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清華大學與阿里巴巴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成立清華大學- 阿里巴巴自然交互體驗聯合實驗室,探索“下一代人機自然交互”的未來。
據悉,雙方將以“人”為中心,探索“人-機器-環境”之間的關系,讓機器以更自然的方式與人類互動、服務人類。
雙方將在情感認知計算、實體交互、多通道感知等領域開展研究,讓機器具備聽覺、視覺、觸覺等“五感”,并理解人類情感,以此推動人機交互變革。
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與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首席技術官張建鋒為聯合實驗室揭牌
在過去,人們通過鼠標、鍵盤與機器交互,是一種需要學習的、“不自然“的交互,而人機自然交互的目標在于讓人們可以通過本能與機器交互。
清華大學-阿里巴巴聯合實驗室將更多從“人”的維度進行人機交互的研究。在人與人的交流中,語音、語調、表情、動作不同,要表達的意圖是不同的。
聯合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徐迎慶教授表示:實驗室將通過構建情感認知與計算模型等讓機器感知和理解人的情感。另一方面,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綜合了語音、聽力、嗅覺、觸覺等多種模態,多通道感知技術將為機器構建“五感”,讓人與機器的交流更加自然。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關鍵共性技術體系中,“人機交互能力”是研發部署的重點之一。伴隨人工智能走出實驗室,深入到新零售、家庭智聯網、自動駕駛等場景,“人機交互”成為人工智能場景落地的關鍵所在。
實驗室聯合負責人、阿里巴巴集團人機交互實驗室負責人傅利民表示:自然交互體驗實驗室將重點解決“人場互動”問題,場即“環境”,在新零售、家庭、車載等諸多場景都涉及到“人-機器- 環境”之間的互動。
未來在這些場景中,機器將不再只是干巴巴地響應命令,而是識別人的喜怒哀樂、上下文情景,并進行情感反饋:當你回到家里,天貓精靈將根據你的情緒狀態,播放不同的音樂,或者調整語音語調;智能設備會根據你的身體狀況調整室內溫度、通風、采光。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在去年烏鎮互聯網大會上曾表示,“過去30年,我們把人變成了機器,未來30年,我們將把機器變成人,但最終應該讓機器更像機器、人更像人。”人機自然交互是機器主動適應人的一步,將更好地構建人和世界之間的關系。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首席技術官張建鋒與清華大學交流中
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楊斌表示,阿里巴巴最了解用戶需求、最了解行業的需求,對下一代人機交互和用戶體驗,在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情感認知計算、多感官認知與交互技術上具備堅實的基礎,雙方將在新時代校企合作方面走出一條新路子。
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張建鋒表示,我們希望實現創新的研究方法,讓基礎研究和需求應用之間有更緊密的合作:一方面為基礎研究提供更好的方向性場景性價值,另一方面希望科研成果在我們豐富的場景方面快速迭代,充分發揮大學和企業的核心價值。
去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成立阿里巴巴達摩院,未來三年投入1000億進行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研究。阿里巴巴達摩院首批公布的研究領域包括: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算法、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互、芯片技術、嵌入式系統等,其中人機自然交互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
人機交互
+關注
關注
12文章
1235瀏覽量
56159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4文章
48596瀏覽量
24589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2025年開放原子校源行清華大學站成功舉辦
奇瑞汽車攜手清華大學發布“分體式飛行汽車”專利
清華大學與華為啟動“卓越中心”專項合作
清華大學:軟體機器人柔性傳感技術最新研究進展

清華大學發布:DeepSeek從入門到精通

清華大學DeepSeek指南:從入門到精通

阿里云與零一萬物戰略合作,成立產業大模型聯合實驗室
長城汽車成立車載網絡聯合測試實驗室
博世與清華大學續簽人工智能研究合作協議
現代起亞聯合大學設立機器人研發實驗室
阿里巴巴完成雙重主要上市
清華大學:軟體機器人柔性傳感技術最新研究進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