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壩滲壓監測系統的科學布設是保障工程安全的核心環節。南京峟思將依據行業規范與工程實踐經驗,系統闡述滲壓計布設方案設計、儀器選型及智能監測系統的技術要點,為中小型水庫改造工程提供高性價比的解決方案。
一、監測斷面布設技術標準
1. 縱斷面布局原則
數量控制:沿壩長方向設置2-5個監測縱斷面,優先覆蓋:
最大壩高斷面
合龍施工接合段
地質構造復雜區(如斷層帶、軟弱夾層)
空間密度:相鄰縱斷面間距宜控制在50-100m,特殊地質區段加密至30m
2. 高程分層設計
垂直分層:每個縱斷面設置3-4個監測高程層,典型布置方案:
壩基接觸面(高程1)
1/3壩高處(高程2)
2/3壩高處(高程3)
防滲體頂部(高程4)
水平密度:同一高程層設置2-5個測點,形成網格化監測體系
二、測點布置優化方案
1. 典型斷面配置
單縱斷面測點布局:4測點矩陣式分布
壩前1個:距防滲墻0.5m處
壩后3個:分別距壩軸線5m、15m、25m
增設1個對比測點:地質異常區加密布設
2. 功能復合設計
揚壓力等值線繪制:通過3個高程層×4測點的數據矩陣,可自動生成精度達0.5m的等值線圖
滲流監測復用:滲壓計測點同步采集滲流壓力數據,節省30%設備投資
三、核心監測設備選型分析
參數 振弦式滲壓計 硅壓式揚壓力計
測量原理 振弦頻率變化 全橋應變測量
分辨率 0.1%F.S 0.01%F.S
適用場景 常規滲壓監測 小水頭(<5m)或無水環境
抗震性能 抗沖擊等級IK10 IK08
典型成本 2800元/支 6500元/支
維護周期 5年標定一次 2年標定一次
選型建議:
主體壩區選用振弦式滲壓計(占比80%)
排水棱體等低水頭區配置硅壓式揚壓力計
特殊地質段采用雙傳感器冗余布設
四、智能監測系統集成方案
1. MCU-04型采集儀技術優勢
多通道適配:單臺設備支持4支滲壓計同步采集
智能診斷功能:
自動識別傳感器類型(振弦/硅壓式)
實時檢測電纜通斷(精度±1Ω)
異常數據自動標記(>3σ偏離報警)
云端管理:
4G/WiFi雙模傳輸
手機客戶端實時查看壓力等值線圖
自動生成日報/月報(PDF/Excel格式)
五、標準化施工流程
1. 布設階段控制要點
鉆孔定位:采用RTK定位,平面誤差≤5cm
儀器安裝:
振弦式滲壓計需預浸水24小時
硅壓式計安裝前進行零點校準
回填工藝:分層回填膨潤土球(粒徑2-4mm)
2. 系統調試規范
初值采集:連續72小時數據比對(允許偏差≤1%F.S)
等值線驗證:人工注水試驗復核數據一致性
云平臺對接:完成歷史數據遷移與閾值設定
六、技術規范與質量保障
方案嚴格遵循:
《土石壩安全監測技術規范》(SL551-2012)
《振弦式傳感器檢定規程》(JJG 875-2019)
監測數據存儲符合《水利水電工程監測數據整編規程》(SL768-2018)
科學的滲壓監測系統布設需統籌考慮地質條件、儀器特性與智能運維需求。建議工程單位優先選用振弦式滲壓計+MCU-04采集儀的黃金組合,該方案在12個試點工程中驗證顯示:系統可靠性達99.7%,初期投資降低45%,特別適合中小型水庫智能化改造。通過標準化布設與智能運維的結合,可有效提升土石壩滲流安全預警能力。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2文章
52450瀏覽量
762984 -
監測系統
+關注
關注
8文章
2838瀏覽量
8223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滲壓計測量精度受哪些因素影響?一文讀懂核心指標與行業標準

峟思:什么是滲壓計,使用滲壓計能做什么?

大壩滲漏預警失靈?振弦式滲壓計筑牢防線

峟思滲壓計與其他監測設備的兼容性如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