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聯網(IoT)技術在“快車道”上持續飛馳,一場“交互革命”正在人們的日常出行與工作學習等生活場景中加速爆發。從智能家居到智慧城市,從智慧交通到工業自動化,物聯網(IoT)技術憑借著萬物互聯的泛在感知能力與無線組網能力,已為現代社會織起了一張高效、安全與無縫互通的數字化互聯網絡。
在此互聯網絡中,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溝通壁壘已被嵌入在各種物聯網設備中的無線組網模塊所打破,其不僅能讓冷冰冰的設備共用一種“通用語言”,更能對整個互聯網絡進行監控、管理和智能化控制等遠程操作,是構建萬物互聯世界重要的通信支撐。
從生活到世界,物聯網的互聯互通能力正在延伸
當空調、路燈、工業機器人等器件通過集成無線組網模塊進化為具備互聯互通能力的物聯網終端時,設備間的自主協同將有望替代人工干預,由數據驅動的智能決策也將有望逐步取代傳統人工決策,一個具備自學習、自進化能力的物聯網社會形態正在顯現。
例如,在智能家居場景中,空調、加濕器將會與溫濕度傳感器進行組網通信,通過實時獲取家居環境中的溫濕度數據,空調與加濕器將會自動調節工作狀態以保持人體最舒適的體感狀態。

全球物聯網設備出貨量統計及預測 圖源:Omdia
據Omdia公布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物聯網設備出貨量達106.3億臺,而包括能源和公用事業領域的商業和工業電子設備預計在未來幾年大量增長。此外,預計全球物聯網設備出貨量也從2024年起以約9%的年平均增長率增加,并且到2026年達到126.9億臺。
這些不斷增長的物聯網設備就像毛細血管般滲透到人類社會的每個角落,它們不僅重新定義了各種資源利用的效益邊界,更在加速塑造著一個更智能、更便捷與更可持續發展的物聯世界,而IoT無線組網模塊作為萬物互聯的底層通信基礎,其作用愈發凸顯。
IoT無線組網模塊,塑造萬物互聯的“通用語言”
在萬物互聯的生態系統中,如果說傳感器是物聯網設備的“感知神經”,那么IoT無線組網模塊就是實現物聯網設備間無縫互通的“通用語言”,這些高度集成的、小型化的與承載著不同通信協議的硬件單元,就是物聯網生態系統中的不同“語種”,例如:

在0至100m的物聯網組網通信場景中,由華普微自主研發的低功耗藍牙(BLE)透傳模塊HM-BT4531就是短距IoT設備的理想選擇之一。HM-BT4531基于新一代高性能、超低功耗藍牙5.2芯片CMT4531,采用32位ARM? Cortex?-M0 內核,最高頻率64MHz,片上集成48KB SRAM、 256KB FLASH,集成先進的5.2 BLE射頻收發器,搭載集成PCB天線和外置天線座,可支持無線數據透傳功能。

在0至15km的物聯網組網通信場景中,由華普微自主研發的、支持LoRaWAN節點的、通過FCC認證的低功耗LoRa模塊RFM6601就是遠距IoT設備的理想選擇之一。
RFM6601基于ASR6601 SoC芯片,具有低功耗,高靈敏度,遠距離通信,高性價比等優點,同時能夠提供豐富的外設功能,包括多個通用GPIO,32.768 KHz外部晶體振蕩器,信道偵聽,高精度RSSI,以及12位高速ADC及DAC等。
在城市級的物聯網組網通信場景中,由華普微自主研發的Wi-SUN無線通信模塊HM-WS-001就是城市IoT設備的理想選擇之一。HM-WS-001集成了最新的無線通信技術,可滿足智能設備對低功耗、高可靠性和大規模網絡連接的需求。
HM-WS-001采用先進的射頻設計和優化的協議棧,能在復雜網絡環境中保持穩定的連接和高效的數據傳輸。此外,HM-WS-001還對Wi-SUN協議棧底層代碼進行了定向優化,可通過AT指令實現Wi-SUN透傳功能,適合輕量開發的系統集成方案商。
展望未來,隨著各種通信協議兼容化與邊緣計算智能化的協同突破,物聯網系統將展現出更強的環境適應性與自主協同能力,而IoT無線組網模塊亦將深度融入人類社會的進化脈絡,成為奠定IoT設備間互聯互通的通信基石。
-
模塊
+關注
關注
7文章
2776瀏覽量
49176 -
IOT
+關注
關注
187文章
4270瀏覽量
200221 -
無線組網
+關注
關注
1文章
56瀏覽量
1393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認識 Thread 協議的互聯能力
從“數據孤島”到“萬物互聯”,PLC組網重構工控邊界

DeepSeek加持,宇視科技升級發布“萬物X”全鏈路智能引擎
TSX-3225愛普生晶體諧振器在無線通信模塊中的應用

移遠通信攜手紫光展銳,以“5G+算力”共繪萬物智聯新藍圖

移遠通信攜手紫光展銳,以“5G+算力”共繪萬物智聯新藍圖

IP地址與5G時代的萬物互聯

萬物互聯“卷”起來,存儲器件如何引領未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