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時候,我們盼著2018年早點到來。2018年來了,全新的4大旗艦測試也即將開始。
在這一季的4大旗艦對決中,你將會看到9個大項、30多個小項的測試,全方位對比它們的方方面面。
那么,我們開始吧!
包裝、配件
iPhone和S系列的包裝大家應該習以為常,蘋果和三星這個級別的國際企業每年在環保領域的都花了很大力氣,每個財年還要環境責任報告,從包裝也可以看出一二,沒有什么多余的東西,高效緊湊。
前幾年的Mate系列和MIX系列還有一波豪華路線,隨著P系列轉向輕奢時尚,包裝也以簡潔明快為主。MIX系列不用說了,從概念機到量產機,總會有得有失。
配件方面,iPhone X沒啥說的,老幾樣;MIX 2S燙金的雷軍語錄還是挺有格調的設計,隨機附送的保護套質量也不錯;P20 Pro除了5V 4.5A的充電器比較亮眼,給我們的印象不深;Galaxy S9+依然一鍋燴式的把AKG耳機、耳機棉、清水套、各種轉接器塞進來,這么小的盒子竟然可以裝這么多的東西。
設計
色彩,視覺感知的首選,它隨處可見,只要有光的地方都有色彩,人們對色彩的感知總是快速而直接的。
我們拿到機器的第一觀感也是來自色彩,設計中運用合理的色彩可以給人非常深刻的記憶。
P20 Pro玻璃背板截取光譜中位于藍光和紫外光之間的頻段,紫色的主色調,自上而下的紫色和藍色水乳交融,形成非常平滑的漸變,雖然增添色彩的復雜性,但是過渡卻沒有格格不入。
光線流轉,玻璃之下變幻的色彩似乎藏著一道極光,迷幻靈動。
其實,P20 Pro不是首款漸變色的手機,R15也有漸變色,但是沒有漸變的極光色,P20 Pro的方案明顯高調、張揚的多。
這樣美好的色彩對于確定物體的視覺特性多了一個維度。
由于工藝復雜,生產成本高,用戶需求大,提前預約的數量都不是很多,銷售人員告訴我們,現貨沒有,排隊也不確定多久。
Galaxy S9+的色彩種類也不少,黑、藍、紫,但是色調都偏暗。通常來說,明亮、對比強烈的色調給人活潑、輕快的感覺,P20 Pro正是這個路數的代表。
不過,三星經常推出各種定制版、特別版和限量版的機型,比較有名的奧運版、蝙蝠俠版、鋼鐵俠版等,有興趣的話不妨期待一下。
iPhone X和MIX 2S比較傳統,非黑即白。近期,iPhone 8有了全新的配色,iPhone X缺席。我們猜測或許和上色工藝有關,不銹鋼中框不太容易上色。另外,多方報道iPhone X的銷量不佳,新的配色是否可以刺激市場買單也是問題。
陶瓷背板的MIX 2S也是類似的情況,而且五顏六色的陶瓷背板未必好看。
說到這里,近年的趨勢是摒棄金屬,只有極少數的廠商還在金屬上面花心思,絕大多數都將玻璃作為第1選擇,還有一些創新的材質,比如氧化鋯陶瓷,也被逐漸被更多的廠商接受。
設計方面,除了材質、顏色這種可控范圍內的變化,智能手機已經很久沒有大的革新,也算是這個形態的智能手機的困局。
iPhone X開了1個先河,把原來解鎖和支付的指紋區域空出來,交給占據5mm左右的劉海,正面避免開孔,背面由于結構光模組的復雜性,相機選擇豎向排列,它也是4大旗艦中開孔數量最少的機型。
Galaxy S9+、MIX 2S和前代相同,正面的一體性也還不錯,MIX 2S的開孔數少,Galaxy S9+的延展性高,指紋區域后置居中,MIX 2S相機模組的位置和iPhone X同款。
P20 Pro兼顧對稱的設計,底部和劉海的寬度一致,既然做不到iPhone X的四邊等寬,索性把指紋區域加進來,也是一種思路。
對稱的優先級在iPhone X和P20 Pro上尤為重要,難道這是去掉耳機孔的理由之一么?可是MIX 2S的底部原本也不對稱,只有不拘小節、開孔任性的Galaxy S9+還在堅持。
其實,相機橫放豎放和好不好看沒啥關系,
說一個細節,P20 Pro的相機模組、閃光燈、“LEICA”標識和“HUAWEI”logo同行排列,橫向拍照的時候,背板的元素變的秩序井然,這也成為P20 Pro獨特的記號。
當然,鏡頭高度不一致,還有畢竟多了1個開孔,這也是很多人糾結的地方。
話說回來,這個年代,還有幾個不凸出的機型呢?連Galaxy S9+這種突出不明顯的都很少見,iPhone X、MIX 2S是常規水準。
