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假期沒有余額是你聽到的第一個驚悚故事;那么,你聽到的第二個驚悚故事,應該就是加班。
本想接著剛開始上班的幾天時間來緩沖一下,但是應接不暇的case和agency已模糊了大家的雙眼。
講真,就是為了......業績
說來也趕巧,多家貴圈企業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趕趟兒似的發布2017年業績報告單,就好像在為新的一年,甚至可以說是新的學期來做最后的溫(xian)習(bai)。從陸續發布的諸多財報中我們不難看出:有人賺得盆滿缽滿,也有人辛苦忙活大半年也許就落個賠本賺吆喝的買賣……
那么,貴圈的企業,到底誰家歡喜誰家愁?在接下來的一系列財報盤點中,你便能看到各家具體的收成。
今天首先登場的,就是我們非常關注的機器人行業。作為當之無愧的炸子雞,它的熱度持續不減。當別人家正在為1%的增長高興得忘乎所以之時,機器人龍頭大咖們對于50%以上的高額度增長,都能露出“小case”的眼神。
目前,國內外主要機器人廠商的2017年財報都已公布。從相關數據來看,得益于全球范圍內勞動力短缺問題突出、中國等新興市場發展迅猛,機器人廠商的營收數據較去年同期實現了大幅增長。
從機器人四大家族,再到國產機器人的四小巨龍,2017年,他們的具體看點有哪些?
【外資:四大家族壕氣干云】
發那科
提到機器人,腦海中首先想到的便是發那科(FANUC)。
FANUC之前宣布:其2017財年(截至2018年3月)合并凈利潤預計同比增長41%,達到1802億日元。此外,FANUC首次披露中國單獨的銷售額:2017年10~12月為549億日元,同比增至2.4倍,大幅超過整體增速。
由于作用在智能手機加工的高速鉆孔機(Robodrill)等產品的熱銷,加上機器人銷售大增,FANUC合并營收較去年同期增幅35.2%,增至3476.12億日元,逼近歷史最高記錄(2015年4~9月期間的3499億日元)。
FANUC表示,2017年4~9月期間機器人機械部門營收較去年同期增幅89.9%,營收達900.54億日元。另外,4~9月期間發那科機器人部門營收較去年同期增幅24.4%,營收達1,097.15億日元,主要由美洲、歐洲以及中國的需求帶動,其中以中國需求為主;包含“NC裝置”等產品的工廠自動化部門(Factory Automation,FA)營收較去年同期增幅25.6%,總營收達1053.51億日元。
ABB
2017年,ABB機器人板塊營收約為8.2億歐元,中國市場機器人銷售額約為2.1億歐元,占ABB機器人銷售額約25%。并且從ABB全年的財報中不難看出,機器人及運動控制業務的增長抵消了工業自動化和電網業務收入的下降。
從ABB近來的發展中不難看出:機器人業務的布局重心將更多偏向適用于3C行業的小型機器人,其中,YuMi是最為典型的代表,而在2017年12月份發布的單臂YuMi機器人則成為ABB輕量機器人的又一典型力作。依托于運動控制技術與ABB Ability數字化解決方案,ABB機器人的功效則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
安川電機
安川電機大幅上調了2017財年(截至2018年2月)的合并業績,預計純利潤為390億日元,比預期增加50%以上。這是因為主力業務AC伺服電機和機器人等面向中國等市場的業務銷勢良好。
拉動安川電機實現出色業績的是中國市場。2017年上半年,面向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34%,達到555億日元。用于智能手機制造相關的AC伺服電機和機器人的銷售實現增長。
在高額的增長背后,安川電機機器人業務表現良好,銷售額分別為2134億日元(比2016財年增長24%)和1683億日元(同比增長20%)。營業利潤方面,機器人同比增長83%,達到187億日元。
另外,在機器人方面,面向汽車的機器人業務保持堅挺。因為中國以外的亞洲地區也隨著人工費的暴漲等擴大了省力化投資。安川電機的中期目標是到2018財年的營業利潤達到450億日元,但2017財年的營業利潤預測就已經達到570億日元,遠遠超過了中期目標值。
庫卡
2017年庫卡營收預計為35億歐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27%。其中機器人板塊營收約為12億歐元,占整體銷售額的38%,其中中國市場占比約為20%,銷售額約為6億歐元。
在庫卡機器人應用領域方面,汽車領域占比從2016年的46.4%下降至35.4%,而在其他工業領域的應用占比從36.6%上升至45.3%,服務領域占比從17.0%上升至19.3%。
對比庫卡在各地區的機器人業務發展來看,中國市場呈現出相當樂觀的市場需求。這要談到美的跟庫卡的那次強勁的“聯姻”。在之前發布的美的集團2017年1-9月的營業收入中顯示,美的營收額706億元左右,同比增長了60.64%。其中原業務為438.79億元,占比為62.18%,庫卡對美的營收增長的貢獻近200億,占比約28%。
【本土:小巨龍差強人意】
新松機器人
作為國內的代表機器人廠商之一,新松機器人2017年公司凈利同比或增長25%。2017年國內市場新增工業機器人13.6萬臺,同比增長60%。2017年度新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30,169萬元~35,65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 ~ 30%;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3,131萬元~51,34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 ~ 25%。
其實,新松機器人的強勁增長從上半年中便可以看出。2017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0.3億元,同比增長15.47%;實現凈利潤1.8億元,同比增長6.67%。在今年,新松擴寬了其業務范圍,工業機器人、移動機器人、潔凈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及數字化工廠均囊括其中。此外,新松以6.4億元收購韓國新星,更是標志著我國機器人行業開年收購“大戲”正式拉開帷幕。
