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皮電手環與數據存儲領域,主控MCU ESP32-S3FH4R2與 存儲SD NAND MKDV2GIL-AST的搭檔堪稱行業新典范。二者深度融合低功耗、高速讀寫、SMART卓越穩定性等核心優勢,以高容量、低成本的突出特性,為大規模生產場景帶來理想的數據存儲方案。
低功耗特性是這套組合的顯著優勢。在智能穿戴設備、便攜式電子產品等應用場景中,能源續航是關鍵指標。ESP32-S3FH4R2 與 SD NAND MKDV2GIL-AST協同工作,有效降低系統能耗,延長設備運行時長,減少頻繁充電,提升用戶使用體驗的同時,也降低了設備的整體能耗成本。
高速讀寫性能讓數據處理更高效。無論是快速捕捉傳感器采集的大量數據,還是流暢讀取高清圖像、視頻文件,SD NAND MKDV2GIL-AST 都能在 ESP32-S3FH4R2的驅動下,實現數據的高速傳輸與存儲。在實時監控、智能終端數據處理等場景中,快速的數據讀寫能力確保了系統的流暢運行,極大提升了數據處理效率。
Test Tool & Environment | 1. H2 test | ||||
2. Card Reader : Transcend TS - RDP5K (GL834) | |||||
3. Win7 OS | |||||
4. Agilent U1252B | |||||
SD NAND:MKDV2GIL-AST | Standby Current (uA) | Operating Current (mA) | Throughput (MB/s) | ||
Item | Read | Write | Read | Write | |
#1 | 133 | 33.9 | 41.7 | 21.8 | 10 |
#2 | 123 | 26.9 | 38.8 | 17.4 | 10 |
#3 | 126 | 30 | 40.5 | 22 | 10.2 |
SD NAND SMART功能是數據存儲安全的堅實后盾。SMART技術能夠實時監測存儲設備的健康狀態,對編程擦除周期、備用塊狀態等關鍵參數進行持續追蹤。一旦發現潛在的存儲隱患或錯誤,它會及時預警并嘗試自動糾正,從根源上杜絕數據損壞與丟失的風險,為數據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提供全方位保障。
更值得關注的是,ESP32-S3FH4R2與 SD NAND MKDV2GIL-AST 的組合在性能卓越的同時,成本控制表現出色。對于追求性價比的企業和開發者而言,該方案既能滿足產品在數據存儲方面的嚴苛要求,又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尤其適合大規模生產,助力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以高性能、低成本的產品脫穎而出。
主控:ESP32-S3FH4R2處理器核心
- Xtensa?32 位 LX7雙核處理器:工作主頻最高達 240MHz,128位數據總線,有專用 SIMD指令 ,負責整體運算和任務調度等核心處理工作 。
存儲模塊
- 內置存儲:384KB ROM用于存儲啟動代碼等基礎程序;512KB SRAM作為運行內存,供程序運行時快速讀寫數據;16KB RTC SRAM用于實時時鐘等低功耗場景數據存儲;4MB FLASH和 2MB PSRAM。
- 外部存儲接口:支持 SPI協議(SPI、Dual SPI、Quad SPI、Octal SPI、QPI、OPI),可外接 FLASH、片外 RAM等存儲設備。
無線通信模塊
- Wi - Fi模塊:符合 IEEE 802.11b/g/n協議 ,工作在 2.4GHz頻段 ,支持 20MHz和 40MHz頻寬 ,1T1R模式下速率達 150Mbps。具備無線多媒體(WMM)、幀聚合等功能 ,有 4個虛擬 Wi - Fi接口 ,可工作在 Station、SoftAP、Station + SoftAP模式 。
- 藍牙模塊:支持低功耗藍牙(Bluetooth LE),包括 Bluetooth 5、Bluetooth mesh,速率有 125Kbps、500Kbps、1Mbps、2Mbps 等 ,與 Wi - Fi共用一根天線實現共存 。
外設接口模塊
- 通用接口:擁有豐富的 GPIO引腳 ,可靈活配置用于多種功能 。還有 I2C、SPI、I2S、PCM等接口 ,用于連接各類傳感器、執行器等外設 。
- 特殊接口:如 JTAG接口用于芯片調試;IrDA接口用于紅外通信 ;USB接口用于數據傳輸和供電等 。

存儲:SD NAND MKDV2GIL-AST
SD NAND SMART功能:
實時監控
SD NAND SMART功能能夠在設備使用過程中不間斷地監控其性能與健康狀況。它可實時反饋編程和擦除周期、備用塊狀態、預計剩余使用壽命等關鍵信息。借助這種實時監測機制,用戶能盡早察覺潛在問題或設備磨損跡象,進而提前采取應對措施,有效降低因設備故障導致的數據丟失風險。
統計分析輔助決策
SMART功能所提供的數據是用戶進行合理規劃的重要依據。以醫療、工業等領域為例,用戶通過掌握 SD NAND/SD卡的剩余使用壽命、編程和擦除周期、備用塊狀態等數據,可合理安排設備維修或開展預防性維護工作,保障相關設備始終處于最佳運行狀態,維持系統的穩定性。
保障數據完整性
該功能可大幅降低設備意外故障發生的概率,確保數據收集工作穩定、連續地進行。用戶通過 SMART功能提前發現潛在風險,能及時采取行動保護重要數據,避免因 SD NAND/SD卡故障而造成數據丟失,守護數據的完整性。
提升安全性與可靠性
在數據安全至關重要的場景下,SD SMART功能為用戶增添了一層安全保障。用戶持續了解 SD NAND/SD卡的健康狀況,可減少因設備故障或數據損壞引發的數據泄露風險。這對于處理高度敏感數據的行業意義重大,有助于維護行業信譽與用戶信任,從數據安全層面顯著提升了 SD NAND/SD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切實保護用戶隱私與數據安全。
SD NAND SMART數據讀取方法及說明(MK MKDV2GIL-AST為例)HOST下指令為 CMD56,參數為 0x00000001,發送該指令后,可獲取 1扇區數據。