手感方面比較主觀,大家都以圓潤的線條為主,Galaxy S9+相對差一點,正反玻璃和中框的銜接生硬,不夠流暢iPhone X在尺寸、重量和四周的圓角弧度都是最完美的選擇;MIX 2S降低中框的弧度,同時增加背板的厚度,比MIX 2舒服一些;P20 Pro保持修長機身的同時,單手掌控出色,尤其是在這么大的尺寸,使用指紋的時候也沒有局促的感覺。
屏幕
4大旗艦,3臺OLED屏幕,2臺異形屏幕,1臺曲面屏幕。
簡單看看它們的參數。
Galaxy S9+不用介紹太多,6.2英寸,18.5:9的寬高比,2960*1440的分辨率,廣色域幾乎是OLED屏幕的標配,Galaxy Galaxy S9+自然落不下,HDR也一應俱全。
總之,最好的屏幕。
iPhone X,5.85英寸,19.5:9的寬高比,2436×1125的分辨率,結構光模組的切割區域占據屏幕面積的2%左右,支持HDR、廣色域和原彩顯示。
P20 Pro 的屏幕尺寸更大,6.1 英寸,18:9的寬高比,2240*1080的分辨率,“劉海”占比更小,集成的元器件也更少,擁有和iPhone X原彩顯示類似的功能。
這樣一比,MIX 2S少了一些光環,5.99英寸,18:9的寬高比,2160*1080的分辨率,支持HDR和廣色域。
放在2016年,MIX的大放異彩可是讓人眼紅不已。到了2018年,3面做窄,1面做小的方案,似乎不是特別受歡迎。
屏占比方面,按照我們的顯示區域除以投影面積的結果,Galaxy S9+以85.3%冠絕群芳,高屏占比+雙曲面屏的視覺沖擊仍然震撼。MIX 2S以82.8%居于次席,數值雖高,但是看起來卻不是很高。由于指紋區域的影響,P20 Pro以81.2%落后。iPhone X和MIX 2S相反,80.7%的數值不高,但是看起來卻很高,邊框過寬是iPhone X墊底的重要因素。
亮度方面,iPhone X和Galaxy Galaxy S9+處于同一量級,OLED屏幕的全局亮度最高都可以沖到550nit上下。相比之下,P20 Pro弱了一些,極限環境只有500nit左右。MIX 2S更低,433nit排在最后。
通話
手機本質還是通訊設備,通話這個環節我們還是沿用之前的測試方法,在聲音嘈雜的環節下來進行,下面來看測試
外放
最后,我們測試4大旗艦的外放,錄音效果和震動效果。
Galaxy S9+和P20 Pro都有杜比全景聲,Galaxy S9+是由AKG調音的機型,P20 Pro還首次加入超線性揚聲器。
來來,我們一起看看神仙打架。
從效果來看,iPhone X、P20 Pro和Galaxy S9+的立體聲非常明顯,iPhone X和P20 Pro的聲音比較渾厚,Galaxy S9+偏向空靈。
P20 Pro和Galaxy S9+的峰值音量更大,沒有破音和失真。iPhone X其次,音量比較均勻,MIX 2S落后。
震動方面,Galaxy S9+和iPhone X的線性馬達發揮正常,起落頓挫,收放自如,尤其iPhone X,震感沒有一絲累贅。P20 Pro和MIX 2S的震動稍顯綿軟,震感也不如Galaxy S9+和iPhone X強烈。
在下期視頻當中的應該就是本季四大旗艦最重點的一篇了。我們將會詳細的對比它們在拍照和錄像方面的實際表現,特別是在之前,國外媒體對于華為和小米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
三星電子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5875瀏覽量
181334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7瀏覽量
253021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476瀏覽量
200021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87瀏覽量
144949
原文標題:四大旗艦對決!蘋果/三星/華為/小米(上篇)科技美學
文章出處:【微信號:kejimx,微信公眾號:科技美學】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