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物多樣性國際日如期而至。今年的主題“萬物共生,和美永續”強調了自然保護與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目標之間的深刻關聯。在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屢創新高的今天,保護生物多樣性已成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作為全球光儲智慧能源解決方案領導者,天合光能積極響應,將生態修復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融入項目部署與技術創新之中。從沙戈荒到農光互補,天合光能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直面沙戈荒,筑起綠色光伏之“林”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加快沙戈荒大型風光基地建設。廣袤的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區,不僅蘊藏著豐富的陽光資源,也為生態修復提供了獨特契機。天合光能通過創新的光儲解決方案,讓這些“不毛之地”煥發出新的生機。
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區嚴苛的自然條件對光儲產品的可靠性提出了高要求,天合光能沙戈荒大基地高價值產品解決方案應運而生。在塔里木油田、吉木薩爾和庫布其沙漠等典型沙戈荒區域,天合光能部署了至尊N型700W+系列組件。這些組件不僅能夠穩定沙土、減少風蝕,還改善了局部微氣候,為植被恢復創造了條件。同時,大面積光伏板為鬣蜥、耳廓狐和甲蟲等沙漠動物提供了陰涼庇護,幫助它們在極端炎熱環境中存活。
沙戈荒的另一生存密碼是能夠抵御風沙侵蝕的天合跟蹤支架。天合光能專為沙漠環境設計的跟蹤支架,通過三重防沙技術和SuperTrack智能算法,在智利阿塔卡馬光伏電站、敦煌沙戈荒大基地項目、青海共和特高壓等項目中表現卓越。搭配智慧云平臺,天合跟蹤支架不僅提高了發電效率,還降低了人工巡檢成本,為“沙戈荒”地區的可持續開發樹立了標桿。
光農林牧漁,天地人共榮
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生命的根基,它孕育了豐富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資源,不僅維系著生態系統的平衡,也為人類社會提供了重要的營養來源、經濟福祉與健康保障。如今,先進的可再生能源技術正以創新方式回饋自然,從天合光能的農光、牧光、漁光互補項目中,我們看到了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的美好圖景。
在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羅甸縣,天合光能建設的67.5MW農光互補光伏電站充分利用當地“天然溫室”的氣候優勢,實現了“板上發電、板下種植”,同時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了穩定電力支持。在新西蘭懷卡托河沿岸,天合光能參與的Te Herenga o Te Rān農光互補項目,通過光伏板遮光提升草地韌性、改善農田生態,并為小羊提供了涼爽的休憩場所。
這種“板下經濟”模式不僅促進了鄉村振興,也展現了生物多樣性與經濟發展的共生關系。不久前,天合光能憑借這一創新實踐成功入選中國上市公司協會“2024年上市公司鄉村振興優秀實踐案例”。這既是對天合光能推動能源轉型的肯定,也是其踐行生態保護理念的生動體現。
生物多樣性,你我共行動
保護生物多樣性,天合光能始終在路上,公司將生物多樣性因素納入項目環境影響評價。2024年,天合光能攜手西班牙公益組織ReTree啟動了為期三年的“天合森林”計劃,在Vértice del Frío地區修復14,016平方米的退化土壤。此外,在電站項目選址時,天合光能嚴格避讓生態保護紅線,確保對當地生態功能的尊重與保護,確保降低生態影響。
未來,天合光能將繼續秉持SOLAR可持續發展管理理念,以技術創新賦能生態保護,讓天空更藍、大地更綠、生物多樣性更豐富。
-
天合光能
+關注
關注
0文章
469瀏覽量
10824
原文標題:在沙漠與田野,聆聽天合光能講述萬物生長的故事
文章出處:【微信號:天合光能,微信公眾號:天合光能】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