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李彎彎)日前,安徽省量子計算芯片重點實驗室發布消息,國產量子芯片設計工業軟件Q-EDA“本源坤元”完成第五次技術迭代。
本源坤元是國內首個自主研發的量子芯片設計工業軟件,由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本源科儀(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完全自主研發。
本源坤元第五次技術迭代有何突破
新迭代版本核心突破和性能提升體現在哪些方面?其一是高效版圖生成能力,以72比特量子芯片設計為例,第五代“本源坤元”在工藝設計套件(PDK)的支持下,實現了自動化一站式快速版圖生成,僅需6分50秒即可完成完整版圖繪制。這一效率較此前版本大幅提升,為大規模量子芯片設計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支撐。
其二是布線靈活性全面升級,“本源坤元”第五版的核心創新在于布線功能的突破。軟件實現了空間極限場景下的全自動布線功能,并提供了多種半自動修線工具,兼顧了設計效率與操作自由度。這一改進使得量子芯片設計中的“水電布線”(量子比特連接)更加高效、精準,為復雜量子芯片的構建提供了技術保障。
其三是千萬級網格量建模與參數計算,此次迭代成功實現了千萬級網格量的建模和量子芯片參數數值計算,進一步突破了大規模量子芯片設計的技術瓶頸。這一能力為量子芯片的高精度設計與優化提供了堅實基礎,推動了量子計算技術向實用化、產業化邁進。
在技術優勢上,本源坤元同時支持超導和半導體兩大物理體系的量子芯片版圖自動化設計,可為量子芯片的研發提供更廣泛的選擇。本源坤元具備貼近用戶的圖形化交互界面,可以有效避免對代碼操作的依賴性問題,降低了使用門檻。本源坤元還支持本地和線上兩種部署模式,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在量子計算時代,Q-EDA作為量子芯片設計的核心工具,其自主化研發已成為突破技術封鎖、搶占產業先機的關鍵。過去,傳統芯片設計中的EDA軟件曾是制約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卡脖子”環節。如今,“本源坤元”的自主化迭代,標志著我國在量子計算核心工具鏈領域邁出了堅實一步。
中國自主量子計算從可用邁向規模化應用
此次軟件升級不僅提升了量子芯片設計的效率與精度,還為我國量子計算技術的產業化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本源量子依托國內首條量子芯片生產線及自主化工業母機等設備,已成功構建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生產制造鏈,生產的中國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全球訪問量已突破2900萬次。
本源量子是國內量子計算領域的龍頭企業之一,團隊技術起源于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結合郭國平教授團隊連續十年承擔的國家科技部量子芯片超級973項目。主要產品有量子計算機、量子測控系統、量子操作系統、量子軟件與云平臺、量子芯片與測控一體機。
本源悟空,是中國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該量子計算機搭載72位自主超導量子芯片“悟空芯”,是目前先進的可編程、可交付超導量子計算機。
2025年6月4日消息,自2024年1月6日上線運行以來,中國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已為全球143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成功完成超50萬個量子計算任務,全球訪問量突破2900萬次,刷新我國自主量子算力服務規模紀錄。
相關負責人解釋,這一數據標志著中國自主量子算力已從“可用”邁向“規模化應用”階段,成為全球量子計算領域的重要參與者。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郭國平教授表示:“本源悟空的背后是量子芯片設計工業軟件到測控系統到極低溫環境支撐系統等量子計算機全棧技術的自主突破,讓我們有底氣在全球量子競爭中同臺競技。”
不久前,該公司量子計算測控系統在也有更新。2025年5月6日,本源量子宣布正式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國第四代自主量子計算測控系統“本源天機4.0”,標志著我國量子計算產業已具備可復制、可迭代的工程化生產能力,為百比特級量子計算機量產奠定了產業化基礎。
量子計算測控系統是量子計算機的“神經中樞”,承擔著量子芯片精密信號生成、采集與控制的核心職能。本源天機4.0是繼3.0版本成功應用于我國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后的重大升級,在擴展性、集成度、性能穩定性及自動化水平方面實現跨越式提升。
寫在最后
當前,量子的量子計算技術已應用于金融、通信、生物化學、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本源坤元的不斷迭代,為量子芯片的自主研發及產業化生產提供了重要條件,有助于我國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更多突破。同時,我國在量子芯片領域的自主化發展,也將為全球量子計算技術的進步貢獻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
量子芯片
+關注
關注
2文章
118瀏覽量
1940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全球唯一?IBM更新量子計算路線圖:2029年交付!

LG電子重兵布局混合鍵合設備研發,鎖定2028年大規模量產目標
全球首個!低溫下可精準控制“百萬量級量子比特”芯片問世
關鍵技術突破!國內首個光子芯片中試線成功下線首片晶圓
《電子發燒友電子設計周報》聚焦硬科技領域核心價值 第14期:2025.06.2--2025.06.6
雷軍:小米玄戒O1已開始大規模量產
AI原生架構升級:RAKsmart服務器在超大規模模型訓練中的算力突破
廣和通助力昶氪科技實現智能割草機器人大規模商用
Quobly與意法半導體攜手推進量子計算
谷歌成功研發高性能量子計算芯片“威洛”
NVIDIA與谷歌量子AI部門達成合作
“本源悟空”超導量子計算機助力大規模流體動力學量子計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