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成像儀進入“多核”時代,這不是噱頭,而是需求在變。從黑夜中識別生命體,到復雜地形中實現熱源追蹤,過去主要用于軍事和工業的熱成像儀,如今正越來越多地進入民用市場。而隨著使用場景的復雜化,“看得見”遠遠不夠,“看得清”“不卡頓”“多任務并行”成了剛需。于是,一場關于“多核處理器”的行業競賽悄然拉開帷幕。
多核,不只是手機的事,熱成像儀也在“追核”
過去我們常常聽說手機從雙核進化到八核甚至二十核,現在同樣的邏輯正發生在熱成像儀身上。
不同于拍照設備主要處理靜態畫面,熱成像儀面對的是實時畫面流、動態目標識別、溫度提取等復雜任務。如果處理能力不足,就會出現卡頓、掉幀、畫面延遲等問題。正因為如此,“多核熱成像儀”開始成為一種新標配。
但多核≠體驗好,“圖像處理”仍是熱成像儀決定性一環
不少熱成像儀品牌在宣傳中提到“我有3核、我有4核”,但真相是:核心數堆得再多,如果圖像處理器不給力,畫面依然不清晰。
從行業角度看,熱成像畫質的本質,仍然取決于圖像信號的處理能力:是否能增強熱源細節?是否能在不同溫度背景下凸顯目標?是否能在開啟算法時保持幀率穩定?這些,單靠“CPU數量”解決不了,必須依靠專業級圖像處理架構的協同配合。
一個代表性樣本:天眼DV系列熱成像儀的“多核嘗試”
在諸多品牌探索多核路徑的同時,一些產品開始展現出較成熟的組合方案。例如在近兩年用戶口碑中頻頻出現的天眼DV系列熱成像儀,就成為了多核趨勢中的一個典型樣本。
其“3圖像處理器+5大核心”的結構并非簡單疊加,而是圍繞熱成像特性和用戶需求做出的深度定制設計:
五核架構:涵蓋雙CPU、ISP、NPU、FPGA,支持多任務實時運轉
三圖像處理器:FPGA公版、定制版ASIC獵鷹二代和AI超分圖像處理器,分別處理基礎成像、動態增強、超分算法
這種配置的最大優勢,在于它可以同時處理天眼熱成像儀自研的X3超分算法、鷹+3.0算法、無擋片算法、智能防灼傷保護、激光測距、熱源追蹤、無線圖傳等任務,也可以在熱成像儀開啟復雜圖像算法如X3超分算法的同時,仍保持60Hz的高幀率流暢運行,這對于夜間搜索、移動目標追蹤等場景尤為關鍵。
趨勢背后,是用戶對“成像體驗”的真實渴望
“我們在黑夜搜救時,最怕設備卡頓,錯過關鍵目標。”一位搜救隊員這樣說。
“在室外熱環境中,假熱源干擾很常見,畫質夠清晰,才分得清。”戶外探險者也頻頻提及。
這些聲音背后,映射的正是熱成像儀從“看得到”到“看得準”的升級需求。多核不是噱頭,而是一種對高穩定、強圖像性能的技術回應。
寫在最后:熱成像儀的下半場,卷的不是參數,是體驗
紅外行業的發展已經從“單點參數的堆疊”,走向了系統級體驗的比拼。而“多核+圖像處理”正是這場比拼的核心變量。如果你最近正在考慮選購一臺熱成像儀,別光看“幾核”,不妨深入了解它的圖像系統,是否支持真正的智能算法與穩定運行。
審核編輯 黃宇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740瀏覽量
232800 -
cpu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1011瀏覽量
215143 -
熱成像儀
+關注
關注
1文章
79瀏覽量
1404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QorIQ?T1042多核處理器
高光譜成像儀在農業上的應用

熱成像儀YRH400的工作原理

防爆紅外熱成像儀YRH550 在復雜高危環境中的使用方法

華盛昌推出兩款簡易型紅外熱成像儀
多核CPU的優勢是什么
TMS320C6674多核固定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數據表

TMS320C6672多核固定和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數據表

福祿克紅外熱成像儀主板維修
實驗室高光譜成像儀的應用與優勢

高光譜成像儀的數據怎么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