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德州,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賦予這座歷史名城“九達天衢,神京門戶”的美譽。作為魯西北重要交通樞紐,隨著城市發展,交通流量持續攀升,德州也在積極探索交通治理新路徑。
最近,德州不少居民都注意到城市交通有了新變化。在市區多個路段,紅綠燈會根據車流量靈活調整時長;夜間行人踏上斑馬線,腳下便會亮起醒目的紅色光帶;以往令人擔憂的大貨車右轉盲區問題,也通過智能設備得到改善。這些貼心的改變,源自德州交警與海康威視合作推進的智慧交通數字化治理體系建設。
綠波暢行
主城區出行“等燈”次數減半、時間節省18.03%
“您已駛入綠波路段……”6月11日,家住德城區的何女士駕車前往天衢新區辦事,當車輛沿著東風路行駛時,電子地圖導航平臺的語音提示響起。隨后她發現,行車一路綠燈,比原計劃提前了15分鐘到達目的地。一路綠燈的暢快體驗,如今在德州可不少見,這都要歸功于“綠波提速”這一舉措。
2024年以來,德州市秉持城市交通系統化、數字化、精細化治理理念,攜手??低暣蛟炝酥腔酃步煌ü芾矸障到y。針對城區堵點、信號配時配置不合理等問題,通過優化信號周期、精細劃分控制時段,結合長距離可靠綠波、夜間安全綠波、擁堵協調控制等技術,科學優化綠波信號控制建設方案,實現了“點、線、面”全面覆蓋,打通了“十橫五縱”城市綠波出行主動脈。
截至目前,主城區已完成15條綠波帶的優化,涉及185個路口。優化后,行程時間平均降低了18.03%,整體停車等紅燈次數平均降低了48.7%,城市通行效率整體提升了11.8%。智能系統的應用,讓市民日常出行更加順暢高效,實實在在地改善了城市交通狀況。
智護行人
夜間過街、大車右轉事故顯著下降
夜間出行,光線昏暗、視線受阻,行人過街時與車輛發生碰撞的風險增加。德州在多條主干道及學校、商圈周邊重點路口增加了行人過街激光警示系統,24小時守護行人安全。
當行人靠近斑馬線時,系統迅速在地面投射出清晰醒目的紅色激光警示帶,形成一條寬度達30厘米的“安全紅線”,為過往車輛和行人提供直觀的視覺警示。
系統投射的激光警示帶在雨雪、霧霾等惡劣天氣下仍能保持清晰可見,駕駛員對激光警示帶的視覺識別率高達98%。
除了夜間過街的潛在風險,大貨車右轉時的視覺盲區,同樣威脅著行人與非機動車的安全。大貨車右轉盲區大、車身長,轉彎時易與非機動車、行人發生碰撞。德州在全市23個重點路口安裝了大貨車右轉必停系統,當貨車臨近右轉區域時,要求車輛停車觀察,確保安全后再通行。實際應用中,安裝大貨車右轉必停系統的路口,事故發生率顯著降低,降幅達58%。系統運行以來,未發生一起因貨車右轉引發的重大交通事故。
智慧“診斷”交通設備
綜合運維效能提升23%
信號燈的正常運行,直接關系到道路通行安全與秩序。德州借助智慧交管運維平臺,接入全市 5862 臺視頻設備,實時全面顯示設備狀態。平臺可檢測多項關鍵指標,發現故障設備能迅速精準定位并反饋給外場維修人員。外場人員修復后反饋平臺,形成運維閉環,提升了運維及時性、精準性與全面性。
截至目前,德州交警依托運維平臺發現、處置各類設備故障853起,綜合運維效能提升23%,故障處置平均時間縮至 2 小時內,保障交通設施高效運行。
智能算法助力事故快速處理
智慧交管一體化平臺提升警務效能
交通治堵領域有個規律:事件早處理五分鐘,就能少擁堵半小時。德州交管局與??低暣蛟斓闹腔劢还芤惑w化平臺,實現三屏聯動的“情指行”(情報、指揮、行動)一體化。通過一張圖整合各類交通信息,警務效能顯著提升。平臺借助海康威視智能事件檢測算法,能主動識別400多個點位的擁堵、交通事故、異常停車等交通事件,并聯動視頻核實后,實現就近派警,5分鐘內到達現場。
此外,雙方還搭建交通安全分析及事故防控平臺,綜合研判近3年12萬起交通數據,形成事故熱力圖,對事故高發區域精準預防,助力中心城區嚴重事故數量降低 35.88%,并通過宣傳勸導規范行人和非機動車出行,讓安全意識深入人心,出行更加規范。
從日常出行的點滴優化,到城市交通的全局統籌,??低晫⒗^續助力德州交警開展科技創新,為德州帶來更安全、更便捷、更智能的交通體驗。
-
導航
+關注
關注
7文章
552瀏覽量
43117 -
??低?/span>
+關注
關注
16文章
520瀏覽量
74173 -
智慧交通
+關注
關注
5文章
760瀏覽量
27398
原文標題:等燈少一半、夜行有“紅線”提醒,??低曋Υ蛟熘腔劢煌ā暗轮莘侗尽?/p>
文章出處:【微信號:hikvisionsecu,微信公眾號:??低暋繗g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