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周三) 20:00
精彩開播
期待與您云相聚,共襄學術盛宴!
| 直播信息
報告題目
大模型革命背后的算力架構創新
報告簡介
本報告回顧了 AI 技術演進的歷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特別是大模型的革命推動了計算架構的深刻變革,技術的突破依賴于從通用 CPU到GPU、TPU 等專用加速器的架構轉型,特別是GPU的并行計算能力顯著提升了大模型的訓練效率。 隨著大模型技術廣泛的行業落地,傳統計算架構的高成本與封閉性限制了應用的普惠化。
RISC-V 作為開源指令集架構,與 AI 的結合標志著一場新計算技術變革,推動計算生態從封閉到開放、從通用計算到通(通用計算)推(AI推理)一體的范式轉型。
報告嘉賓
蘇 中
知合計算首席AI科學家
中國計算機學會人工智能專委會
常務委員
特邀主持
張 釗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副研究員
講座時間
2025年5月21日(周三)2010
講座環節及流程
?講座環節:
① 5 分鐘主持人進行主題與嘉賓介紹
② 55分鐘報告嘉賓講座環節
③ 10分鐘互動問答環節
?講座流程:
① 19:45 開芯會視頻號上線,歡迎觀眾朋友提前進入直播間候場
② 20:00 主持人開場
③ 20:05 主講嘉賓開始講座,持續55min
注:【在講座過程中歡迎觀眾朋友通過各直播平臺進行提問 工作人員將收集和整理問題】
③ 21:00 主持人根據工作團隊整理的問題與嘉賓進行問答互動,持續10min
講座形式
視頻號、B站、電子發燒友、
蔻享學術等
多平臺同步直播
報告嘉賓
蘇 中
1993 年考入清華大學計算機系,2002 年獲得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學位后加入 IBM 中國研究院,曾擔任 IBM 中國研究院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研究方向負責人,IBM 全球技術委員會委員、大中華區技術專家委員會主席,阿里研究院未來技術中心負責人。蘇博士曾擔任南開大學兼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客座教授,現擔任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理事,中國計算機學會人工智能專委會常務委員。蘇博士擁有 100 余項發明專利,迄今為止已經在國際頂級會議及期刊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谷歌學術引用超過 10,000 次,2020 ACM SigKDD Test of Time award, IBM Master Inventor,多次獲得 IBM 全球技術成就獎,兩次獲得 IBM 全球杰出技術成就獎。
主持嘉賓
張 釗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數據挖掘、知識圖譜與知識計算,在TKDE、TOIS、KDD、SIGIR等會議和期刊發表文章50余篇。作為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后基金、CCF-阿里媽媽基金、騰訊犀牛鳥基金等項目多項。獲得CIKM 2023最佳短文獎和DASFAA 2022最佳學生論文獎。
-
算力
+關注
關注
2文章
1123瀏覽量
15404 -
大模型
+關注
關注
2文章
2982瀏覽量
374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直播預約 | 開源芯片系列講座第27期:RISC-V AI指令集的標準化與開源實現

明晚開播 |開源芯片系列講座第26期:奕斯偉RISC-V GCC工具鏈實踐分享

直播預約 |開源芯片系列講座第26期:奕斯偉RISC-V GCC工具鏈實踐分享

圣誕特輯 |開源芯片系列講座第25期:RISC-V架構在高性能領域的進展與挑戰

直播預約 |開源芯片系列講座第25期:RISC-V架構在高性能領域的進展與挑戰

直播預約 |開源芯片系列講座第24期:SRAM存算一體:賦能高能效RISC-V計算

數據智能系列講座第3期—交流式學習:神經網絡的精細與或邏輯與人類認知的對齊

開源芯片系列講座第22期:異步電路機制為RISC-V處理器賦能

直播預告 |開源芯片系列講座第22期:異步電路機制為RISC-V處理器賦能

開源芯片系列講座第21期:RISC-V IP創新為本土帶來獨特價值

直播預告 |開源芯片系列講座第21期:RISC-V IP創新為本土帶來獨特價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