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智能制造業已成為制造業主要國家大力推廣的方向。“中國制造2025”將智能制造作為戰略的主攻方向。政策利好下,不僅是中國制造業領先企業加快轉型,國外先進企業也紛紛加入到中國這個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的這場正在進行的深刻變革。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三菱電機自動化總裁王堅概括到中國推行智能化生產的發展歷程:“21世紀的頭十年,中國制造業正處于自動化大發展時期,現在則是智能制造的大發展時期。”作為日本制造“代名詞”級公司,三菱電機十分看好以智能制造為目標的中國制造業發展,正在加速智能制造業務在中國的落地。
如何才能真正實現智能制造?
立足現場,自下而上
如何才能實現真正的智能制造?目前,這仍是中國制造企業普遍困惑和關注的問題。
三菱電機自動化總裁王堅
王堅認為,智能制造不是簡單的機器換人,也不是全自動生產線……他解釋道:“智能制造是個系統工程,將生產工人全部替換為工業機器人之后,未必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率,因為流程并沒有改變,反而可能制約了柔性管理。”王堅表示,企業推行智能制造,首先應該明確三個問題:目標是什么?真正的問題是什么?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基于這一點,三菱電機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十分重視生產現場。他們認為,生產現場是制造業的基石,傳統制造企業想要在競爭中取勝,勢必要厘清自身企業面臨的問題。
三菱電機將企業的智能制造水平分為四個階段或層次:
Level 1是數據收集階段,對象還停留在工序。
Level 2是可視化階段,對象是生產線。
Level 3是分析階段,對象擴展到整個工廠。
Level 4是創新階段,對象視野已經上升到多工廠價值鏈整體;對上述中的生產管理業務/體系進行創新。
轉型中的制造企業應該準確把握自身處于智能制造的哪個水平階段,然后才是考慮目標的實現方法和手段。
比如,三菱電機自動化此前曾為中車集團旗下的一家子公司進行智能化咨詢,客戶剛開始提出了導入新設備的需求。在雙方深入交流并進行生產現場勘察后,發現該公司亟待解決的問題并非導入設備,而是另外的兩大問題,一是生產周期長,二是中間產品庫存量大。于是,繼續深入生產現場尋找問題的癥結所在,梳理出需要改進的問題點,分析引發問題的真正原因,在此基礎上為其重新進行生產流程的規劃。
最后,該工廠在沒有引進任何新設備的情況下,僅僅通過咨詢進行生產流程再造,原有設備的運轉率便提高10%以上,交貨期縮短近20%。
王堅說:“企業如何走上智能化道路肯定不是一條路,有各種各樣不同的走法。我們一直認為制造業要扎根于生產現場,因為現場是動態的。”
因此,不存在一個標準化的解決方案,而是一個覆蓋智能制造全周期的解決方案。從診斷咨詢、整體規劃、產線設計、設備導入直到運營維護,根據企業目前的現狀和愿景,為企業定制合適的解決方案。
智能化產線的真正要旨是什么?
人機協同,合作共贏
進一步,王堅認為,“智能化產線不僅僅是自動化水平的提升,需要考慮設備的生產效率、合格品率、運轉率等等,重要的是人機協同,而不一定要全自動化。”
據王堅的觀察,大家談生產效率時,往往只談單位時間內的生產效率,很少考慮單位面積。六七十米長的生產線其實占地非常大,生產方式也不適合當下的市場環境。如果重新改造生產方式:把人的靈活性跟設備的效率性兩者結合起來,形成人機協作的工作單元,每個單元大概只需要一個人,但是用了多臺工業機器人,并增強了數據分析等能力。對于這樣的改造,王堅給出了一個數據對比:“人機協作”的生產線占地只是原來面積的1/9,而設備運轉率卻大大提高,實現高效的柔性生產。
在王堅看來,智能制造的關鍵在于充分發揮“人、機器和IT之間的協同”,從生產現場出發實現經營改善,降低覆蓋整個供應鏈、工程鏈的綜合成本,為企業創造價值,提升其在各自領域的競爭力。
更進一步,“各個企業都在致力于解決制造業的問題,既是競爭對手,也是合作伙伴。未來的制造業將更加具備開放性,競爭的企業也只是某一層面的或者某一領域的競爭,更多時候是大家在同一個開放式平臺上,發揮自己的技術優勢,結成聯盟,共同為企業提供解決方案。”王堅說。
e-F@ctory個性化定制示范產線
三菱電機的解決方案
三菱電機在各領域擁有的成熟先進技術,將貢獻于這些重點產業及相關事業。任職以來,王堅在公司內部成立了智能制造推進部門,并加強與政府、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對外交流和合作,積極參與到中國智能制造相關的項目中。2017年,作為工信部國家智能制造首批試點示范項目之一,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簡稱:儀綜所)的智能制造綜合試驗驗證平臺建成。其中,三菱電機e-F@ctory個性化定制示范產線,是國內唯一一條可進行工業控制網絡、功能安全與信息安全、智能化產品通用技術要求、能效評估等智能制造相關基礎共性及行業應用標準的研究與驗證的示范產線。
對“人機協同”和“立足現場”的重視和應用,是三菱電機e-F@ctory的兩大特點。王堅介紹,e-F@ctory融合自動化和IT技術,以從生產現場出發進行經營改善為目標,充分發揮“人、機器和IT的協同”,實現柔性生產,降低供應鏈、工程鏈的總成本,幫助企業推動并實現智能制造,從而創造更多價值。
-
pcb
+關注
關注
4327文章
23175瀏覽量
400249 -
三菱電機
+關注
關注
0文章
184瀏覽量
20722 -
智能制造
+關注
關注
48文章
5620瀏覽量
76615
原文標題:PCB企業如何走智能化道路?三菱電機:立足現場,人機協同
文章出處:【微信號:pcbworld,微信公眾號:PCBworld】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