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電解電容作為電子電路中常用的元件之一,具有容量大、價格低等優點,廣泛應用于電源濾波、低頻電路等領域。了解鋁電解電容的制作工藝,對于提高產品質量、優化生產流程具有重要意義。
主要制作步驟
(一)鋁箔的腐蝕
為了增大鋁箔和電解質的接觸面積,電容中的鋁箔表面并非光滑,而是通過電化腐蝕法使其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形狀,這樣能夠增大7—8倍的表面積。普通鋁箔一平方米的價格在10元人民幣左右,而經過這道工藝之后,價格將升到40—50元/平米。電化腐蝕的工藝較為復雜,涉及到腐蝕液的種類、濃度、鋁箔的表面狀態、腐蝕的速度、電壓的動態平衡等因素。
(二)氧化膜形成
鋁箔通過電化腐蝕后,使用化學方法將其表面氧化成三氧化二鋁,即鋁電解電容的介質。在氧化之后,要仔細檢查三氧化二鋁的表面,看是否有斑點或者龜裂,將不合格的排除在外。
(三)鋁箔的切割
把一整塊鋁箔切割成若干小塊,使其適合電容制造的需要。
(四)引線的鉚接
電容外部的引腳并不是直接連到電容內部,而是通過內引線與電容內部連接。因此,需要將陽極和陰極的內引線與電容的外引線通過超聲波鍵合法連接在一起。外引線通常采用鍍銅的鐵線或者氧化銅線以減少電阻,而內引線則直接采用鋁線與鋁箔直接相連。
(五)電解紙的卷繞
電容中的電解液并非直接灌進電容,呈液態浸泡住鋁箔,而是通過吸附了電解液的電解紙與鋁箔層層貼合。選用的電解紙與普通紙張的配方有些不同,是呈微孔狀的,紙的表面不能有雜質,否則將影響電解液的成分與性能。將沒有吸附電解液的電解紙和鋁箔貼在一塊,然后卷進電容外殼,使鋁箔和電解紙形成類似“101010”的間隔狀態。
(六)電解液的浸漬
當電解紙卷繞完畢之后,將電解液灌進去,使電解液浸漬到電解紙上。注入過程是將芯包浸漬在電解液中并進行加熱(或不加熱)的真空—強壓循環處理,對于小容量電容,僅僅只是浸漬吸收就可以。
(七)裝配
將電容外面的鋁殼裝配上,同時連接外引線,電容到這時已經基本成型。
(八)老化
老化是電容生產的最后一步,在這個過程中,會施加一個大于額定電壓但小于形成電壓的直流電壓,一般會在電容的額定溫度下進行(也可能在其它溫度甚至室溫下)。這個過程可以修復氧化膜的缺陷,是篩選早期失效的電容的一個很好手段,低的初始漏電流是有效老化的一個標志。
審核編輯 黃宇
-
鋁電解電容
+關注
關注
1文章
84瀏覽量
1362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影響電解電容壽命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去選擇更好的貼片鋁電解電容?

貼片鋁電解電容的封裝材質型號有哪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