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之戰始終是燃燒在智能手機市場上經久不息的戰火。
5月10日晚,酷派集團(2369.HK)發布公告稱,小米多款手機侵犯其專利權,并要求停止銷售小米MIX2等多款手機,同時賠償其經濟損失。
“酷派選擇這個時間點來起訴小米可以說是蓄謀已久。”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提出,一個公司在IPO過程中一旦受到專利官司的影響,如果嚴重的話就會導致IPO時間拉長。“小米這時會急于處理好此事,而這也是為什么業界將酷派稱之為‘流氓’的關鍵所在。”
5月11日下午,小米相關媒體發言人表示,針對酷派的訴訟行為,小米已經對酷派的主張提交了無效請求。
孫燕飚表示,專利官司在中國很難出現結果,“大家是同行,是競爭對手,但大家同為中國手機廠家,有什么事都可以好好談。”
專利并非智能手機成敗的關鍵
根據相關統計,智能手機方面,蘋果和三星是行業內遭遇訴訟最多的廠商。但這并不影響蘋果和三星成為智能手機行業里盈利最多,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兩大巨頭。專利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導致手機廠商成功或失敗的關鍵,而是在于將核心技術應用到行業必不可少的產品中去。
以曾經輝煌一時的諾基亞、摩托羅拉為例,這些品牌當時能在市場上呼風喚雨,主要得益于它們推出了消費者認為比其它品牌更有使用價值的手機產品,而它們的沒落,則主要是因為這些品牌自身對于智能手機市場需求和競爭態勢判斷出現失誤所致。
實際上,專利的實際商業價值十分有限,即使在專利戰中戰勝對手,也很難給自身產品競爭力帶來明顯提升。正如蘋果、三星,雖然面臨全球最多的專利戰攻擊,仍以自己的產品優勢,在各自的市場領域獲取了最多的利潤和最大的份額。
專利之戰結果何去何從
4G網絡剛普及時,酷派曾是中國市場出貨量最大的手機品牌,但因后期的技術失誤、供應鏈管理腐敗,同時遭遇運營商取消手機補貼等動作,其手機業務開始垂直墜落。
此外,360的決裂,與樂視融資騙局的崩盤所引起的動蕩,不但快速消耗掉了酷派的品牌價值,還導致了嚴重的資金問題,將原本已經遭遇業績下滑的酷派手機業務推向了沒落。
其實,酷派早在2014年1月和2014年3月曾兩次給小米公司發送警告函,提出就涉嫌侵權的專利與小米進行友好磋商,但小米均采取忽視態度。
業內資深人士李航表示,以往許多專利之戰最后的結果都是不了了之,尤其此事發生在兩個中國企業之間,估計時間線會拉得很長。
-
酷派
+關注
關注
0文章
187瀏覽量
24516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87瀏覽量
144950
原文標題:酷派踩點“耍流氓”? 訴小米專利侵權或不了了之 ||聚焦
文章出處:【微信號:N1mobile,微信公眾號:第一手機界】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