SD NAND的兩種總線模式:SDIO與 SPI的差異與應用
在嵌入式存儲領域,SD NAND存儲設備憑借靈活的通信模式備受青睞,其支持的 SDIO模式與 SPI模式在驅動方式、傳輸特性及應用場景上各有千秋。

從驅動模式來看,SPI模式采用簡潔的 4線制通信架構,包括片選信號(CS)、數據輸入線(DI)、時鐘線(CLK)和數據輸出線(DO)。在主從架構下,SPI模式實現全雙工數據交互,主控設備能通過 CS信號精準控制每個 SD NAND設備,簡單直接的通信方式使其易于集成。SDIO模式則基于 6線制架構,涵蓋時鐘線(CLK)、命令線(CMD)和 4條數據線(DAT0~DAT3) 。相比 SPI,SDIO 模式擁有更豐富的命令集,支持高效的多設備管理機制,在 4位數據傳輸時,理論帶寬優勢明顯。

傳輸模式上,SPI模式以串行數據傳輸為核心,支持獨立的序列輸入和輸出,特別適合接口資源緊張的單片機系統。雖然其傳輸速率不及 SD模式,但憑借協議簡單、兼容性強的特點,成為嵌入式設備常用選擇。1位 SD模式采用指令與數據通道分離設計,通過 CMD線傳輸指令,DAT0線進行數據傳輸,獨特的傳輸協議格式確保了數據傳輸的高可靠性,適用于對穩定性要求嚴苛的應用場景。4位 SD模式在 1位 SD模式基礎上,擴展 DAT1~DAT3數據線,實現 4位并行傳輸,通過引腳功能重配大幅提升數據傳輸帶寬,能滿足對讀寫速度要求極高的存儲應用,但需要主控芯片具備相應 SDIO接口支持。

在實際應用中,SD NAND設備可通過特定初始化流程自由選擇工作模式。盡管 4位 SDIO模式理論傳輸速率出色,但考慮到 SPI模式引腳占用少、協議簡潔的特性,目前在單片機系統的 SD NAND讀寫操作中,SPI模式依然占據主流地位 。開發者可根據具體應用場景的需求,如對傳輸速率、接口資源、可靠性的不同側重,靈活選擇 SD NAND的工作模式,充分發揮其性能優勢。
智能皮電手環是一種可穿戴設備,主要用于測量皮膚電反應(Galvanic Skin Response,GSR),其原理涉及皮膚電特性、傳感器工作方式以及信號處理等多個方面,具體如下:
- 皮膚電特性:皮膚的汗腺活動會影響皮膚表面的電阻和電導特性。當人體處于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狀態時,汗腺分泌活動會發生變化,進而導致皮膚電阻或電導產生相應改變。一般來說,當人處于緊張、興奮、焦慮等情緒狀態或受到外界刺激時,交感神經興奮,汗腺分泌增加,皮膚表面的水分和電解質增多,使得皮膚電導升高,電阻降低。
- 傳感器工作原理:智能皮電手環通常采用一對電極來測量皮膚電反應。這對電極與皮膚接觸,形成一個閉合電路。當有微小電流通過皮膚時,電極可以測量出皮膚兩端的電壓變化,進而根據歐姆定律(\(I = V/R\),其中I是電流,V是電壓,R是電阻)計算出皮膚的電阻或電導值。為了確保測量的準確性和穩定性,電極通常采用特殊的材料,如銀 /氯化銀電極,以減少電極極化和噪聲干擾。

- 信號處理與轉換:傳感器測量到的皮膚電信號通常是非常微弱的,且夾雜著各種噪聲和干擾。因此,需要通過一系列的信號處理電路對原始信號進行放大、濾波、模數轉換等處理。放大電路將微弱的電信號放大到可測量的范圍;濾波電路則用于去除噪聲和干擾,提高信號的質量;模數轉換電路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以便微控制器進行處理和分析。
- 數據處理與分析:經過處理的數字信號被傳輸到智能皮電手環的微控制器或芯片中,微控制器根據預設的算法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這些算法可以根據皮膚電信號的變化特征,如幅值、頻率、變化率等,來推斷人體的生理和心理狀態。例如,通過分析皮膚電信號的波動情況,可以判斷用戶是否處于應激狀態、情緒是否發生變化等。一些智能皮電手環還可能結合其他傳感器的數據,如心率、加速度等,進行更全面的生理狀態監測和分析。
通過上述原理,智能皮電手環能夠實時監測人體的皮膚電反應,為用戶提供有關自身生理和心理狀態的信息,可應用于醫療健康、運動監測、心理研究等多個領域。
-
mcu
+關注
關注
146文章
17790瀏覽量
359375 -
嵌入式
+關注
關注
5132文章
19485瀏覽量
314059 -
NAND
+關注
關注
16文章
1716瀏覽量
137709 -
嵌入式硬件
+關注
關注
1文章
955瀏覽量
866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