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晶圓級封裝的精密制程中,錫膏作為互連核心材料,稍有不慎就會引發一系列問題。從印刷到回流,從設備參數到工藝細節,每一步都暗藏挑戰。今天傲牛科技工程師從封裝焊接材料廠家的角度,在本文中來拆解這些“絆腳石”,分析其中原因,并給出關鍵應對要點。?
一、印刷環節:細間距下的“失控”危機?
晶圓級封裝的超細間距(≤0.15mm)對錫膏印刷是極致考驗,常見問題集中在三點:?
1、橋連與短路。鋼網開孔間距過小(<50μm)時,若錫膏觸變性不足,印刷后易因重力塌落形成橋連。
2、少錫與虛印。電鑄鋼網開孔內壁粗糙度過高(>0.2μm),會導致錫膏脫模不完全,在焊盤邊緣形成“月牙缺”。尤其在扇出型封裝的RDL焊盤上,少錫直接影響后續植球可靠性。?
3、錫膏偏移。印刷機刮刀壓力波動(>±0.1N)或晶圓定位誤差(>3μm),會使錫膏偏離焊盤中心,在倒裝芯片凸點制作中可能導致鍵合失效。?
工藝要點:?
1、鋼網選擇:超細間距優先用電鑄鋼網(開孔公差±1μm),搭配納米涂層降低表面能。?
2、錫膏特性:觸變指數需控制在3.5-4.5(旋轉黏度計測試),確保印刷后形狀穩定。? 3、設備校準:每日校準印刷機 X/Y軸對位精度,將誤差控制在±2μm內。?
二、回流焊環節:高溫下的“隱性缺陷”?
回流焊是錫膏形成焊點的關鍵步驟,高溫環境下的問題更具隱蔽性:?
1、空洞超標
助焊劑揮發速率與升溫曲線不匹配,會在焊點內部形成空洞。在TSV封裝的垂直互連中,空洞率超過5%就可能導致信號傳輸衰減。?
2、焊點偏析
SAC體系錫膏在冷卻速率過快(>10℃/s)時,會出現銀銅富集相偏析,使焊點抗疲勞性下降40%,無法通過汽車電子的1000次高低溫循環測試。?
3、焊球飛濺
晶圓級回流爐內氮氣氧含量波動(>50ppm),會引發錫膏氧化,在回流峰值溫度(240-260℃)時出現飛濺,污染相鄰焊盤。?
工藝要點:?
1、升溫曲線:采用 “三段式” 升溫(預熱 80-120℃→恒溫 150-180℃→峰值 240℃),助焊劑揮發時間控制在60-90秒。?
2、環境控制:氧含量需穩定在10-30ppm,氮氣流量保持50-100L/min。?
3、冷卻速率:設置5-8℃/s的緩冷區間,減少合金相偏析。?
三、設備適配:精度與穩定性的雙重考驗?
設備的匹配和精細很關鍵,設備不給力,再好的錫膏也難發揮性能。?
1、印刷機刮刀磨損:聚氨酯刮刀刃口磨損量超過0.5mm時,會導致錫膏印刷厚度偏差 >±10%,在扇入型封裝的凸點制作中直接影響球高一致性。?
2、回流爐溫區失衡:溫區回流爐中,若相鄰溫區溫差> 5℃,會使晶圓不同區域焊點熔深差異達20%,在大尺寸晶圓(≥8英寸)中尤為明顯。?
3、鋼網清洗不徹底:激光清洗機功率不足(<50W),會導致鋼網開孔殘留錫膏,形成“二次污染”,引發批量性印刷缺陷。?
設備要點:?
1、印刷機:配備自動刮刀磨損檢測系統,每50片晶圓校準一次印刷厚度。?
2、回流爐:采用紅外+熱風混合加熱,確保晶圓表面溫度均勻性±2℃。?
3、鋼網維護:每日用 100W 激光清洗機配合異丙醇超聲清洗,確保開孔透光率100%。?
四、解決方案:從材料到工藝的協同?
面對這些挑戰,傲牛科技針對性開發的晶圓級封裝專用錫膏,通過三大創新應對:?
1、觸變增強配方:添加納米級氣相二氧化硅,觸變指數提升至4.2,在0.1mm間距印刷中橋連率降低至0.5%以下。?
2、低空洞助焊體系:采用改性松香與有機酸復配,在240℃峰值溫度下揮發完全,空洞率控制在3%以內。最近,傲??萍寂c日本材料科技公司聯合開發的空洞抑制劑投入應用,在焊接中空洞率大大降低,焊接可靠性大幅提升。
3、寬溫區適應性:合金粉末球形度>95%,在回流溫差±5℃時仍能保持焊點強度(剪切力≥30MPa)。?
晶圓級封裝的錫膏應用,本質是材料、工藝與設備的“三角平衡”。把控好每一個參數細節,才能讓錫膏真正成為提升封裝良率的“助推器”。
-
錫膏
+關注
關注
1文章
945瀏覽量
17466 -
倒裝芯片
+關注
關注
1文章
107瀏覽量
16609 -
回流焊接
+關注
關注
1文章
46瀏覽量
8835 -
晶圓級封裝
+關注
關注
5文章
41瀏覽量
11668 -
扇出型封裝
+關注
關注
0文章
9瀏覽量
281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