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電子設備的最新突破正在徹底改變個性化醫療和遠程醫療的面貌,超越了需要侵入性常規檢查或癥狀觸發干預的傳統方法。作為下一代可穿戴電子產品的有力競爭者,智能紡織品因其柔軟性、滲透性、耐用性和舒適性而引起了廣泛的研究關注。大量的研究工作一直致力于可穿戴織物電子產品,從跟蹤身體活動期間的生物物理信號擴展到監測生物流體中的生化信號。這一演變在分子水平上提供了更具洞察力的生理信息,逐漸模糊了用戶和可穿戴醫療設備之間的界限。
汗液是一種有吸引力的生物流體,因其廣泛的可及性、豐富的生化分子信息而受到重視,更重要的是,它是非侵入性的,能夠進行持續監測。生物傳感織物的最新進展已成功應用于汗液中的實時生物信號監測,包括檢測電解質、代謝物、營養素等。高效的汗液采樣標志著基于汗液的傳感器朝著可靠的生物標志物分析邁出了第一步。盡管如此,久坐不動的人和場景中固有的汗液不可獲取性限制了我們利用這種非侵入性和有見地的分子水平信息來源的能力。盡管已經探索了涉及多孔水凝膠和親水性填料的各種策略,但由于分泌率低和樣品稀釋,獲得足夠可靠的生物流體用于傳感器分析仍然具有挑戰性。對特定用戶群體和場景的有限適用性,再加上低分泌率和樣本稀釋,限制了廣泛采用的潛力。或者,離子電滲療法通過表皮電刺激實現主動汗液誘導,以克服特定場景和目標人群的局限性,但引起了人們對施加高水平電流刺激引起的疼痛、燒傷和汗液成分失真的擔憂。此外,目前的生物傳感織物穩定性有限,這阻礙了它們通過汗液持續監測健康狀況的能力。因此,通過使用基于織物的電化學生物傳感器開發高效、舒適和長期的健康監測系統至關重要,但具有挑戰性。
本文亮點
1. 本工作首先介紹了一種舒適、自主和集成的離子電滲生物傳感紡織系統,該系統具有按需刺激皮膚接口的汗液誘導單元。
2. 該紡織系統使用皮膚界面穩定的離子電滲療法水凝膠電極,可增強界面順應性并優化界面阻抗,消除了傳統離子電滲療法中對高電流刺激的需求。
3. 通過將生物傳感纖維與穩定的轉導層設計相結合,由此產生的生物傳感紡織系統可以連續收集多生物標志物數據,包括葡萄糖、乳酸、尿酸和pH值,長達6小時。
圖文解析
圖1. 自主刺激集成織物電化學生物傳感器示意圖。(a)織物生物傳感系統和主要功能的說明:低電流離子電滲療法汗液誘導和采樣、原位生理信號分析以及無線數據傳輸和交互。(b)基于電極-皮膚界面分泌激動劑(卡巴膽堿)離子電滲療法的局部汗液取樣示意圖。(c)與離子電滲療法單元和生物傳感纖維陣列集成的電化學生物傳感織物系統的示意圖。(d)對照組和SSIH之間的粘附強度比較(n=3,平均值±標準差)。(e)與之前報道的基于離子電滲療法的透皮醫療系統相比,這項工作的操作電流。
圖2. SSIH實現的汗液誘導單元的優化和表征。(a)在豬皮上進行搭接剪切試驗時,不同聚丙烯酸含量的SSIH的粘附強度(n=3,平均值±標準差)。(b)不同聚丙烯酸含量的SSIH的拉伸應力-應變曲線。(c)不同聚丙烯酸含量的SSIH的韌性和應變(n=3,平均值±標準差)。(d)在10分鐘離子電滲療法過程后,通過SSIH獲得豬皮的橫截面熒光圖像,其中聚丙烯酸含量為0%和10%。羅丹明B被用作可視化的模型藥物;比例尺,500 μm。(e)對照樣品和安裝在豬皮上的SSIH的橫截面顯微鏡圖像。比例尺,200 μm。(f)對照樣品和與豬皮接觸的SSIH的電化學阻抗譜分析(插圖,等效電路模型)。(g)在50至300 μA的不同工作電流下,基于控制電極和SSIH電極的離子電滲療法誘導出汗的比較。比例尺,2.5 mm。
圖3. 多路汗液生物傳感電化學織物的優化和評價。(a)用于持續汗液取樣和分析的織物生物傳感系統示意圖。(b和c)酶生物傳感纖維和pH傳感纖維的配置和機制。(d–g)(d)葡萄糖、(e)乳酸、(f)尿酸和(g)pH生物傳感纖維的長期運行穩定性。(h–k)(h)葡萄糖、(i)乳酸和(j)尿酸生物傳感纖維的電流響應,以及(k)pH生物傳感纖維對磷酸鹽緩沖鹽水中相應分析物的開路電位響應。(h–k)中的插圖顯示了相應的傳感器校準關系;相關系數分別為0.999、0.997、0.998和0.999。(l–o)(l)葡萄糖、(m)乳酸、(n)尿酸和(o)pH生物傳感纖維(n=6)的再現性,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7.43%、5.63%、7.47%和5.61%。
圖4. 用于連續交叉活動汗液分析的集成電化學織物生物傳感系統的體內演示和評估。(a)受試者在執行辦公室工作時背部穿著電化學織物(FPCB,柔性印刷電路板)的照片。比例尺,3厘米。(b)受試者在閱讀時前臂佩戴電化學織物的照片。比例尺,2厘米。(c)用于自主離子電滲療法和實時數據顯示的系統級框圖和定制移動應用程序(DAC,數模轉換器;ADC,模數轉換器;UART,通用異步收發器;REG,穩壓器;PMIC,電源管理集成電路)。(d)在辦公室工作、午餐、放松和跑步條件下,對三名健康受試者進行連續的交叉活動汗液監測,每三個時間間隔進行一次離子電滲療法出汗。
來源:柔性傳感及器件
-
電化學
+關注
關注
1文章
331瀏覽量
20985 -
生物傳感器
+關注
關注
12文章
385瀏覽量
37911 -
可穿戴設備
+關注
關注
55文章
3847瀏覽量
168667 -
柔性傳感器
+關注
關注
1文章
94瀏覽量
445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江蘇科技大學與揚杰科技推動邗江微電子產業發展
比亞迪與香港科技大學成立具身智能實驗室
索尼3LCD激光商用投影機交付華中科技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OpenHarmony技術俱樂部正式揭牌成立

華寶新能與電子科技大學(深圳)高等研究院共建聯合實驗室
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一行走進大普技術
大學計劃 | 同星智能贊助電子科技大學 Fury 電動方程式賽車隊

?軟通動力子公司鴻湖萬聯攜手南方科技大學 共筑開源鴻蒙人才培養新高地

鴻湖萬聯攜手南方科技大學推動開源鴻蒙生態發展
華中科技大學:通過自組裝單層加強石墨烯器件的熱管理

雷曼光電助力上海科技大學打造數字化智慧教室
NVIDIA CEO黃仁勛對話香港科技大學畢業生
喜報|Amass連接器助力電子科技大學機器人隊榮耀奪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