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工程報告描述了一種TRIAC可調光隔離反激式LED驅動器,設計用于在輸入電壓范圍為90 VAC至132 VAC時,以350 mA的電流驅動27 V的標稱LED電壓。LED驅動器利用LYTSwitch-3系列器件中的LYT3315D。
LYTSwitch-3是專為TRIAC可調光LED驅動器設計的器件系列,具有單級PFC功能和精確的LED電流控制。
該設計是一個具有恒定電流輸出的9.5 W TRIAC可調光LED驅動器。主要設計目標是高效率,緊湊的PCB和出色的調光兼容性。該設計旨在用于筒燈LED應用。
圖1填充電路板,頂視圖。圖2填充電路板,底視圖圖3示意圖
電路描述
LYTSwitch-3 LYT3315D在一個封裝中集成了一個高壓MOSFET電源開關和一個電源控制器。LYTSwitch-3控制器提供單級功率因數校正,LED電流控制和調光控制。
輸入階段
熔斷電阻器RF1提供安全保護,防止組件故障。壓敏電阻RV1在差分線路浪涌事件期間提供鉗位功能,以限制主線上的最大電壓尖峰。
交流輸入由BR1整流,將脈動直流輸入提供給由C2,C3和L1組成的pi濾波器。選擇C2,C3和L1的值是為了在高功率因數,EMI性能和調光兼容性之間提供最佳平衡。電感器L3是一種共模電感器,可針對共模噪聲提供濾波。
LYTSwitch-3主控電路
該拓撲結構是具有初級側調節的隔離式反激式轉換器。在LYT3315D內部MOSFET導通期間,電流被饋送到初級繞組的非點狀端,并通過內部MOSFET流出虛端并返回到輸入端。在此期間,能量儲存在初級繞組的磁化電感中。然后這個能量被傳輸到次級繞組,并在內部MOSFET關斷期間通過輸出二極管D3向負載放電。輸出電容C11提供濾波功能以最大限度地減少LED紋波電流。R18作為預加載。
偏置電路提供給LYT3315D的偏置電路由R17,D2和C10組成,它提供輔助繞組的偏置電壓。電阻R14限制流入LYT3315D旁路(BP)引腳的電流,C8為器件提供去耦和儲能。選擇R14的值使得器件耗散最小化而不影響在輸入導通角最小的調光條件下可能發生的器件電源切斷。
輸出電流通過反饋(FB)引腳進行控制。漏極電流引起R12和R21并聯組合上的電壓。該電壓與內部R13兩端的電壓進行比較,以得到參考電壓,該參考電壓在調光模式下隨導通角線性變化。全導通期間的參考電壓為300 mA(未檢測到調光器)。電容器C7對檢測電阻兩端的電壓進行濾波。C14過濾來自線路檢測引腳的噪聲。
采用LYTSwitch-3 Smart Bleeder驅動器的TRIAC相位調光控制
LYTSwitch-3使用有源泄放控制器來為LED驅動器提供最高的調光器兼容性,而不會犧牲驅動器效率,功率因數和%THD。
當調光器中的TRIAC導通時,電阻器R2抑制驅動器輸入電流振鈴。可熔電阻器RF1也為振鈴提供了顯著的阻尼。
二極管D1用作阻塞二極管,以防止有源泄放器一旦接通就從輸入電容器吸取電流。電阻器R1用作輸入電容器的放電路徑。這是需要增加驅動器的調光器兼容性。
有源泄放和控制電路由R4,R5,R7,R8,R9,R25,C5,C6,Q1和Q2組成。該網絡由LYT3315D通過BLEEDER CONTROL(BL)引腳直接驅動。假定輸入電流是調光時的泄放電流和轉換器電流之和,則該電流流過R7并感應一個電壓,然后通過R10將其與BLEEDER SENSE(BS)引腳上的120 mV基準進行比較。基于輸入電流水平,BL引腳驅動泄放電路以保持R7編程的輸入電流。
電阻R4,R5和R27是泄放電阻,Q1和Q2形成達林頓對,用作泄放電阻的開關。電阻R8,R9,C5和C6形成穩定網絡。
-
led驅動器
+關注
關注
12文章
1139瀏覽量
7299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Triac 可調光LED驅動器PMP8012技術資料下載
基于FL7730的TRIAC調光的LED驅動電源設計
NCL30000功率因數校正可調光LED驅動器的典型應用
NCL30000功率因數校正可調光LED驅動器的典型應用
NCL30086是一款功率因數校正反激式控制器,適用于恒流LED驅動器
TND398-D,針對13 W標稱恒定功率因數校正離線LED驅動器的內置和測試的綠點解決方案
NCL30051LEDGEVB,一款完全隔離的高達60 W,90-265 Vac離線,功率因數校正的恒流LED驅動器
帶功率因數校正的恒流LED驅動器電路
![帶<b class='flag-5'>功率因數</b><b class='flag-5'>校正</b>的恒流<b class='flag-5'>LED</b><b class='flag-5'>驅動器</b>電路](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5/11/wKgZomUMNsuAFHBjAAGwOb0ipe8940.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