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科技是安徽三大科創前沿高地之一,傳感器則是安徽先進制造業的“三谷”之一,均被寫入2025《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為了讓傳感設備擁有“更加敏銳的感官”,5月18日,在合肥市量子科儀谷舉行的2025量子精密測量賦能新質生產力會議上,國儀量子發布了自主研制的鉆石單自旋傳感器、量子磁力儀、微波場強儀等量子傳感器,為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規模化應用打下基礎。
傳感器相當于人類五官的延伸,讓萬物有了“眼睛”“耳朵”“鼻子”,變得更加智能,從而實現“萬物互聯”。在現代生活中,小到通信家電,大到航空航天,傳感器的應用無處不在。比如,一部智能手機有數10支傳感器,一部豪華轎車的傳感器多達200支,一輛標準動車配置有1900多支傳感器。
而作為量子科技的主要賽道之一 ,量子精密測量技術利用能級躍遷、相干疊加、量子糾纏等量子特性,進行高精度測量的前沿技術。與傳統技術相比,其在測量靈敏度、分辨率等方面有望突破經典技術極限,實現“不可見為可見”的轉變。
當量子精密測量技術與傳感器相結合,會發生什么?在2025量子精密測量賦能新質生產力會議,國儀量子發布了最新的“答案”。其中,鉆石單自旋傳感器采用金剛石氮-空位色心量子傳感技術,是目前人類能制造的最小的傳感器之一,具有納米級空間分辨率,可應用于芯片無損檢測等領域。量子磁力儀靈敏度遠超傳統磁力計,實現了極弱磁場高精度測量,可用于檢測心臟跳動產生的磁場變化,為心腦血管疾病的早期診斷提供全新手段。微波場強儀基于里德堡原子量子傳感技術,具備高動態范圍、高精度的微波電場測量能力,適用于微波計量測試、電磁環境監測等領域。
國儀量子技術負責人許克標博士介紹:“量子精密測量技術正處于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的關鍵時期,這一系列量子傳感器的研制成功,為電力、能源、基建、半導體、新材料、醫療檢測、計量科學等領域提供了全新的檢測技術升級方案。”安徽省量子精密測量制造業創新中心負責人、國儀量子董事長賀羽表示:“隨著核心技術不斷突破和應用場景持續拓展,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規模化應用正進入發展快車道。未來,國儀量子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速產品迭代升級,推動量子傳感器向更高精度、更小型化、更易使用、更低成本的方向發展。”
來源:大皖新聞
-
精密測量
+關注
關注
0文章
93瀏覽量
13621 -
量子糾纏
+關注
關注
0文章
37瀏覽量
10261 -
量子技術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4瀏覽量
12956 -
量子傳感器
+關注
關注
4文章
86瀏覽量
800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這項被美國忌憚并制裁的傳感器技術,專家深度解讀!(推薦)

全球首套±800kV特高壓直流量子傳感器試驗成功
全球首套±800kV特高壓直流量子電流傳感器通過鑒定
Imec等推出無鉛量子點SWIR傳感器
一個月內,美英澳多個量子傳感器項目部署,目標:遏制中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