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鋼科技宣布完成Pre-A輪和Pre-A+輪融資,Pre-A輪投資方為中科創星,Pre-A+輪投資方為順融資本、潤森義信,兩輪融資金額共計數千萬元。
金鋼科技創始人梁正表示:“這些資金將精準投放到技術研發與市場推廣兩大關鍵板塊,計劃圍繞機器人用磁編碼器,深入開展技術攻關,不斷提升產品精度、穩定性與可靠性,拓展產品應用場景。”
金鋼科技上一輪融資發生在2024年1月,是來自方富創投的天使輪融資。
金鋼科技成立于2017年,創始人梁正在北京昌平一個孵化器的創業空間中開始了他的創業生涯。在創業之初,他原本計劃在機器人本體領域大展拳腳,推出一系列模塊化的機器人產品,但在研發過程中,他發現能夠滿足其需求的編碼器產品少之又少,即使能夠滿足部分功能需求,成本也相當高昂。
梁正意識到,感知是機器人的核心,要實現機器人這個復雜系統的感知交互控制,一定要打磨好機器人關節的核心零部件——編碼器。
編碼器是一種高精度位移傳感器,可以將旋轉角度、線性位移、速度等參數轉化為電信號進行輸出。由于中國編碼器行業起步較晚,目前日韓、歐美等外資品牌仍然占據著主導地位。
不過,近兩年編碼器的國產化率正在逐漸提升,如禹衡光學、禾川科技、奧普光電、匯川技術、步科股份、弓望電子、埃斯頓、偉創電氣、鳴志電器等國產品牌均在編碼器上有所布局。
在機器人產業鏈逐漸完善,機器人本體競爭日益激烈的當前,高端、優質、小巧的編碼器依然是稀缺資源,可謂是藍海賽道。
國內的許多編碼器廠商采用的是傳統算法方案,這種方案的弊端是產品精度越高,尺寸也會越來越臃腫。金鋼科技通過技術融合,研發出的機器人專用磁編碼器,具有極小、極精、成本優的特性。
相比傳統的算法方案,該編碼器采用了類似光電圖案式測量原理,采取中空設計,產品分辨率達24位,精度最高達角秒級,在產品精度接近光電編碼器的同時,還擁有耐高溫、耐振動、耐干擾、耐灰塵、耐油污、可防水的特性。該編碼器的結構設計在尺寸上厚度最小達5mm,徑向寬度為5mm,可以很好部署在機器人一體化關節中。
在協作機器人的一體化關節中,通過雙編碼器,可以精準測量輸出端的位置變化,進行扭矩的計算。
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無論是雙足動態行走、奔跑,還是與人類進行觸碰交互、執行指令,都需要編碼器進行位置感知,幫助伺服電機系統進行精準控制。據了解,單個人形機器人需要使用約54個編碼器,未來的應用空間前景巨大。
在今年CES2025開幕演講中,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在14款人形機器人的陪同下炸裂開場,梁正表示,這些機器人中有3成以上都使用了金鋼科技的產品。
在梁正看來,機器人要實現從工廠到家庭環境的遷移,整個產業需要不斷實現硬件的靈巧化、精細化。而當前協作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的快速發展,也在推動編碼器朝向更高精度、小型化的方向迭代。
金鋼科技表示,在完成本輪融資后,將在穩固現有客戶基礎上,積極開拓國內外新市場,尤其是潛力巨大的新興市場,進一步提升產品市場占有率。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3文章
29615瀏覽量
212164 -
編碼器
+關注
關注
45文章
3786瀏覽量
137588 -
人形機器人
+關注
關注
7文章
712瀏覽量
17556
原文標題:機器人編碼器企業獲數千萬元融資
文章出處:【微信號:gaogongrobot,微信公眾號:高工機器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