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線機器人
地平線機器人的核心產品是機器人芯片,目前發布了兩套產品:針對智能家居的“安徒生”系統和針對智能駕駛的“雨果”系統。開發者基于這些平臺可以開發關于語音、圖像等各種各樣的應用。
地平線的客戶大多是消費類電子產品生產商。憑借地平線提供的服務,這些電子類產品能夠具備一些AI功能,包括感知、交互、理解、甚至是決策。
地平線創始人余凱博士,在創業之前,他是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IDL)的創立者和負責人,國家***特聘專家,曾在百度領導了語音識別、圖像搜索、百度大腦、百度無人駕駛等項目。聯合創始人兼軟件副總裁楊銘博士,Facebook 人工智能研究院(FAIR)創始成員之一,曾在Facebook 負責DeepFace項目。
這樣的團隊在人工智能領域具備相當的號召力。僅2016年4月和7月就獲得A輪和A+輪兩輪融資,連同天使輪在內,地平線的投資方不僅有紅杉資本、晨興資本、高瓴資本、金沙江創投、線性資本、創新工場、真格基金等國內投資機構,也有神秘的國際資本DST,曾經投資過Facebook、京東、小米等。
地平線機器人上市了嗎?
2017年10月20日消息,黑智獲悉,國內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地平線機器人,今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英特爾投資CEO會議上,正式宣布獲得來自英特爾投資的注資。地平線預期于年底前完成總額近億美元的A+輪融資。本輪由英特爾投資領投,嘉實投資聯合投資,其他參投方包括現任股東晨興資本、高瓴資本、雙湖投資和線性資本。泰合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
地平線表示,將用本輪融資來加速技術產品研發和商業落地,打造以人工智能處理器架構和算法軟件系統為核心的關鍵技術,并面向自動駕駛和智能城市等重大應用場景,推出系統級嵌入式人工智能解決方案。
地平線是作為嵌入式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和系統級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于為自動駕駛汽車、智能攝像頭等終端設備安裝“大腦”,讓它們具有從感知、交互、理解到決策的智能。公司創始人兼CEO余凱于2013年在中國創辦了第一個自動駕駛項目。
公司初創兩年的時間內,地平線已經攜手英特爾在CES2017上發布了基于BPU架構的高級輔助駕駛系統,也是目前中國唯一在世界四大汽車市場(美國、德國、日本和中國)與全球頂級OEMs和Tier1s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的自動駕駛初創企業。
地平線機器人技術成立于2015年7月,已經獲得了晨興、高瓴、紅杉、金沙江、線性資本、創新工場和真格基金的聯合投資,2016年4月曾獲得硅谷知名投資人Yuri Milner的投資。值得關注的是,這次參投的雙湖投資,龍湖集團掌門人吳亞軍正在以個人名義運作一個投資機構。
2016年7月1日,地平線機器人獲得了新一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雙湖投資、青云創投和祥峰投資,晨興、高瓴、金沙江、線性資本和真格基金等種子輪投資機構也繼續追加了投資。該輪融資金額不詳,官方表示,這筆投資將用來加大對自動駕駛和智能家居領域的研發投入,加快產品研發和落地速度;推進人工智能芯片和系統的研發。
地平線機器人并沒有上市。
地平線機器人目前估值多少
一直以來,由于國內經濟快速增長及人力成本低廉,企業服務市場不溫不火,傳統企業級服務公司如用友、東軟、金蝶合計體量僅600億人民幣,與國外巨頭Oracle、SAP、Salesforce合計3,000億美元的市值差距巨大。
這一局面正在改變。2012年起,國內GDP增速放緩,人力成本增長問題凸顯,2013年棱鏡門事件后國內加大了去IOE力度,為國內企業級服務創業提供了較好的發展土壤。也是這時開始出現大量企業服務創業公司及投融資事件,現今領先公司如UCloud、紛享逍客、Talking Data的融資都始于此節點。幾年發展下來,國內企業級服務市場已大大擴容,其中不乏優秀、高估值公司。面對眾多全新商業模式,應如何評估企業級服務創新的價值?企業級服務創新創業方向在哪里?通過中國第一份企業級服務估值榜,為您揭示地平線機器人目前估值多少。
本次發布企業服務50強,囊括了云服務、大數據、移動辦公、開發者服務、企業級智能、人力資源、營銷、網絡安全、辦公租賃等眾多細分行業,50家上榜企業總估值約1,979億元,平均估值39.6億元,中位數為18億元,入圍門檻6.5億元。
阿里云以680億元估值成為該領域巨無霸,占上榜企業總估值約1/3,其2016財年營收達30億元,在全球公有云市場僅次于亞馬遜AWS、微軟Azure。
其中,在企業智能(人工智能)領域,云知聲以24.7億元的估值成為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在總體排名中位列第13名。緊隨其后的人工智能公司,還有Face++22.7億元、商湯科技22億元、思必馳13.5億元、格林深瞳13億元、地平線機器人9.8億元。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711瀏覽量
270507 -
地平線機器人
+關注
關注
0文章
14瀏覽量
305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