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器件的定義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當下,電子元器件的定義和內涵也在持續(xù)拓展與深化。電子元器件在電子設備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其選用與控制的合理性直接關系到產品的性能、可靠性和使用壽命。美國軍標 MIL-STD-1547A《航天器與運載器用電子元器件、材料和工藝》將電子元器件廣義地定義為包含電氣、電磁、機電和光電元器件的范疇。這些元器件與計算機、電源、導航儀器和航天器等電子組件密切相關,同時還涵蓋連接器。歐洲的 ESA 標準 ESAPSS-01—60(1988.11)則將元器件定義為完成特定電子、電氣或機電功能的裝置,由一個或多個部分組成,且一般不會被破壞。在該標準中,術語“元器件”與“part”可互換使用。我國的 GJB4027-2000《軍用電子元器件破壞性物理分析方法》將元器件描述為在電子線路或設備中執(zhí)行電氣、電子、電磁、機電和光電功能的基本單元,通常由一個或多個零件組成,一般情況下不會被分解。在中國,上述這些元器件一直被統(tǒng)稱為電子元器件。從 20 世紀 80 年代開始,美國軍標和 ESA 標準將這些元器件稱為電氣、電子和機電(EEEpart,簡稱 3E 元器件)。
電子元器件選用與控制的重要性
電子元器件的選用與控制的合理性直接關系到產品的性能、可靠性和使用壽命。據電子行業(yè)的分析,超過 60%的生產故障源于器件失效,而 70%以上的市場返修也是因器件失效導致。國內外相關資料表明,在電子元器件的失效中,由于選擇或使用不當等人為因素導致的失效比例高達失效總數的 50%以上。因此,在使用元器件之前,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和管理,能夠顯著提升產品的可靠性。
電子元器件選用準則
1.基本選用原則
- 元器件的技術條件、技術性能、質量等級等必須滿足裝備的要求,這是選用的基礎條件。
- 優(yōu)先選用經過實踐驗證質量穩(wěn)定、可靠性高、有發(fā)展前途的標準元器件,嚴禁選用已被淘汰和禁用的元器件。
- 盡可能壓縮元器件的品種規(guī)格和生產廠家,這樣便于管理和質量把控。
- 未經設計定型的元器件不能在可靠性要求高的軍工產品中正式使用,以確保產品的可靠性。
- 優(yōu)先選用具有良好技術服務、供貨及時、價格合理的生產廠家的元器件。對于關鍵元器件,還需進行用戶對生產方的質量認定。
- 在性能價格比相等的情況下,優(yōu)先選用國產元器件,以支持國內產業(yè)發(fā)展并降低成本。
2.應用可靠性保障措施降額使用:
為了提高元器件的可靠性并延長其壽命,應有意識地降低施加在元器件上的工作應力,使實際使用應力低于其規(guī)定的額定應力。
熱設計:
電子元器件的熱效應是影響其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高溫會導致元器件材料劣化,因此在元器件的布局、安裝等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熱因素,采取有效的熱設計和環(huán)境保護設計。
防靜電問題:
半導體器件在制造、存儲、運輸及裝配過程中,容易因摩擦產生靜電電壓。當器件與帶電體接觸時,帶電體通過器件“引出腳”放電,可能引起器件失效。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防靜電措施。
操作過程損傷防護:
操作過程中容易給半導體器件和集成電路帶來機械損傷,應在結構設計及裝配和安裝時引起重視,采取防護措施。
儲存和保管:
儲存和保管不當是造成元器件可靠性降低或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須嚴格按照要求儲存和保管元器件,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其性能不受影響。
-
電子元器件
+關注
關注
133文章
3474瀏覽量
108107 -
航天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198瀏覽量
21133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電子元器件的選用
本書是常用電子元器件選用知識的實用圖書。
C語言要點解析PDF下載
【直播預告】各類BGA類型芯片出線技巧與要點解析
電子元器件的焊接要點及方法
門老師教你學電子:電子元器件的選用與檢測PDF電子書免費下載

電子元器件解析—電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