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翹的小屁屁、65度抬頭仰望,一個大眼泡子欲說還休……這么有“個性”的交互機器人叫Moorebot,目前正在Indiegogo眾籌。
功能差不多,就是有性格
和很多交互機器人一樣,Moorebot具有了一些日常所需的功能,比如根據用戶的指令播放故事、音樂,通過調教來玩語言游戲;前方大眼睛一樣的攝像頭可跟蹤攝影和拍照;具有人臉、語音等生物識別,因而可以看家安防,識別陌生人;此外就是可以像一個小助手一樣進行定時提醒、雙語小百科,簡單語音操控微信等。
而Moorebot的吸引人之處,在于其隱私保護以及其外形和個性上的“深度設計”。
隱私
可遮蓋攝像頭。還記得外媒拍攝到Facebook CEO 扎克伯格那用膠帶貼起來的筆記本攝像頭嗎?一般來說機器人的攝像頭都是裸露的,存在被黑客控制然后偷拍的漏洞,而Moorebot的“眼皮”在待機時合起來就起到保護隱私的作用。
本地儲存。據介紹,Moorebot生產商并不收集用戶數據,而采用本地儲存的方式來記錄。
加密傳輸。通過手機app和Wi-Fi進行數據傳輸時采取加密方式。
深度設計
設計師的鬼斧
小小麻雀身體,里面塞得煎堆一樣,重要是整齊有序。
據介紹,身高約1150px的Moorebot機器人雖然外觀簡約,但除了外觀的7個塑料件外,內部還有25個塑料和金屬部件、10塊電路板、4個馬達,幾十跟連接線,這些都需要深度整合的設計才能實現最終的極簡。
賦予其個性
交互機器人在市場上并不新鮮,包括大公司小公司都有一些品牌推出了自家的交互型消費機器人,但似乎沒有哪一家能過真正打開市場。此前業界人士評論稱,在內容和交互上沒有突破成為消費級機器人發展的阻礙。
Moorebot 機器人則在設計上對此進行了改善。據悉,Moorebot聲線獨特,由專人錄制并進行模擬合成,音質酷似小黃人。加上LED營造的多變唇形,以及四個高精 密電機和計算機程序的驅動“大眼睛”,Moorebot外在的交互體驗有所突破。它的大眼睛和頭部可以隨意轉動,同時釋放出一定情緒。
而內在內容方面,通過對語言數據庫的設計,Moorebot的語言交互呈現出一定的風格。而基于不同市場的不同文化背景,Moorebot的“性格特征”也 不盡相同。但據悉,這一特性的完善還需要不斷地對數據庫進行加強,以及對用戶使用狀況的調查,才能設計出比較受歡迎的“角色”。
對 于工業設計領域主動涉足并主導機器人設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教授楊霖表示,“機器人的語音交互和情感設計實際上都是工業設計范疇內的,隨著人工 智能的興起,更深層次的工業設計將有極大的空間。 在產業升級的大環境下,深度工業設計將是國內科技領域,特別是人工智能領域實現高附加值的重要支柱。”
開放SDK什么的都是套路
此前MIT的Cynthia Breazeal開發了一款叫做Jibo的家庭機器人,它具有開放的SDK可以讓第三方開發新的功能,Moorebot也如此。通過用戶自主創建的功能,它可以被設計成辦公室助理、兒童玩伴、迎賓者等。
但是,一款機器人的定位不會如此模糊。“每一個專業的領域都應該由專業的人來做,我們希望將它打造成一個平臺,讓更多人更容易地去開發出滿足特定場景需求的機器人。聯系Moorebot團隊時其如是回答,該團隊創始人葉軍本科畢業于清華微電子所,其曾經創立的半導體企業芯微技術被美國SMSC收購,“很多企業或其他場景,比如商場、醫院、社區等,所需要的應用我們所根本無法理解的,當前市場的痛點還不十分明確,我們希望先打造出這個平臺,通過和更多人合作來找到需求痛 點。”
他預測,未來機器人的制造將細分出各種領域,“我是芯片領域出身,一般會提前兩三年來觀察行業。根據我的經驗,目前人工智能仍處于早期階段,算法、產業鏈成本等還有待改善。現在機器人在軍事領域已經展開應用,明年上半年我們也許也將看到它在商業領域得到應用,比如銀行,而距離機器人民用真正起來,也許還需要2年的時間。”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3文章
29756瀏覽量
21304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