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度傳感器的測量精度
和測量范圍一樣,測量精度同是傳感器最重要的指標。每提高—個百分點.對傳感器來說就是上一個臺階,甚至是上一個檔次。因為要達到不同的精度,其制造成本相差很大,售價也相差甚遠。例如進口的1只廉價的濕度傳感器只有幾美元,而1只供標定用的全濕程濕度傳感器要幾百美元,相差近百倍。所以使用者一定要量體裁衣,不宜盲目追求“高、精、尖”。
生產廠商往往是分段給出其濕度傳感器的精度的。如中、低濕段(0一80%RH)為±2%RH,而高濕段(80—100%RH)為±4%RH。而且此精度是在某一指定溫度下(如25℃)的值。如在不同溫度下使用濕度傳感器.其示值還要考慮溫度漂移的影響。
眾所周知,相對濕度是溫度的函數,溫度嚴重地影響著指定空間內的相對濕度。溫度每變化0.1℃。將產生0.5%RH的濕度變化(誤差)。使用場合如果難以做到恒溫,則提出過高的測濕精度是不合適的。因為濕度隨著溫度的變化也漂忽不定的話,奢談測濕精度將失去實際意義。所以控濕首先要控好溫,這就是大量應用的往往是溫濕度—體化傳感器而不單純是濕度傳感器的緣故。
多數情況下,如果沒有精確的控溫手段,或者被測空間是非密封的,±5%RH的精度就足夠了。對于要求精確控制恒溫、恒濕的局部空間,或者需要隨時跟蹤記錄濕度變化的場合,再選用±3%RH 以上精度的濕度傳感器。與此相對應的溫度傳感器.其測溫精度須足±0.3℃以上,起碼是±0.5℃的。而精度高于±2%RH的要求恐怕連校準傳感器的標準濕度發生器也難以做到,更何況傳感器自身了。
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濕度室的文章認為:“相對濕度測量儀表,即使在20—25℃下,要達到2%RH的準確度仍是很困難的。”
溫濕度傳感器的時漂和溫漂
幾乎所有的傳感器都存在時漂和溫漂。由于濕度傳感器必須和大氣中的水汽相接觸,所以不能密封。這就決定了它的穩定性和壽命是有限的。一般情況下,生產廠商會標明1次標定的有效使用時間為1年或2年,到期負責重新標定。
選擇濕度傳感器要考慮應用場合的溫度變化范圍,看所選傳感器在指定溫度下能否正常工作,溫漂是否超出設計指標。要提醒使用者注意的是:電容式濕度傳感器的溫度系數α是個變量,它隨使用溫度、濕度范圍而異。這是因為水和高分子聚合物的介電系數隨溫度的改變是不同步的,而溫度系數α又主要取決于水和感濕材料的介電系數,所以電容式濕敏元件的溫度系數并非常數。電容式濕度傳感器在常溫、中濕段的溫度系數最小,5-25℃時,中低濕段的溫漂可忽略不計。但在高溫高濕區或負溫高濕區使用時,就一定要考慮溫漂的影響,進行必要的補償或修正。
判斷溫濕度傳感器的方法
一般而言,溫濕度傳感器可以通過下面的方法進行檢測:
1、利用標準濕度計比對:利用標準濕度計與濕度傳感器同時進行濕度測量,并將兩者的數據進行比較。如果濕度傳感器讀數與標準濕度計的讀數相同或相近,則說明傳感器準確度較高。
2、使用鹽溶液進行校準:將濕度傳感器放置在鹽溶液中,保持一定的相對濕度。如果傳感器讀數與理論值相同,則說明其測量數據準確度高。
濕度/測濕傳感器 測濕傳感器 HIH-4000-003
特點 | 典型的應用 |
熱固塑料外殼 | 制冷設備 |
相對于RH%(相對濕度) | 采暖、通風空調設備 |
值的線性電壓輸出 | 醫用設備 |
激光調整互換性 | 干燥設備 |
低功率設計 | 測量設備 |
高精度 | 電池供電系統 |
快速響應時間 | 原始設備制造廠(OEM)組裝件 |
穩定,漂移小 | |
抗化學性 |
HIH-4000系列測濕傳感器是專為大量生產的原始設備制造廠(OEM)用戶而設計的。利用這傳感器的線性電壓輸出可直接輸入到控制器或其他裝置。一般僅需取出200μA電流,HIH-4000系列測濕傳感器就能理想地用于低引出、電池供電系統。傳感器良好的互換性減少或消除了OEM的生產校驗成本。可以提供單個傳感器校準數據。
HIH-4000系列測濕傳感器作為一個低成本、可軟焊的單個直插式組件(SIP)提供儀表測量質量的相對濕度(RH)傳感性能。RH傳感器可用在二引線間有間距的配量中,它是一個熱固塑料型電容傳感元件,其芯片內具有信號處理功能。傳感元件的多層結構對應用環境的不利因素,諸如潮濕、灰塵、污垢、油類和環境中常見的化學品具有最佳的抗力。

*僅對HIH-400-003和-004型號而言。
**僅對HIH-400-003和-004型號而言。
***規格包括所推薦工作區范圍外的試驗數據。
****規格僅對所推薦工作區范圍而言。
備注:
1. 傳感器不得暴露在有冷凝的環境中。
2.暴露在液體水中會引起傳感器輸出指示為0%RH。
3.傳感器屬于光敏感設備。為獲得最佳性能,應屏蔽傳感器,避免強光。
4.暴露在>90%RH的環境中可造成3%RH的可逆漂移。
5.傳感器對靜電應保護傳感器連接,最大至15kV。
6.傳感器輸出與供電電壓是成比例的。
HIH-4000-003濕度傳感器是一種高精度的相對濕度測量設備,其校準參數對于確保測量準確性至關重要。出廠時,每個傳感器都會附帶特定的校準參數,這些參數包括零點偏移和斜率等,它們幫助用戶對傳感器進行校準以獲得更準確的測量結果。以下是如何利用這些校準參數的一些步驟:
理解校準參數:首先,需要理解提供的校準參數的含義。通常,這些參數包括零點偏移(在0%RH時的輸出電壓)和斜率(輸出電壓隨相對濕度變化的速率)
校準過程:使用校準參數進行校準時,通常需要一個已知相對濕度的環境或使用標準濕度發生器。將傳感器置于該環境中,記錄傳感器的輸出電壓。
應用校準參數:根據記錄的輸出電壓和已知的相對濕度,使用校準參數調整傳感器的輸出,使其與實際相對濕度匹配。這通常涉及到計算并應用一個比例因子或偏移量。
軟件或硬件調整:校準可以通過軟件或硬件來實現。在軟件中,可以根據校準參數調整讀取值;在硬件中,可能需要調整模擬電路以補償校準參數。
持續監測:校準完成后,持續監測傳感器的輸出,確保其保持準確。如果發現有偏差,可能需要重新校準。
記錄和重復:記錄校準過程和結果,以便未來參考或重復校準。
-
濕度傳感器
+關注
關注
7文章
313瀏覽量
59110 -
測量
+關注
關注
10文章
5235瀏覽量
11341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