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電芯熱管理介紹
熱管理的意義:

人們對電動車續航里程、充電時間的要求越來越高,行之有效的電池熱管理系統,對于提高電池包整體性能具有重要意義。
熱管理想要達到的效果:

Pack內熱過程

熱管理系統的分類

各熱管理系統具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目前國內以液體熱管理系統為主流.
不同電芯介紹


圓柱電芯模組
特斯拉圓柱電芯模組
國內某圓柱電芯模組
方形電芯模組
1-端板; 2-引出支座 3,4-正負極保護蓋;
8-蓋板; 9-導電排; 10-線束板;
14-側板; 15-隔熱墊; 16-底板。
軟包電芯模組
某L電池模塊
電池粘接于殼體上,該殼體由塑料件和鋁鈑金件(厚度0.35mm)組合而成(塑料鉚接),鋁板的結構便于將電池的熱量轉移至邊緣處,易于實現模塊的散熱,塑料件用于絕緣以及相互卡接形成一個電池單元
某S電池模組
外部鋁端板,電池通過上下端板和塑料壓板固定
軟包模組
軟包模組主要零件:端板、蓋板、導電排、散熱板、緩沖墊、NTC
散熱單元
爆炸圖
圓柱電芯熱管理
冷卻管道內部被分成四個孔道,為了防止冷卻液流動過程中溫度逐漸升高,使末端散熱能力不佳,熱管理系統采用了雙向流動的流場設計,冷卻管道的兩個端部既是進液口,也是出液口。
電池之間及電池和管道間填充電絕緣但導熱性能良好的材料(如Stycast 2850ct),其作用使(1)將電池于散熱管道間的接觸形式從線接觸轉變為面接觸,增大傳熱效率;(2)促進電池間熱交換,有利于提高單體電池間的溫度均一度(相當于被動熱均衡);(3)提高電池包的整體熱容,從而降低整體平均溫升。
方形電芯熱管理
寶馬直冷熱管理系統
冷板溫度分布
某W電池熱管理系統
內部搭載有32個VDA模塊,每四組模塊共用一個冷板,冷板與冷板之間通過管路并聯連接,使系統溫度性能最優,其中冷板采用攪拌摩擦焊冷板,冷板和管路通過快插連接。
軟包電芯熱管理
不同電芯熱管理比較分析
相同之處:
1、通過增加散熱通道,提高散熱效率;
2、通過使用高導熱介質,提高導熱速率;
3、通過主動冷卻方式;
導熱和散熱
不同之處:
1、采用的導熱介質不同;
2、散熱路徑和散熱通道不同;
3、散熱面積及有效散熱面積比不同;
4、冷卻介質也有不同;
5、冷板布置方式不同;
6、散熱器效果不同。
二、電芯熱管理設計
客戶輸入
冷卻要求:
高溫環境,告訴工況冷卻,電池溫度不允許超過45攝氏度;
高溫環境,爬坡工況(10%坡度)冷卻,電池溫度不允許超過45攝氏度;
高溫環境,快充工況冷卻,電池溫度不允許超過45攝氏度;
加熱要求
-20攝氏度低溫環境,加熱至0攝氏度,時間30min;
-30攝氏度低溫環境,加熱至0攝氏度,時間50min;
溫差要求:冷卻:<5攝氏度,加熱:<10攝氏度;
保溫要求:高溫和低溫24H溫度保持情況
根據客戶輸入轉化為不同工況電池的充放電倍率發熱功率。
發熱功率估算
電池發熱功率的表達式為:
式中:U為電池開路電壓;I為電池電流;V為電池負載電勢,以上三項分別表示不可逆內阻熱、可逆熵熱和混合熱。
隨后Thomas和Newman證實,在電池的設計過程中,如果減小極化濃度差,混合熱可以忽略不計,公式(1)簡化為:
目前多采用此方法,但是根據發熱功率影響因素一定要確定哪個SOC、哪個溫度、哪個充放電倍率下的內阻。
一般情況下會給出50%SOC25℃1C充放電下的內阻,但在充放電末端內阻值會變大,發熱功率也會變大。
其他發熱功率估算方法:
依據充放電能量效率計算:
依據充放電電壓曲線及SOC~OCV曲線計算;
發熱功率估算
電芯溫度情況
熱管理初步設計—導熱
導熱材料主要關注點:
導熱性能、密度、阻燃性能、絕緣性能、熱穩定性、壓縮回彈性、拉伸和耐磨性能、粘接性、使用溫度、耐久性
在模塊中應用石墨片后對加熱速率影響不大,沒有加快加熱速率;
使用石墨片后加熱過程溫差變小,極柱間溫差可減小近2攝氏度,電池組最大溫差可減小1.5攝氏度,均溫效果明顯。
熱管理初步設計—散熱
熱管理初步設計—冷板支撐結構
仿真分析
仿真要求:
根據邊界輸入,進行流場和溫度流場仿真,包括壓力情況、速度情況、流量情況、不同工況的溫度情況。
實驗驗證
實驗驗證:
1、對模擬結果進行驗證;
2、了解熱管理真是性能;
3、比較模擬和實驗結果差距;
4、根據結果分析,提出優化方案。
隔熱保溫設計
從目前電池系統的發展趨勢來看,采用液冷系統越來越多,因此箱體隔熱設計越發重要。
意義:
1、保持系統內部溫度,有利于低溫充放電,延長使用壽命;
2、保持系統內部溫度,降低高溫路面熱輻射對系統內部溫度的影響;
3、外部出現火燒或者高溫時,保持電池包內部正常溫度,延緩電池熱失控,提高安全性;
4、在電芯發生熱失控時,能起隔熱作用,抑制熱擴散,延緩事故發生;
5、在電芯發生齊活時,延緩火勢蔓延,增加逃生時間。
常見保溫材料:
泡棉(包括PU、CR、EVA和PE等)、絨毛毯、二氧化硅氣凝膠、發泡硅膠、成瓷隔熱片、石墨烯隔熱等。
以上部分資料轉載“熱設計”網絡平臺,文章僅用于交流學習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刪。
-
熱管理
+關注
關注
11文章
465瀏覽量
22174 -
電芯
+關注
關注
14文章
759瀏覽量
26248 -
汽車
+關注
關注
13文章
3737瀏覽量
3904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特斯拉電動汽車電池熱管理系統詳解

LED 設計——汽車熱管理的一大挑戰
誠聘汽車熱管理兼職講師
微型熱管理和電源管理怎么解決散熱設計的難題?
電動機熱管理分析
燃料電池重卡熱管理研究
電動汽車熱管理系統和性能
簡單介紹下電池管理系統(BMS)及其功能和構成
TESLA電動汽車熱管理系統研究

熱管理技術在汽車的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