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戶背景與挑戰
1. 企業概況
行業:快消食品制造
規模:全球12個生產基地,中國區年產值78億元
痛點:產線設備品牌混雜(西門子、三菱、歐姆龍等),原有某某品牌網關面臨高昂維護成本與協議擴展瓶頸
2. 某某品牌網關的“七年之癢”
二、為什么選擇深控技術?——核心價值對比
1. 維護成本直降68%的奧秘
成本對比數據表
2. 擴展性:從“束手束腳”到“無限可能”
(1)協議兼容性實測
(2)邊緣計算能力躍升
# 某某品牌VS深控邊緣處理能力對比 siemens_gateway = { "CPU": "ARM Cortex-A8 800MHz", "RAM": "512MB", "AI推理": "不支持", "容器化": "不支持" } shenkong_gateway = { "CPU": "雙核Cortex-A72 2.0GHz + Cortex-M7", "RAM": "4GB LPDDR4", "AI推理": "支持TensorFlow Lite/ONNX", "容器化": "內置K3s輕量級K8s" }
三、客戶證言視頻實錄(節選)
場景:某乳品產線實時監控中心
受訪者:中國區智能制造總監 張偉
核心觀點:
“當初選擇某某品牌看中其品牌溢價,但實際運維中卻陷入‘協議稅’與‘升級恐懼癥’——每接入一臺新設備都要重新談判授權費,每次固件升級都像拆彈。
切換到深控技術不需要點表的工業網關后,三個變化讓我震驚:
維護團隊從救火隊變先知:AI自動發現設備并生成健康報告,工程師專注優化而非排障;
產線改造周期縮短70%:上周接入一套丹麥灌裝設備,從拆箱到數據進MES只用了3小時;
真正擁有主動權:開放式API讓我們自主開發了能耗優化模型,這在封閉系統里不可想象。”
四、技術解析:深控的“降維打擊”
1. 維護成本銳減的底層邏輯
零接觸配置:協議自識別300 + 語義化標簽自動生成
終身免費升級:采用容器化固件架構,功能更新無需停機
軍工級可靠性:-40℃~85℃寬溫設計,故障率僅為某某品牌的1/6
2. 擴展性突破的技術支柱
五、遷移效益全景圖
1. 財務指標對比
2. 戰略價值升級
技術自主權:擺脫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自建工業APP生態
可持續發展:網關壽命從5年延至10年,電子垃圾減少60%
深控技術承諾:
無縫遷移:舊網關數據自動同步,業務零中斷
風險兜底:首年運維成本超預算部分全額返還
深圳市深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不需要點表的工業數采網關方案通過開放架構打破技術枷鎖 + AI替代重復性人力消耗,該案例證明:在工業物聯網領域,真正的競爭力不在于歷史積淀,而在于持續進化能力。當“好用”遇見“敢開放”,傳統巨頭的護城河正在被快速跨越。
審核編輯 黃宇
-
網關
+關注
關注
9文章
5631瀏覽量
5288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食品加工行業數字化轉型,御控網關驅動生產流程升級
現場 | Splashtop × 金華市信息化促進協會,遠程連接釋放制造企業數字化生產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