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年打出復興旗號的紅旗品牌,一直在默默研發,直到2013年才推出了算是紅旗新時代的首款車型H7,不過H7的市場表現并不盡人意。而真正的復興更多地被看作是2016年底紅旗品牌脫離一汽轎車,以及新任掌門人徐留平的上任。而作為紅旗最新的一款全新車型H5,去年上海車展亮相之后就獲得了許多關注,現在終于要正式推出市場了。
此紅旗非彼紅旗
雖然此前已經有了H7,但相信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依然停留在L5禮賓車的階段。要不是親眼見過,很多人比較難以想象出來這是新一代紅旗的設計。整車采用了短前懸、長后懸、長軸距以及溜背的設計,所以比例顯得比較協調和緊湊。標志性的瀑布前格柵與大燈組和前杠的結合更加動感,尤其是大燈下方沿著格柵還勾出了一條肌肉線條,比H7略顯“呆滯”的前臉活潑了不少。三角形的尾燈也運用了近些年來流行的設計元素,配上雙邊的方形排氣,更有了些運動范兒。
所以,紅旗H5給人的第一印象就不錯,外形的張力給人比較大氣、穩重的感覺,但又不像商務車那樣過分地死板,據說風阻系數做到了0.299。而更重要的是,隱隱浮現的轎跑車型的影子終于讓紅旗推出的這款中型車少了一份“官氣”,而多了些接地氣兒的活潑。聽說H5的設計團隊有不少年輕的新鮮血液補充進來,果不其然。
車內就更加年輕了,橫向拉伸的中控臺、懸浮式大屏都是現在最新的內飾設計語言,游艇式檔把霸氣側漏,而且還加上了實木飾板和鋼琴烤漆的搭配。幾個亮點:
它采用了市場是除了特斯拉之外唯一的康寧大猩猩玻璃作為屏幕材料,觸控的手感非常細膩,如果內置的車載系統更加優化就完美了。
它同樣采用了雙屏控制的理念,下方的空調控制面板同樣采用觸控的方式,并配合一顆中央旋鈕空調和座椅加熱通風。雖然這并不是一塊像路虎、奧迪上那樣一塊完全意義上可以顯示不同內容的屏幕,但在感官上依然很有現代科技的味道。
車內照明燈同樣采用了觸摸式,增加了不少高級感。
而在中控屏內,是紅旗最新的智能互聯系統,支持全局語音控制和OTA升級,包括想聽、智能導航、車服務三大服務,分別提供車內音頻娛樂、手機車機導航互聯和車輛后勤服務的功能,并包括查天氣、查股票、查路況等。通過手機APP,可以實現手機遠程控制車輛,查看車輛狀態、控制空調和座椅等功能。
此紅旗非彼紅旗,從外到內,H5全新的設計和智能化功能都讓我們對紅旗產品有了不少改觀,與以往我們的固有印象截然不同,也算是顛覆了我們對紅旗的認識。更重要的是,這一變化對于市場和消費者來說,都是一種好的表現。
拋開平臺身世,它到底怎么樣?
據官方介紹,紅旗H5開發自紅旗5系平臺,是紅旗全新開發的模塊化中高級轎車平臺,其開發理念、工程目標、車型性能等等都是對標BBA的。從各種介紹來看,紅旗似乎也并不回避逆向開發。另外,有各種消息流傳這個平臺的身世,但無論它的前身是什么,它的產品表現到底怎么樣才是正題。
整個車體的打造參考主流BBA的車身結構,60%的高強度鋼,車重1578kg,三圍尺寸達到了4945×1845×1470mm,軸距2875mm。尺寸屬于上乘,尤其是軸距已經超過了邁騰的2871mm,僅次于進入國內后加長的中型車了。這也讓它的后排空間非常充裕,無論是腿部還是頭頂,在副駕座椅左側還配有老板鍵,可以看出依然很重視后排乘坐的感受。
底盤采用的是前麥弗遜后多連桿懸掛結構,前后均配備了橫向穩定桿,據稱經過了英國蓮花和米拉的調教。整體比較偏向家用舒適的設定,阻尼調教得也比較軟,座椅的坐墊也比較厚實,在保證了一定路感的情況下可以將大的顛簸統統過濾掉,不過連續顛簸的時候略顯松散,但總體來說舒適性依舊不錯。
動力配備的是一汽代號為CA4GC18T系列1.8T發動機,搭配6AT變速箱,184馬力和250Nm的數據并不算突出。不過紅旗著重注意了對起步和80km/h一下行駛的動力匹配,動力輸出區間刻意提前了,所以在城市路況下表現還不錯。6AT變速箱的配置也只是中規中矩,雖然平順性不錯,但與發動機的匹配仍有提升的空間,換擋邏輯可以做得更好。加上本身發動機功率的限制,在高速超車會略有些信心不足。
所以,或許是依舊保留了一些之前禮賓車帶來的慣性,別看紅旗H5披著一款運動型家轎的好看身軀,但其實骨子里相對駕駛來說還是對乘坐有更多的側重。從產品上來說,可以說一臺擁有更高顏值、適合舒適出行的家用車。
非典型自主品牌也轉變了思路
其實很多人因為紅旗地位歷史的原因,對它有很高的期待,或者說過高的期待,可以說與其它所有自主品牌都有不同的出身。不過暫且拋開這些不說,紅旗現在潛下心來進軍家用車市場,尤其是自徐留平上任以來,將紅旗品牌定位中心,而且破天荒地在內部進行大刀闊斧的人力更新也可以看出它的決心。
作為一個非典型的自主品牌,它身披光環也飽受爭議。但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講,在這個越來越成熟的經濟市場,產品本身的價值與我們更加息息相關,我們大可只將它作為一款國產新車來看就夠了。雖然之前已經推出了H7,但H5才是真正讓人們感到紅旗變化的。H5的定位為預售價16-20萬的中型轎車,這個價位區間的B級車市場不得不說殘酷,上面有不斷下壓的豪華品牌,下有不斷打性價比的主流合資品牌。
這不禁讓我們想到了此前另一款國產車。這款兄弟車型曾經率先代表自主品牌開墾這片國產車未曾踏足的土地。不過在探索了兩年市場取消了20萬以上的車型之后,雖然銷量表現還說得過去,但終端價格其實也只是在17萬一下,并沒有成功沖擊20萬的關卡。那么紅旗H5呢?
以前,人們從來不談紅旗的銷量,但現在將不得不面對市場的考驗。有了前車之鑒,H5的定價似乎還需要更加親民一些。從它的表現來說,相比同價位合資品牌甚至是官方所稱的對標BBA,目前來看還不到時候。就像上文所說,老百姓看得更多的還是產品本身的硬實力,愛國情懷只是添頭。所以,思路轉變是好事,至少開了個好頭,也給了我們更多的期待。
車云小結
紅旗注定是一個被人寄予厚望的品牌,自身完全不缺少話題和聚焦,要想真正形成突破依然要聚焦于產品本身。H5可以看做一個轉折點,紅旗的轉變我們看得見,H5的表現作為一款中型家用車來說也是合格的。下一步則需要看最終的售價,所以紅旗H5的命運如何,還需要等待不久之后的北京車展,紅旗H5將在車展正式上市。
-
汽車電子
+關注
關注
3029文章
8027瀏覽量
16782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