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韋爾股份公告稱,公司擬將公司名稱從“上海韋爾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豪威集成電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從“韋爾股份”變更為“豪威集團”。
關于豪威科技的發展歷史,參看《這家被蘋果拋棄的傳感器公司,讓小米華為等國產抬起來了》內容。
對于為何更名,韋爾股份表示,根據公司目前主營產品品牌影響力及產品類型占比,為了更加全面地體現公司的產業布局和實際情況,準確反映公司未來戰略發展方向,便于集團化管理及精細化管控,進一步發揮公司品牌效應及品牌優勢,提升市場影響力,同時增加投資者對公司業務情況的理解和投資判斷
從業務構成來看,韋爾股份更名為“豪威集團”,也不算違和。2019年,韋爾股份完成了對全球前三大圖像傳感器(CIS)芯片設計公司豪威科技的收購。
目前,豪威科技承擔的CIS業務已經成為韋爾股份最重要的業務支柱。韋爾股份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2024年半導體設計業務中,圖像傳感器解決方案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91.90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74.76%。
而在收購豪威科技之前,韋爾股份雖為半導體公司,但IC設計業務的“存在感”并不強。2018年,韋爾股份半導體設計業務營收僅為8.31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20.99%,而半導體分銷業務的占比則高達79.01%。某種意義上,收購豪威科技之前的韋爾股份,更應被視作一家半導體分銷商。
2019年完成對豪威科技的收購之后,半導體設計業務占韋爾股份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飆升至83.56%。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年,韋爾股份的營收規模由此前的數十億元一舉跨過百億大關,達到了136.32億元;歸母凈利潤也在這一年達到了4.66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0%。
目前,韋爾股份三大業務分別為圖像傳感器解決方案、顯示解決方案和模擬解決方案。2024年,公司圖像傳感器解決方案毛利率同比增加超10個百分點。相比之下,顯示解決方案和模擬解決方案毛利率均在下降。不僅如此,2024年,韋爾股份顯示解決方案營業收入較上年下降17.77%。
2025年一季度,韋爾股份實現營業收入64.72億元,同比增長14.68%,創下歷年一季度營收歷史新高;實現歸母凈利潤8.66億元,同比高增55.25%,扣非后歸母凈利潤8.48億元,同比大增49.88%,綜合毛利率達31.03%,同比提升3.14個百分點,環比提升2.05個百分點。其中,面向智能手機和汽車電子的圖像傳感器業務的增長是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顯然,韋爾股份目前最主要的營收和主要的業績增長動力均來源于旗下豪威。
隨著更名程序推進,韋爾股份能否延續技術突破與市場擴張的雙重敘事,將成為半導體國產化進程的關鍵觀察樣本。
截止2025年5月20日收盤,韋爾股份股價報131.65元/股,總市值達1602億元,是中國傳感器領域市值最高的公司。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1文章
52427瀏覽量
762894 -
CIS
+關注
關注
4文章
207瀏覽量
30000 -
豪威科技
+關注
關注
2文章
60瀏覽量
13587 -
韋爾股份
+關注
關注
1文章
78瀏覽量
1248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豪威集團推出150萬像素全局快門傳感器OX01N1B傳感器,專為汽車駕駛員監控系統設計

韋爾股份去年凈利增近5倍,智能手機和汽車圖像傳感器業務營收大增
670億元國產EDA龍頭,實控人變更為知名央企!

中通客車控股股東將變更為中國重型汽車集團
豪威集團推出用于存在檢測、人臉識別和常開功能的超小尺寸傳感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