO型激光器插上騰飛的翅膀!

1.5μ超緊湊型單次自相關儀正式上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