新時達
作為國內機器人產業的另一代表作,新時達的表現相對差強人意。
之前,新時達公布2017年三季度實現收入9.57億元,凈利潤6,100 萬元,同比去年分別增長了14%和下降了11%。而在2017年前九個月中,新時達收入25.80 億,凈利潤為人民幣1.60 億元。相當于2017 年全年預測的77%。
由于新時達在三季度收購了之山智控,機器人和運動控制業務銷售額達到人民幣17 億元(在當季銷售額中占比58%),而電梯業務收入為人民幣6.80 億元(占比36%)。隱含的今年三季度機器人業務收入僅為人民幣5.57 億元,為我們2017 年全年預測的22%,低于預期。
埃斯頓
作為國產機器人四小巨龍的另一個代表企業,埃斯頓的動態也是受到了國內的一致關注。而埃斯頓在2017年的表現幾乎可以說是呈現飛躍式的發展。
近日,埃斯頓對公司的業績做出了預測:預計2017年全年凈利潤為7544.86萬元~1.10億元,上年同期為6858.96萬元,同比增長10%~60%。公司表示,做出上述預測,是基于工業及智能制造系統業務繼續高速增長,以及運動控制及交流伺服產品業務快速增長。
而在埃斯頓之前披露的2017年半年報中顯示:2017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9 億元,同比增長71.46%;實現歸母凈利潤4,012 萬元,同比增長79.56%;實現扣非凈利潤3,049 萬元,同比增長57.82%。其中,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統實現營業收入1.69 億元,同比增長274%,營收占比大幅提升至40%,毛利率有微幅提升(提升0.73個pct)。
拓斯達
成立了十余年左右拓斯達,專注于工業機器人的研發、制造、銷售,致力于打造系統集成 + 本體制造 + 軟件開發三位一體的工業機器人生態系統和整體自動化解決方案,已然成為行業內的新秀。
據統計,2017年度拓斯達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3,000萬元–14,5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7.58%~ 86.92%。對于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公司研發投入持續加大,產品種類不斷豐富,自動化應用解決方案進一步優化,產品和服務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另外,拓斯達擬與東莞市沙田鎮政府簽訂投資協議,在沙田鎮保稅區投資建設海外科技園項目,用于擴充機器人產能,計劃總投資不低于16.5億元人民幣。
華中數控
在2016年成功扭虧為盈后,華中數控在2017年繼續迎來了營收和凈利潤的雙增長。2017年報顯示,華中數控在2017年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9.85億元和3287萬元,分別同比增長21.21%和146.8%。
華中數控三大業務板塊之一的工業機器人,延續了營收的大增趨勢,但其在2016年收購的江蘇錦明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在2017年僅完成承諾業績的93.77%,為華中數控轉型升級添了一絲陰霾。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業績改善的背后,華中數控于2017年確認的政府補助收益達1.175億元,其中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1.12億元,較2016年增長99.58%。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這些企業在2017年的表現呈現如下特點:
·增幅普遍較大
·將中國市場擺在戰略布局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國內企業大步追趕國外企業,增速相對較快
·機器人業務在帶動公司業績發展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部分
-
工業機器人
+關注
關注
91文章
3378瀏覽量
92929 -
智能制造
+關注
關注
48文章
5620瀏覽量
76619
原文標題:財報 | 2017機器人企業財報一覽:平均增長50%
文章出處:【微信號:ofweekgongkong,微信公眾號:OFweek工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6家企業成立機器人相關公司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2.具身智能機器人的基礎模塊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2.具身智能機器人大模型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1.初步理解具身智能
豐坦機器人入選“2024值得關注的硬科技創變者50強”
![豐坦<b class='flag-5'>機器人</b>入選“2024值得關注的硬科技創變者<b class='flag-5'>50</b>強”](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3/71/wKgZO2do1ySAfx3wAADf_jyhwwY790.png)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初品的體驗
家電企業紛紛跨界機器人領域,人形機器人成為關注焦點
智能分揀投遞機器人
![智能分揀投遞<b class='flag-5'>機器人</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5/A0/wKgaombRczeAEXmNAA98ZOQaz7c599.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